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的命,果真被這部片預言了

最近,Sir在微信群聽到最多的一個詞——開戶。
“00後遇上的第一個牛市”“漲得你暈頭轉向”“10月衝擊4000點”。
假期過完回來。
各位股神,現在你們還好嗎?
有人想翻身,有人想解套,還有人跑步進場……
不過今天Sir不聊股票。
而是聊聊股票套住的——
命。
奪命金
Life without principle
電影2011年上映,當時08年金融危機過去不久,09年希臘債務危機爆發,又引發股市震盪。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杜琪峰並不是簡單地告誡你要小心。
因為你也許會覺得——
我又不炒股,能有什麼問題。
電影透過一場股災,透視著從莊家到小市民,銀行職員到大客戶,黑社會到警長……無數人的命運是如何串聯起來的。
都說人為財死。
但電影卻更宿命地說——
你不求財。
錢也要來奪你的命。
01
在杜Sir的鏡頭裡。
黑社會都長啥樣?

騷裡騷氣。

△ 《槍火》

重情重義。

如果我現在因為你拿槍指著我的頭
就讓你殺死我的兄弟
那過去的十八年
我只不過是個爛仔

△《 一個字頭的誕生》

就算窮途末路,還是有型有款。
△《樹大招風》
但在《奪命金》裡。
黑社會,只能用一個特色粵語詞彙來形容——
折墮。

曾經的大佬,壽宴是二十桌起步,還有舞龍舞獅助興。

現在呢,對外宣稱擺了十桌,實際上只擺了六桌,因為預備了有人可能不來,這樣能省錢。
也不再翅鮑燕窩,變成了全齋宴,但排面又不能丟。
菜名:遍地黃金磚。
實際:焦黃炸豆腐。
說是壽宴,實際上是融資找錢,收到的金飾第一時間到金鋪溶掉。
大佬日子也緊啊。
如果Sir不說。
你看《奪命金》裡的黑社會,還以為是隔壁的中年大叔。
說明什麼?
黑幫的“老手藝”現在越來越賺不到錢了。
發達了的兄弟,是懂得追逐新的潮流,比如,搞搞房地產啊,搞搞金融啊。

阿豹(劉青雲 飾)借了一圈錢。

唯一齣手大方的,是凸眼龍(姜皓文 飾)。
龍哥現在有豪華辦公室,美豔女秘書,一個電話,就搞定了阿豹擔憂的官司。
都什麼年代了?
砍來砍去,沒有出路。
唯一齣路,就是炒股。
這才是真正的“大茶飯”。
但阿豹不懂啊,阿龍笑出雞叫——
玩股票,不用懂。

只需七個字:

槓桿槓桿再槓桿。

阿豹聽不懂槓桿,看不懂陰陽燭。

在他眼裡,這不就是百家樂?

荒誕?

也別看低人。
畢竟《大時代》早就告訴過你——
恰恰就是丁蟹這樣,用拳頭代替邏輯,永遠和常理背道而馳的人,才能在股市中橫行霸道,日賺過億。

既然丁蟹可以。

阿豹怎麼就不可以?

行吧。
先讓阿豹研究一下。
我們講第二個主角的故事——
02
阿Sa。
一個老老實實上班的銀行客戶經理。
哎。
說起來,阿Sa業務太差,其實沒有故事,只有事故。
今天,領導又來PUA了——

原來,銀行上新了一款進取型基金:金磚四國,目標銷售額是每人兩球(兩百萬)。
高情商:進取型。
低情商:高風險。
阿Sa好頭疼。
這款基金賣出去,可能坑人。
但不賣,這個季度已經業績墊底,要是新任務還完不成,下一個領失業救濟的就是她了。
也難怪她業績墊底。
看看人家銷冠。
甜言蜜語,精神操控,管殺不管埋,專挑老人下手。
Sa就傻到家了。
娟姨來取棺材本存款,抱怨利息少。
阿Sa卻不趁機推銷,而是說不如幫你繼續存個定期……
世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蠢瓜,一種是惡棍。
阿Sa和阿豹。
一個白領打工人。
一個黑道打架人。
不同的領地,卻都是同樣的傻。
在慾望狂飆的時代裡,他們不想輕易隨波逐流,還想守護人性與道義。
可能嗎?
檢驗時代是否癲狂的標準就是——
看蠢瓜不做壞事,能不能勉強活下去。
在全民進入炒股時代的香港,想要活得好,成為人上人,就不能讓道德阻礙你搞錢的手腳。
就像阿Sa。
上一秒,她還在擔心阿姨折掉棺材本。
下一秒,瞥到領導在外面,感覺自己馬上要丟飯碗。
一念之間,阿Sa迎來了開悟時刻——
她狠下心來,勸娟姨買了高風險、高回報的進取型基金。
哪怕評估顯示:娟姨六十歲,只有一百萬存款,每月生果金一千,對投資理財完全小白,對本金損失無法承受。

