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KinseyHR:沒有亮眼的GPA和工作經驗?你投簡歷是在開玩笑嗎?

點選上方藍字關注“BRC求職”
在大學生涯中,許多人視GPA 4.0 為目標,
也有人因為GPA太低而焦躁不堪。
更有許許多多的人,
用超高GPA敲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用超高帶來的讚許
極早獲得行業巨頭實習;
用超高帶來的資源
極早進入實驗室開始研究專案,
本科畢業N篇SCI在手;
用超高GPA帶來的獎金
養活自己,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刀刃上;
用超高GPA帶來的人脈
開辦社團,開辦公司;
……
對於一部分人來說,
自我的進步是一個越滾越大的正向迴圈,
GPA是這個迴圈的起始點。
因為勤勉,優秀,拿到好成績,
接著用好成績,繼續突破障礙,
讓自己更加優秀。
當然,不是說一定要拿4.0,
也不是認為能拿4.0的人才稱得上是優秀的。
但是,爭取拿一個好看點的GPA,
絕對是實用的。
GPA到底有什麼用
首先,GPA是用來反饋大學生學習過程最好的參考資料,它不僅是一個對學習成績的綜合體現,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反應一名學生的其他能力,比如時間管理、團隊協作以及適應能力等等。雖然GPA並不能完全表現出一個求職者的全部,但是卻能讓外界瞭解到許多這個人的能力與特性
很多小夥伴們都覺得GPA最主要的用途就是輔助申請一些學校專案,比如獎學金、宿舍名額等,而一旦離開學校後GPA就幾乎沒有什麼其他的用處了。其實,無論小夥伴們在求職還是申請碩士專案時,GPA都會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資料。
很多應屆生因為工作經驗比較少,喜歡在面試的時候說:我雖然沒有工作經驗,但我的學習能力強,能在工作中不斷進步。試問,如果你的GPA比較低,面試官怎麼去相信你這句話呢
GPA有多重要
在企業招聘的過程中,很多企業都對應屆生的GPA有著硬性標準。比如,肯定有同學聽說過Consulting行業裡全是學霸。沒錯,對於諮詢行業、政府投資的企業與政府機構而言,GPA很大程度上是他們選擇求職者的最重要標準之一。
正如前文所說,GP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而諮詢行業的特質決定了員工要在短時間內瞭解客戶所屬行業的背景情況。根據最新訊息,McKinsey在港大的招聘要求是3.7/4.0。Bain則是要求應聘者必須提供成績單,將學歷與GPA放在一個打分系統裡進行簡歷篩選。GPA代表的以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McKinsey隨隨便便一個職位要求中都有這些)
大家擠破頭也想進的四大也非常看重GPA,EY尤其是在這方面出了名。在四分制的情況下,3.4~3.5是門檻,3.7~3.8是沒毛病,3.9+是亮點。不到3.4的,或者不到本專業top10%的,除非有其他方面的強項,不然很少有順利拿到面試的,更不用說拿到offer了。
對於其他求職方向的小夥伴們而言,GPA在求職時的分量雖然沒有諮詢行業那麼高,但卻同樣重要
根據NACE(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機構釋出的一項調查顯示,除了實習經歷外,GPA是決定應屆生求職成功率的另一重要指標。整體來看,GPA與拿offer的機率正相關,GPA越高,則拿到Offer的機率越大。
雖然很多企業在招聘要求裡並沒有規定GPA的最低分數,但是在實際操作時卻會直接淘汰掉GPA最低的一大部分學生
有研究資料顯示,近43%的公司有明確的GPA篩選門檻,其中九成的企業要求最低GPA需要達到3.0及以上(GPA四分制)。此外,科技與金融行業的巨頭則會有一個更高的GPA分數線,大部分情況下都至少需要3.5分
GPA的差距
有的小夥伴們可能說,對比求職者的GPA其實意義不大。沒錯,在GPA分數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這樣的橫向對比確實不是一個好辦法。比如兩個GPA分別為3.6和3.7分的應屆生可能在學習能力上幾乎沒有什麼差距。但如果是對比一個3+GPA的簡歷與一個2+的呢?可以肯定兩份簡歷裡存在很多差距。
這種情況在企業收到的求職簡歷數量非常多的情況下將更加明顯,有時可能僅僅是零點幾分的差距就會讓一個面試者失去透過第一輪篩選的機會。
每年的校招季中,很多企業都會收到數以萬計來自世界各地應屆生的簡歷。面對成千上萬的CV, GPA就成了負責招聘的HR們篩選應聘者的第一道工序。因此,GPA在求職中的分量可以說不言而喻。
GPA低怎麼辦?
