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哈佛暫贏川普一回合,中國留學生推遲迴國

靠譜的新媒體不多,請關注美國華人雜談

作者 | 詹涓
全文共 5211 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本文系作者原創,授權“美國華人雜談”獨家釋出。已開通快捷轉載,歡迎轉發。
請使用網站Justicepatch.org檢視完整文章及更多內容,為防失聯,請透過郵件訂閱網站,或關注我們的電報頻道:https://t.me/piyaoba
川普政府突然撤銷哈佛大學學生和交流訪問者專案(SEVP)認證、禁止其招收國際學生的第二天,馬薩諸塞州聯邦法官艾莉森·伯勒斯(Allison D. Burroughs)今天上午5月23日)釋出臨時限制令(TRO)緊急凍結這一行政命令,期限為兩週。
哈佛大在波士頓聯邦法院提起的訴訟中表示,政府的行為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並將“對哈佛大學和 7000 多名簽證持有者產生直接和毀滅性的影響”。哈佛指控政府行為“公然違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正當程式條款和《行政程式法》”,是對其拒絕白宮政治要求的“報復性懲罰”。
哈佛這數千名留學生大多數是研究生,來自100多個國家,中國留學生約佔三分之一,另有700多名印度學生。今年以來,留學生已經因為川普政府的各種行為,比如突然撤銷學生身份,而被折磨得十分焦慮,川普政府取消哈佛SEVP認證的舉動讓學生們的未來變得撲朔迷離,無論是等待今年夏天入學的學生,還是已經讀完一半大學的學生,甚至是那些等待畢業但工作機會與學生簽證掛鉤的學生。
受地緣政治影響,中國學生尤其恐慌不安。
據路透社、《衛報》和BBC等媒體報道,多名哈佛大學的中國學生近兩天取消了暑期回國或去其他國家工作研究的行程,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簽證隨時被撤銷。
24 歲的物理學博士生張同學對路透社說,哈佛大學的許多中國學生都擔心自己的簽證狀況和實習前景,但也有些同學認為學校可能會贏得跟政府的法律糾紛。他提到中國學生格外擔憂:“我認為與其他群體相比,華人群體肯定感覺更容易成為攻擊目標,一些朋友建議我,如果事態升級,我儘量不要住在現在的住處,因為他們認為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的人員可能會把你從公寓裡帶走。”
在RTO之後,伯勒斯法官將在5月27日和29日舉行聽證會,以考慮此案的後續步驟
這場法律風波有可能還將持續多時。風波的背後,是一場更深層的、由政治分歧和價值觀衝突驅動的系統性“圍獵”,代表的是川普政府與美國高等教育和移民社群的衝突
這場關乎學術自由與國家利益的鬥爭中,哈佛看來註定是要帶個頭了。
鄉巴佬”與“精英”的決鬥
在昨天對事件的報道剛剛:哈佛被禁止招留學生,在讀學生需轉學中,我們解釋了川普政府為什麼非要將焦點對準哈佛:在競選期間,川普曾用馬克思主義瘋子 來指代常春藤聯盟,他對精英大學的教職工和學生組織對加沙衝突的和平示威感到不滿,也反對高校和其他機構推行的DEI(多元平等包容)政策。
再往深層說,川普和萬斯等共和黨領導人雖然自己畢業於名校,但其選民核心是美國腹地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中低收入者,在全球化、自動化的過程中,他們認為自己在與高學歷者、尤其是移民的“零和博弈”中失去了昔日榮光,經濟、文化和社會地位全盤下降,因此日益排外、反精英。共和黨政客順勢樹起外敵的假靶子取悅選民,比如萬斯聲稱是留學生搶走了名校的學生名額,大量共和黨議員也會說如果沒有印度和中國的H1B工作者,美國人就更有機會獲得科技公司的高薪工作(都不是真的)。
就職後,川普政府幾乎動用了聯邦政府所能動用的一切手段,迫使學校,尤其是哈佛,屈從於自己的意志。目前,至少有六個聯邦機構對哈佛進行了八項調查。
他做的一件事情是要求哈佛被政府管起來,包括對招生、招聘、課程的全面監管,聘請外部監督員監督教授和學生的意識形態,以及禁止敵視美國價值觀的留學生入學,否則就要掐斷哈佛的聯邦資助哈佛不從,4月份起訴。這起訴訟定於7月進行辯論。
另一件事情是要求該校上交所有國際學生參加各類“非法和暴力活動”的記錄,哈佛在限期前交了一些,國土安全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認為哈佛沒有交出五年來的全部記錄,屬於態度不端正,因此昨天,諾姆做出最後通牒,宣佈“立即撤銷”哈佛SEVP認證,除非哈佛能痛改前非,在72小時期限內把所有留學生的材料交上去。
只有獲得SEVP認證,高校才能招收外國學生。哈佛大學參與該專案已有70多年,其認證從未受到任何威脅。沒有了這個認證,哈佛在2025-2026學年就無法招收持F-1或J-1簽證的國際學生,約7000名在校國際學生要麼轉學,要麼回國,要麼面臨遣返。當然,這也會給哈佛造成重大損失。哈佛大學的許多國際學生都就讀於費用高昂的研究生課程,外國學生的學費每年可能為學校帶來數億美元的收入。
哈佛連夜寫72頁訴狀,法庭緊急干預