沒關係。

阿Sa安慰自己,是娟姨自己想多賺點,我不過是幫她而已。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阿Sa徹底放下了心理包袱。
客戶想沽掉股票買房。

阿Sa拍心口告訴她,真沒必要,現在形勢大好,不如把股票抵押給銀行,再用貸款買房,雖然利滾利一個月要七萬,要還三十年……
沒關係。
你老公不是公務員嗎?
收入穩定,信用良好,銀行一定會批!

身為銀行職員阿Sa,一定見過了太多坑,也見過了太多跌進坑裡出不來的人。

她,顯然不是“進取型”。
只想著拿自己的一份工資,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也不去想股票的什麼事。
但她何嘗又不是深陷股票的局中。
03
奪命金,字面以上當然是命案。
電影一開場就是錢(窮)生禍端。
但再往後看。
龍哥喊著“救命”,嚥下最後一口氣時。
彷彿也在感嘆:這就是命啊。

《奪命金》看起來沒有杜琪峰以往的風格那麼凌冽炫酷,但卻有著銀河映像一貫的宿命感。

為什麼開頭居然花了半小時,來交代娟姨怎麼買基金?

先是一字一句做評估問卷。

再是電話錄音確認買入。
最後是觀看真人講解影片,不斷重複:
清楚、明白。
這就是杜琪峰的黑色幽默。
因為每個散戶,其實都是娟姨。
我們真的知道謹慎型和進取型,是什麼區別嗎?
不知道。
但你想跟娟姨一樣,多賺點,生活好一點。
所以你催眠自己:清楚、明白。
你相信銀行,覺得銀行收了佣金,自然就包辦一切。
卻從來沒有想過:
好事情,憑什麼輪到你?
《大時代》是用大起大落的復仇悲劇,來展現股市的虛妄,和永恆輪迴的貪嗔痴。
那麼杜琪峰關注的是——
股市的蝴蝶效應,就像一場龍捲風虐戀。
它把你吹得東倒西歪,又勾著你沉溺上癮。
《奪命金》用股市震盪的一天,串起了三宗暗中勾連的罪案,和滑稽可笑的眾生相。
炒股,也是有食物鏈的。
第一層,是背後有人。

龍哥的背後,有能掌控大局的宋先生。

第二層,是中產階級。
警長的太太,生活看上去已經很體面了。
但家庭資產主要是房產,動不得;
配置的股票呢,又經歷暴跌;
銀行還欠著大筆貸款……
原來中產離破產,只有一步之遙。

-股市跌了很多

銀行催還債,房子我不要了
-你想清楚 現在毀約要賠一百萬
第三層,是貧苦大眾。
股市一早就沸騰了。
但娟姨要等到中午去菜市場,或下午開啟電視才知道,提心吊膽排隊半天,才終於擠進銀行,問已經沒有意義的問題。
威尼斯電影節評價:《奪命金》是一部沒有槍戰的“黑幫片”。

