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在悉尼Bondi Junction Westfield,40歲的Joel Cauchi帶著刀瘋狂行兇,造成6人死亡,10人受傷,最終被警方當場擊斃。
一年過去,關於此案的更多調查浮出水面。
調查顯示,他事發前長期沉迷於武器、暴力和大規模殺戮,且存在嚴重的精神問題。
悉尼Westfield兇手
“長期精神疾病”無人管
2024年4月13日,40歲的Joel Cauchi在悉尼Bondi Junction Westfield持刀行兇,造成6人死亡,10人受傷。
遇害者分別是25歲的Dawn Singleton、38歲的Ashlee Good、47歲的Jade Young、55歲的Pikria Darchia、27歲的Yixuan Cheng,以及30歲的保安Faraz Tahir。

兇手被趕來的警察Amy Scott果斷擊斃。

協助調查的大律師Peggy Dwyer SC表示,儘管Cauchi在青少年時期就被確診為精神分裂症,但在事件發生前的五年間,他從未接受任何治療。
後來,他已經有一段時間處於流浪狀態。
Dwyer指出,Cauchi案發前的網頁瀏覽記錄令人震驚。他長期沉迷於武器、暴力以及大規模殺戮事件的資訊。
他曾在網路上搜索澳洲及海外的連環殺手案例,包括1999年的美國Columbine高中槍擊案等。

法庭獲悉,Cauchi的手機記事本中也曾提到,計劃持刀襲擊商場。
Dwyer表示,這些記錄反映出他當時精神狀態極為不穩定,而他的父母身在昆州,無法像過去那樣及時干預他的行為。
精神科專家的證詞表明,Cauchi在Westfield商場行兇時,正處於嚴重精神錯亂狀態。
案發當天,警方和救護車的行動也成為焦點。
新州救護車助理專員Brent Armitage作證稱,當天救護車部門接到了3000至4000個電話。
他在當天以救護車指揮官的身份趕赴現場。
“他們(救護車部門)是許多傷者和目擊者的第一聯絡人。事實上,我有機會聽到了其中一些電話內容,非常恐怖。”他說道。

他表示,現場工作出現了一些錯誤,因為他在下午4:30分後宣佈現場成為“犯罪熱點地區”(兇手已經在下午4點前被擊斃了)。
急救人員在兩分鐘後全部撤出,但當時商場內已無傷員需要救治。
但實際上,在幾分鐘前警方已經得知現場只有一名兇手,但新州救護部門未能及時獲知這一關鍵資訊。
據瞭解,這一問題並未影響傷者救治工作。
Armitage先生稱,新州警方與醫護人員之間本應建立資訊互通機制,例如關於可能存在第二名兇手的預警資訊。他坦言,若早知Cauchi是唯一兇徒,自己絕不會宣佈設立犯罪熱點地區。
“事後看來,當時根本不該宣佈該區域為犯罪熱點地區。”
此前,根據現場人員的回憶,警方和醫護人員之間似乎缺乏協調機制。
一名當天在場的警官在一份宣告中回憶說,一名身份不明的高階醫護人員曾問他該地區是否仍然是犯罪熱點地區。
警官告訴他,“就我而言,是的”,而且那裡仍然是一個“正在發生犯罪行為的現場”。
隨後,那名醫護人員表示質疑:“如果我的任何醫護人員受傷或被刺傷,都是你們(警方)的責任。
Armitage先生否認了這一情況。
此外,死者之一Dawn Singleton曾打電話叫救護車,但她沒有等到救護人員趕來,最終不幸遇難。
新州救護車公司重症監護急救人員Christopher Wilkinson此前對法庭表示,醫護人員一度“無法進入現場”。
這並不意味著如果他們能進入現場,Dawn Singleton就能夠獲救,但這樣的情況讓醫護人員很著急。


他表示,他在下午4:03分趕到現場,但現場有多名警察,他們似乎“在尋找第二名罪犯”。
Faraz Tahir於下午4:15分被帶出購物中心,他最終未能被成功救活。
“只有Tahir先生和另外兩名傷者一起出來了,我站在那裡,想知道是否還有像Tahir先生這樣的人需要治療,”Wilkinson先生說道。
“我站在外面,有能力救人……知道里面可能有人快要死了……(卻)只是因為裡面可能有第二名罪犯或可能是一個危險區域而不去救治他們,我認為這是不好的。”
他後來強調,他對當天醫護人員的行動沒有任何異議。
“Bondi的事件讓我因身為醫護人員而感到非常自豪。”他說。
綜合來源:9 News、daily telegraph等
以上為正文內容
↓關注悉尼見聞,看見不一樣的澳洲↓






↑ 滑 動 查 看 更 多圖 片,掃碼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