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剛看到影片時,在驚訝之餘我也在懷疑:這應該是合成的吧?畢竟在生成式 AI 氾濫的當下,一切皆有可能。當確認了影片的真實性後,除了驚訝,更多的還是驚訝,因為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宇樹的這臺機器狗所展現出來的綜合運動能力,都是比較罕見的。宇樹的下一個高光時刻,出現在春晚的舞臺上。一群人形機器人 Unitree H1,和真人舞蹈演員一起,來了一場人機共舞的扭秧歌大賽。
春節之後,宇樹機器人也是一刻沒停,直接從 CCTV-1 幹到了 CCTV-5,科比的後仰跳投、詹姆斯的霸王步還有 C 羅進球后的標誌性慶祝動作,它們的機器人都能有模有樣地復刻。
宇樹 H1 的減法不僅在外觀上有所體現,也深入到了每個機器的骨子裡。傳統的機器人要想完成一次多裝置聯動的舞臺表演,需要在前期的程式設計和訓練上下足功夫,軟硬體工程師要精確到表演的每一秒、機器人的每一個動作以及走位,連舞臺上的坑窪都要考慮到整個排練方案中,做到「無微不至」的關懷。而此次春晚上的宇樹 H1,一改常態,幫助團隊省了不少力氣,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和 AI 的結合。透過 AI 對秧歌舞動作的理解,加上其本身強大的學習和重現能力,工程師可以把主要經歷放在整體把控上,像是手部動作是否到位、舞臺走位是否準確等細節,用上了 AI 的宇樹 H1 自己就能搞定。
圖片來自:UnitreeAI 和機器人的結合,讓宇樹團隊的工作量也做了減法,這次之所以能讓 AI 技術在表演中大展拳腳,究其根本,還是因為技術的積累。擁有 43 個關節的宇樹 H1 非常靈活,加上 3D 雷射 SLAM 自主定位導航,和 360° 全景深度感知技術,它們能自己根據現場的音樂、隊友的走位來即時調整動作,其中也包括了讓十幾個機器人同時接住被拋在空中的手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