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許多遊客而言,機場不僅是通往目的地的門戶,它更是旅途的第一印象,常常左右著旅行的整體體驗。然而,位於夏威夷檀香山的丹尼爾·K·伊諾烏耶國際機場(HNL),這個重要的空中門戶,卻常常給人留下不盡人意的印象。
根據最近釋出的J.D. Power北美機場滿意度調查,儘管檀香山機場進行了數十億美元的現代化改造,其排名依然位列美國大型機場中的倒數第四,提升幅度微弱。儘管如此,機場設施老化、設計不合理、便利性差、維護不到位等問題,依然飽受遊客詬病。一位遊客在夏威夷旅遊網站Beat of Hawaii上評論道:“機場應將舒適性置於優先地位,而HNL遠遠達不到這一標準,它既不舒適,也不夠人性化。”
老舊設施與設計問題
檀香山機場最常見的抱怨之一就是其老化且缺乏靈活性的基礎設施。從機場的外觀和佈局來看,許多設施依舊保留著上世紀70年代的設計風格,這種老舊感與夏威夷作為奢華旅遊目的地的形象格格不入。破舊的地毯(部分已開始更換)、雜亂無章的標識系統,以及陳舊的傢俱,迎接著每一位遊客,而這與其他旅遊城市的現代化機場設施形成鮮明對比。
檀香山機場的歷史悠久,1927年作為約翰·羅傑斯機場開通,曾是夏威夷的第一座大型機場。二戰後,它逐步發展為今天的跨太平洋航空樞紐。然而,現有的航站樓——其中許多設施可追溯到1960年代初——在應對現代航空旅行需求時,顯現出諸多設計上的侷限性。
例如,1962年建成的第一航站樓最初是為島嶼之間的航班設計的,雖然在2018年進行了翻新,但其核心結構依然是60多年前的設計。第二航站樓同樣建於1962年,是HNL最繁忙的航站樓,主要負責國際航班。儘管在1970年代和2000年代曾進行過擴建,然而原有的設計風格仍占主導地位。
2021年完工的Ewa候機樓,耗資2.7億美元,代表了HNL對於現代化設施的追求,但這一航站樓的使用情況卻遠未達到預期,仍顯得空曠而冷清。
設施不全與餐飲選擇匱乏
與其他國際機場相比,檀香山機場的餐飲和購物選擇嚴重滯後。第一航站樓的餐飲攤位早早關門,紅眼航班的乘客只能依賴自動售貨機,或者在機場內長時間步行尋找更為簡陋的餐飲選擇。而且,機場內幾乎沒有提供夏威夷本地風味或太平洋地區的美食。

“食堂真讓人失望,”遊客Joshua評論道,“你甚至不能坐下來享受自己買的食物,因為座位是另一個餐廳的。”
此外,許多零售店關門或似乎被遺棄,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機場管理不善的感受。與之對比的是,像亞特蘭大和新奧爾良的機場則因其多元化的本地品牌而備受好評。
基本設施缺失
檀香山機場在一些基本設施上也面臨困境。空調系統時常出現故障,尤其是在候機區域,導致許多旅客感到“悶熱潮溼”,等待時的身體不適加劇了這一問題。

充電站雖然逐漸增多,但仍然存在很多旅客需要東奔西跑才能找到插座的情況。此外,過時的行李傳送系統常出現故障,導致行李堆積,給乘客帶來困擾並引發航班延誤。一位網友幽默地評論道:“這些億萬美元到底花到哪裡去了?顯然沒用在功能完善的行李轉盤上。”
國際到達區域的混亂
檀香山機場的國際到達區域也問題重重。訪客常常會在進入美國時遇到昏暗的照明、汙跡斑斑的地毯以及不清晰的標識。當地一位房地產分析師表示:“這太尷尬了,夏威夷值得擁有一個世界級的機場,但這顯然不是。”
另外,移民和海關的人員嚴重短缺,導致等待時間過長。對於許多國際遊客來說,這一混亂的入境過程為他們的夏威夷之旅定下了不佳的基調。
值得肯定的亮點:獨特的花園
儘管檀香山機場存在諸多缺陷,但其中一些獨特的亮點仍為旅客帶來了意外的慰藉。機場內的文化花園為旅客提供了難得的寧靜空間,反映了夏威夷自然之美,為忙碌的旅途帶來了一絲清新。正如一位遊客所說:“花園總是一個讓人放鬆的特別之地。”

新建的租車設施與廁所升級
檀香山機場的新租車中心於2021年完工,為旅客提供了更為便捷的租車體驗,雖然在標識和導航方面仍有改進空間。此外,機場廁所也經歷了翻新,改造後的洗手間設施更為現代、整潔,贏得了旅客的好評。
亟待改革的願景與責任
儘管檀香山機場在過去幾年進行了多個改進專案,但許多旅客和居民依然認為,投入的資金未能帶來足夠的實際改善。機場的現代化程序顯得緩慢且缺乏整體規劃。為了將HNL打造成世界級機場,夏威夷需要有遠見的長期規劃,重點提升旅客舒適性與設施功能,包括解決標識不清、空調不穩定和餐飲選擇匱乏等問題。
如今的檀香山機場正處於轉折點,作為夏威夷的重要樞紐,它需要平衡現代化的需求與獨特的本土魅力。解決這些歷史遺留的基礎設施問題,才是推動夏威夷旅遊業發展的關鍵。直到那時,旅客們依舊只能形容HNL為“勉強合格,最差時令人尷尬”的機場。
ref:
https://beatofhawaii.com/issues-plague-honolulu-airport-despite-billions-spent-on-improvem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