面對禁令的突襲,哈佛迅速反擊。週五上午,哈佛在波士頓聯邦法院提起訴訟,狀紙共72頁。
哈佛大學聲稱,政府的決定公然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正當程式條款和行政程式法”。
哈佛大學稱,政府撤銷哈佛大學的SEVP認證違反了第一修正案,侵犯了哈佛大學受憲法保護的學術自由
哈佛還指控政府違反了其正當程式,要求的資訊,如五年抗議記錄,“史無前例”且超出合理範圍,此外政府沒有發出適當的通知,沒有披露其所依據的證據,並且在撤銷認證之前剝奪了哈佛大學對指控和證據做出回應的機會。
哈佛辯稱,政府的決定是政府對哈佛行使第一修正案賦予的權利,拒絕政府控制哈佛管理、課程和師生意識形態的要求的最新報復行為
訴訟指出,4 月當哈佛拒絕遵守一系列聯邦要求時,政府的報復是迅速的
檔案稱,在數小時內,政府凍結了超過 22 億美元的聯邦資金,而這些資金對於支援正在進行的尖端研究至關重要。哈佛指責川普政府發動了一場報復運動……沒有程式或理由,把留學生當作棋子。
訴訟引用川普在Truth Social的帖子及4月1日私人午餐會言論“不支付哈佛應得的資助金,那不是很酷嗎?”,稱禁令“不是出於任何正當理由,而是因為他們試圖懲罰哈佛大學拒絕放棄其獨立性或放棄第一修正案規定的憲法權利的勇氣”。
訴訟還表明政府行動將對該校和美國科研造成毀滅性影響。訴訟強調,“政府一揮筆,就試圖抹去哈佛四分之一的學生”,“沒有國際學生,哈佛就不是哈佛”。禁令將迫使國際學生在畢業前夕轉學或被驅逐,導致“無數的學術專案、研究實驗室、診所和課程陷入混亂”。禁令將“削弱哈佛大學在吸引世界頂尖學生方面的競爭力”,未來申請者可能因擔心政府報復而卻步。
數小時後,法官伯勒斯批准請求,認定禁令將造成“直接且無法彌補的損害”。據《政治報》(Politico),伯勒斯安排5月27日和29日舉行聽證會,決定是否延長限制令。伯勒斯是奧巴馬政府任命的聯邦法官,此前處理過2023年推翻高校平權行動的案件,在教育類案件中經驗豐富。
川普政府稱這起訴訟“毫無意義”,他本人未對法官的臨時禁止令發表意見,但漫無目的地稱哈佛需要“改變辦學方式,”稱招收的學生素質不行,他批評哈佛大學最近推出了一門數學入門課程,以解決學生基礎代數技能方面的問題。 
“學生們連2+2都做不了,卻上了哈佛。他們想補習數學……那他們為什麼要考呢?連加法都做不了的人怎麼能考上哈佛呢?”
川普還進一步說,這些學生就是“高喊反猶太主義”口號、舉行抗議的國際學生。
卡在夾縫中中國留學生
在中國(或者無論是哪個國家),考上哈佛都是一件值得在小區門口拉橫幅的事情,而現在,2000名中國學生心頭的焦慮可能很難被法官的禁止令而抹去。
公共衛生碩士生張凱琪原本收拾好行李和紀念品,準備今天乘飛機回國。但聽到這個訊息後,他緊急取消了這趟昂貴的航班,失去了在一家美國非政府組織駐華實習的機會。
“我感到悲傷和惱火。有那麼一刻,我以為這是假新聞,”這位21歲的年輕人對路透社說。
他說,哈佛大學的中國學生中最焦慮的是那些暑期從事研究助理工作的學生,這些工作與他們的簽證狀態有關,對於他們未來的博士學位申請至關重要。
兩名中國學生對路透社表示,週四他們被各種 WhatsApp 群組中,驚慌失措的外國學生在群組中瘋狂地分享有關其移民身份的法律建議。
其中一人提供了該聊天群的記錄,其中顯示一名律師建議學生不要出國或乘坐國內航班,等待學校的官方公告。
一些教育顧問表示,近些年來,受地緣政治影響,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積極性大受影響,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已從2019年約37萬人的高位降至2024年的約27.7萬人,哈佛的中國學生佔比也在逐年下降。週五,香港科技大學表示將為受影響的哈佛學生提供“無條件錄取、簡化入學程式和學術支援,以促進無縫過渡”。
23 歲的哈佛大學碩士新生趙同學決心繼續在美國深造,但如果禁令繼續實施,她正在考慮推遲一年入學或轉學到其他地方。
“這真的打亂了我的人生計劃……我原本計劃在 6 月初申請美國簽證,現在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她說。
在小紅書上,有博主表示自己為哈佛新生,週四當天申請美國學籤時被check,極度擔憂自己的學術前景。
哈佛做了“必要且正確的事情”
個別在美華人一如既往地歡迎川普政府政策,聲稱這樣一來“在美國的華人孩子會更容易進哈佛”。然而,正如哈佛在訴訟中所說,“沒有留學生,哈佛就不是哈佛”。
長期以來,留學生幫助美國保持競爭力。研究表明,留學生創辦初創企業的成功率是在美國出生的同齡人的八到九倍。在美國,大約 25% 的十億美元級公司是由前留學生創辦的。
留學生對當地社群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影響。平均而言,每三名在美國大學註冊的留學生就會創造一個新的工作崗位。2023-24 學年將創造約 378,175 個工作崗位。在哈佛所在的大波士頓地區,留學生當地經濟帶來了 30 億美元的貢獻
哈佛前校長拉里·薩默斯經常批評這所學校,批評它存在過度的身份政治、缺乏政治多樣性等問題。但在今天接受《政治報》雜誌採訪時他強調,如果哈佛大學無法招收國際學生,從長遠來看只會損害美國自身利益,“這是白白將戰略禮物送給對手