總體來說,無論對在校生還是應屆生而言,一個較高的GPA分數肯定能為求職的小夥伴開啟獲得更多機會的大門。
雖然如此,GPA並不是求職的全部,如果同學們只有高分GPA而缺乏其他經驗,那麼也無法獲得一份滿意的offer。除了GPA之外,實習經歷、以及小夥伴們的各種其他技能也在大家的求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同理,有的同學可能因為不適應大學生活或者其他原因,在剛進入校園的一段時間裡沒有取得理想的GPA成績,並且影響了最終的分數。難道他們就真的沒救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既然過去的GPA成績無法改變,那麼大家在簡歷和麵試裡就要突出自己在學習上調整與進步的過程,以及利用其他方面的經歷來彌補GPA上面的劣勢。
成績的“好”與“不好”本身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因為不同的行業對於成績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投行,諮詢對於成績的要求較高,而Industry 的公司則相對沒有那麼高;在一個行業裡面,不同的公司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在諮詢公司裡,BCG 對於成績的看重程度就比別的諮詢公司要高。同時,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公司,比如IT 公司,就會更看重相關課程的成績,而不是總的成績。
針對這種情況,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突出相關的、高分課程
建議大家將“相關的”、“相對高分的”課程寫到你的簡歷裡面去,而“不相關”、“相對低分的”的課程就可以從簡歷中刪除。成績不高的同學可以採取這種方法來從一定程度上彌補這個硬傷。
突出實習
實際上,實習工作的性質或內容同許多工作相似,它們都需要自律以完成多項任務。你也有可能早已學習過許多與你應聘工作有直接關聯的事物。這些事物必須在技術欄目中體現出來,就如你在工作經歷欄目體現出相關的工作經歷。
突出社團
比方說,在社團中曾經擔任過社長(或是創立社團)有時就代表著領導能力,獨立或經由團隊合作安排跨校聯誼、建教合作等活動,可能代表著協調力、談判力、團隊重視程度、或是開發市場的能力,利用社團經驗的填寫方式,可以有效幫助主管猜測你的個人特質與個性,也是另類彰顯能力與評估發展性的指標。不過,在這裡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項社團經歷對求職者都有幫助,也不是每一次的校內活動都有正面的意義,建議同學們在處理這個部分的時候要稍微做一番整理和選擇。
突出工作、實習、社團經歷的意義在於,
“理論”與“實踐”不可能總是“兩全其美”。
當你“理論”知識基礎不紮實、
學習成績不高的理由是因為
你更多地關注了“相關實踐活動”的積累的話,
那麼一般情況下,
HR 也會選擇原諒這位應聘者的。
如果你因為GPA不夠高,
總是拿不到心儀公司的面試,
BRC求職可以幫你!
我們有最專業的職業導師
幫你修改、美化簡歷,
突出你的優勢,放大你的潛力。
不再讓GPA成為你求職路上的絆腳石!
掃描下方二維碼新增求職諮詢老師
快來加入我們吧~

4
BRC寒實習直通車服務專案一覽
一次實習機會
一次簡歷修改
一次導師一對一的輔導
受益無限大的線上線下課程培訓
各類活動的入場資格
  • 1份美國正規公司的實習機會
    一份含金量極高的實習,可以幫助你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奠定基礎,可以為你進入 500強做好準備用
  • 1次簡歷的修改
    針對不同公司,不同職位需求,量身定製,打造屬於你的專屬特色簡歷
  • 1次一對一的輔導
    來自心水行業的資深導師, 導師親身傳授經驗,面對面挖掘你的潛力,對你進行技能培訓,模擬面試,助你斬獲500強offer
  • 多次線上線下課程參與
    透過參加不同行業的課程,深層次瞭解行業需求,近距離走近美國的職場,讓你從此不再是職場小白
  • 多次活動的入場資格
    networking的最佳時機,結識業內大牛的最佳機會,爭取內推的最佳良機
【關注BRC求職,暢享各種簡歷模板】
BRC專門為大家帶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