
滿倉就像捱了一頓雷劈。
這是今天大多數股民的感覺。
我經歷過2008年藍籌股災、2015年神創股災、2016年熔斷股災,最近的還有2018年貿易戰、2020年大流行,今天又一次目睹百年不遇——
大盤差點跌停!
味道有點像2020年,那次是口罩大流行導致全球停擺,這次是川普全面關稅預期全球停擺。所以,罕見地出現了股、債、匯、大宗、黃金、比特幣所有資產普跌。連黃金都跌,黃金是避險資產,這種反常現象只在2020年金融恐慌時出現過。
川普這把關稅核爆太猛,而且正趕在中國法定假日奇襲,很多炒期指期貨的,連平倉都來不及,今天直接爆倉,開盤即收盤。還有很多兩融槓桿,有強平風險,要不惜一切代價斬倉,或者把流動性好的資產賣掉補保證金,所以通殺,與外貿無關的股票也跌,避險資產黃金也跌。
現在罵老賊也沒用,不怨天尤人,君子求諸己,還是要檢討自己的認知。
反思這次川普之亂,主觀上確實疏忽了,第一季度的“科技牛”讓頭腦偏樂觀,無視了很多顯而易見的風險。
其實,瘋王上臺後一系列倒行逆施,我就有警覺,本號罵得口水已乾,指明川普就是這個世界最大的不確定性。饒是如此,依然大意失荊州。
我最大的錯誤是低估了川普的破壞性。
我知道他壞,沒想到他瘋。壞人也知道自利自保,壞人往往是理性的。川普出賣烏克蘭、霸凌澤連斯基,任何明眼人都能看出其壞逼本色,但沒想到他瘋起來連自己都殺。
人是經驗的奴隸。
我遭遇過2018年的貿易戰,那年上證指數跌了25%,這次怎麼又中老川大招呢?同一個坑怎麼掉進去兩回呢?
仔細覆盤,第一任期的川普,實際不是一上來就梭哈。2016年大選,2017年上任,雙方接觸談判了一年多,其間還訪華逛過故宮,都以為談妥了,2018年2月突然發難,A股猝不及防,一路下滑。
今年沒想到不按牌理出牌。正常人的思路,川普想要製造業迴流,理性的打法不是這樣暴力加滿,而是分段逐步加關稅,邊加邊談,誘導資本重返美國。因為投資建廠需要一個過程,而且市場需要消化關稅的衝擊。前三個月,他給人的印象就按這個套路走,貿易順差加一點,芬太尼加一點,切香腸,這種策略才符合美國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大家全懵逼了,不到三個月,瘋王就攤牌,掀桌子。不是對中國,而是對世界,大牌盡出,孤注一擲,悍然發動全面關稅戰。
此前各大投資機構對全面關稅的預期,主流研判是在10%-20%,對現有全球貿易體系衝擊有但不大,增加一定運轉成本,還能慢慢消化。沒想到川普上來就自殺式攻擊,一個泱泱大國,甘當人肉炸彈,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完全是同歸於盡的打法。
市場預期到川普加關稅,沒預期到他出手這麼快(三個月),下手這麼重(百年最高)。這不是貿易保護主義,這是貿易恐怖主義。
今天遭雷劈後,臥倒裝死,A股消費股+美港科技股,硬扛吧。天上打雷的時刻,你必須在場……好吧,反正被劈不止一次啦。
慶幸的是價投紀律保護了我,沒有槓桿,也不玩期指期貨,否則就成為今天市場上遍地屍骸中的一具。
未來川普還能作多大妖,不可測,此人完全無法以常理度之。三條建議:
1)迴避全球化程度高的公司,例如蘋果、特斯拉、亞馬遜、耐克等,還有出口佔比大的中國企業,川普之亂的重災區,除非川普改弦易轍。
2)儘量別買高槓杆和強週期行業。世界經濟步入衰退,那很多行業都會往下走,景氣度下滑。
3)自己也千萬不要加槓桿,一定要用閒錢投資。
何以解憂?唯有價投。此時唯有價值投資的心靈雞湯能提供些許安慰。
相信時間,世界不會永遠這麼亂下去。巴菲特說,投資者應考慮企業的長期發展,而不是股市的短期波動。投資如同棒球運動一樣,你必須盯住的是球場而不是記分牌。股價是記分牌,公司是那隻球。股價波動是薛定諤之貓,你永遠不可能知道買入之後市場的反應是上漲還是下跌?
記住,我們買的是資產,而不是一串價格變幻的程式碼。
類似的市場暴跌,例如1987年美國股災,誰也搞不清楚怎麼一天內道瓊斯就突然崩盤了,後來被解釋成電腦自動交易系統引發雪崩。彼得林奇在自傳中回憶當時的慘狀,基金經理們也都很茫然失措,呆若木雞,但林奇只記住一條真理:絕不在暴跌是賣出股票。結果,半年後道瓊斯就收復失地,創出新高。林奇少年老成,滿頭白髮,那是苦心研究公司的證明,不是擔憂市場的瞎操心。

《道德經》雲:“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股市就算有一萬個理由跌,也不改變股價由業績決定的鐵律。
唯價值不敗,讓時間作證!

感謝閱讀“毛有話說”,釋老毛的私人書齋,期待財富與心靈的共同成長。知識改變命運,投資實現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