薩默斯強調,如果國際學生不來哈佛,“這將嚴重損害我們所提供教育的質量、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及我們在實驗室、資料中心和圖書館所取得的進步。將自己與任何群體隔絕,尤其是與居住在美國境外的97%的世界人口隔絕,無異於自取滅亡。從器官移植到糖尿病幹細胞療法,以及哈佛研究的許多其他成果,這些貢獻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外國學者。所有這些,都因這些行動而岌岌可危。
哈佛不僅是為國際學生而戰,也是為研究資金和學術自由而戰。據《自然》統計,哈佛今年迄今已損失近1000項資助,總額超24億美元,佔年度預算的11%,生物醫學、天文和人工智慧領域首當其衝。
在哈佛醫學院,從事 DNA修復研究生物化學家約瑟夫·洛帕羅(Joseph Loparo)失去兩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總額430萬美。他對《自然》表示,他的實驗室面臨關閉,實驗動物已被迫處死,“即使擁有雄厚的資源,哈佛也無法僅憑自身彌補這些損失”。
公共衛生學院的莫莉·弗蘭克(Molly Franke)更為痛心,她秘魯從事的青少年艾滋病干預專案被突然終止,總額220萬美元,“這是一個相當脆弱的群體,中途終止資助是非常不道德的”。她還失去三項耐藥性結核病研究資助,同樣對國際公共衛生至關重要弗蘭克的國際夥伴從賴索托到秘魯紛紛發來訊息,震驚地詢問,“這是真的嗎?”
拿哈佛開刀,只是殺雞駭猴。哥倫比亞大學因“未保護猶太學生”損失4億美元資助,耶魯和斯坦福收到了和哈佛類似記錄請求。教育部警告60所高校,如果不加強反猶太主義措施,他們將面臨執法行動——儘管全美高校反加沙衝突的抗議活動已經是一兩年前的事情了
但與一些同行不同的是,哈佛大學一直處於川普政府與精英大學鬥爭的前沿,它並沒有退縮。薩默斯說,川普政府對大學的攻擊“不僅會損害大學、損害美國在國際上的形象,也明顯違反了《第一修正案》。”因此,在如此緊急的時刻,哈佛大學對川普政府的行為提出兩項訴訟,是做了必要且正確的事情。
伯勒斯的臨時限制令為哈佛和所有國際學生們爭取了喘息之機,5月底的聽證會將決定禁令的長期命運。哈佛憑藉530億美元捐贈和憲法依據,預計有望將案件推向更高法院。
薩默斯表示:勇氣和屈服都具有感染力,我很高興哈佛選擇了勇氣,因為如果連哈佛都無法抵抗專制的手段,那還有誰能呢?”
希望在這場角逐中,哈佛不會孤軍奮戰。
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的立場和觀點。
關注我們,不再失聯
電報頻道t.me/piyaoba

檢視更多精彩文章,請前往正義補丁網站justicepatch.org

參考資料:
https://www.nytimes.com/2025/05/23/us/harvard-sues-trump-international-students-garber.html
https://thehill.com/homenews/education/5316576-trump-harvard-university-foreign-students-funding-dh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1645-4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education/2025/05/23/harvard-lawsuit-international-students-trump-administration/
https://www.politico.com/news/magazine/2025/05/23/trump-harvard-international-students-larry-summers-00367667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5/may/23/harvard-lawsuit-trump-international-student-ban
https://theconversation.com/harvard-fights-to-keep-enrolling-international-students-4-essential-reads-about-their-broader-impact-257506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m2k0pl3ex7o
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harvard-refugee-chinese-students-hunker-down-us-blocks-foreign-enrollment-2025-05-23/
相關閱讀:
剛剛:哈佛被禁止招留學生,在讀學生需轉學
自然雜誌:美國科學能在川普2.0時代倖存嗎?
哈佛大學公開拒絕川普政府幹預,捍衛學術自治
哈佛校長終於被搞倒了!好事還是壞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