因為能清楚辨認的黑,被社會唾棄,被法治打擊的黑。

還不是最黑。
真正的黑是,你知道它存在, 你也可以拍電影、寫文章批判它的黑,但在現實中——
你無法選擇,無法反抗。
只能被這隱形的黑,腐蝕至死。

《奪命金》有三宗罪案。

貫穿首尾的,是劏房老人互砍案。
作案的老伯,其實是一時衝動,得知鄰居昏迷不醒,他悔恨得想自殺。
老伯不是什麼極端變態,他只是亦步亦趨的蠢瓜。

來香港幾十年了

塑膠沒得做,我就做製衣
製衣沒得做,我就做電子
工廠都搬走了,我就去做看更(保安)
有什麼做什麼,我都跟著做了
只想找塊瓦片遮頭
短短幾句話,概括了他的一生。
也概括了香港半個多世紀的經濟發展史。
從一開始的製造業騰飛,到後來的金融服務業,世界“紐倫港”三大證券交易中心。
輝煌,是城市的。
但作為底層的打工人呢?
早年打工,攢不下錢。
後來金融的錢滿天飛,可他又跟不上時代,抓不住機會。
他的一生都沒有踏足股市一步。
但股市離他從不遙遠。
因為他的命,始終都被股市緊緊踩在腳底下。
而有幸上了牌桌,甚至透過股票賺到一桶桶金的人,就是贏家了嗎?
第二宗命案,借貸公司的老闆。
股市大跌,他血賺。
因為大把人要找他借錢救濟,他當然就趁火打劫。
他剛來銀行取出1000萬。
錢到手沒十分鐘,命沒了。

而要他命的起因呢。

是公司秘書,知道他來銀行取錢,於是和男友來打劫。
劫匪你見多了,但你可能沒見過這種小紅書風格的劫匪——
買電話、買包包、買化妝品不要錢啊?!
她也只是個普通的職場打工人。
可是股票的錢捲起漩渦。
也攪動著每個人的慾望——
要麼投身其中,被“殺豬”;站在旁邊看著不屬於自己的財富,被“誅心”。
她生活的方向。
甚至她的命,也早就被捲進去了。

在《奪命金》裡,你從頭到尾都辨認不出,到底誰是真正的黑——

是背後操手宋先生嗎?
是阿龍、阿豹的黑社會嗎?

還是……永遠笑臉相迎的銀行?

電影在講“命”。
最後也給了信命的人,一點“好人有好報”的安慰。

憋屈的打工人,拿到了橫財,瀟灑辭職。

從良的黑社會,賺到了第一桶金,抽上了雪茄。

警長一家,原本以為房子要變負資產,誰知股市收市狂升,還有人想要加50萬來接手他們高價買來的房子……
杜琪峰又提醒——
最甜蜜的,往往最危險:
有沒有想過他們怎麼會這麼容易地拿到那麼多錢?如果要偷東西,真的很容易,問題是你偷不偷?而且他們每一個人都拿著一個好像是甜筒一樣的東西,這往往是最危險的。就好像賭博,只要一贏錢,那一定會繼續賭。

阿Sa財務自由了,但丟掉了人格和道德。

阿豹買股票掙錢了,但兄弟也因此死掉。
股市,當然不是黑的。
就像《大時代》說,原本的股票,是想幫助需要籌錢、有潛力的企業,籌到創業所需的資金。
但就像每一張錢都是乾淨的。
每一樁骯髒的勾當,卻又都是和錢繫結。
你往哪逃?
就像《奪命金》兩個閒筆——
退休的古惑仔,每天收廢紙賣錢,賺的還不少。
但新來的小弟看到他,充滿鄙視。
在所有人都崇尚靠機會主義來錢的時候,自食其力變成了一種愚蠢和落後。

大嬸拿著一堆硬幣到銀行換錢。

櫃員提醒:

超過五百個,要收手續費,五十塊起步。

這些零錢,是大嬸小本生意一個子一個子賺回來的。
而銀行賺錢,卻是一場數字的遊戲。
你以為你來尋求服務。
其實不過是爆金幣的野怪。
《奪命金》就像一場以金錢為子彈的火併槍殺。
粵語說,忠忠直直,終須乞食。(老老實實,只能討飯)
全民炒股,或許不是生性好博,個個想著單車變摩托。
而是在股市之外。
也早就失去了安穩的、保值的、可預期的人生道路。
這才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就像過去的你早就嫌棄房價高,早就知道有泡沫,但除了在泡沫裡,你又能在什麼地方安一個家呢?
這也是《奪命金》下的世界。
大家都以為自己多少擁有著些什麼。
但其實呢,沒有保險,沒有防護,沒有原則。
每個人的命,就這麼赤裸裸暴露在世介面前,不碰則已,一碰就破。
2023年我們建了一個付費微信群,帶大家認真搞錢,實現全年收入1600w的好成績,今年打算繼續搞!2024,我們的目標是讓群裡每個人都能掙到30w!感興趣的小夥伴快快新增客服微信

搞錢新增客服微信👇

今年案例👇
其他賬戶截止今天中午收盤收益👇
有恆產者有恆心。擁有一筆穩定的資產,可以使人在瞬息萬變的社會里穩住心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