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紅書平臺上,專業號的「發現頁」推薦量是獲取流量和增加曝光的關鍵。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透過最佳化CES評分、互動率、封面設計等策略,以及利用冷啟動階段的人工干預和反常規內容策略,來提升專業號在小紅書「發現頁」的推薦量。
———— / BEGIN / ————
發現頁是筆記的主要流量來源,也是專業號爭奪流量的重要陣地
然而許多商家下了許多功夫,卻仍然實現不了想要的效果
需要牢記的一點是,不能拿做搜尋頁的演算法分發邏輯去做發現頁
專業號要想增加“小眼睛”,就要摸清演算法規則與平臺共生,做好以下幾步讓你首頁推薦量“噌噌”上漲
操控CES評分,突破推薦層級
小紅書的推薦演算法依賴CES評分,新一代演算法更看重點選率、互動率、完播率以及互動值這幾項指標
1)最佳化封面提升點選率
如果從所有資料裡面選一個最能影響筆記在發現頁拿流量的,那就是點選率
在雙列流的推薦模式當中,沒有點選就沒有閱讀,所以想要在發現頁拿到更多的點選,就需要儘可能把曝光轉化成點選
高點選的筆記,是非常容易在發現頁拿到流量的,尤其是場景化的內容,因為場景化的內容是容易做出一些吸引眼球的封面和標題,選題也容易結合消費者痛點
例如 “兒童防曬霜” ,要是想靠筆記種草 “黑皮醬油娃、戶外易曬傷” 的目使用者,那就可以搞個直白又有衝擊力的封面,配上 “寶寶海邊不曬傷、曬後急救” )這類場景化關鍵詞,再從相似的使用者體驗角度出發,吸引使用者去點,讓他們有共鳴

此外,還可以嘗試動態封面與沉浸式內容,來提升點選率
影片筆記採用動態封面(如產品使用前後對比的動態切換),比靜態封面點選率提升 30% 以上。例如,護膚品牌在推廣精華液時,使用動態封面展示 “使用前乾燥起皮” 與 “使用後水潤透亮” 的對比效果;沉浸式內容模板如 “第一視角體驗”(使用者代入感強)或 “分屏對比”(資訊密度高)也能有效提升使用者停留時長
2)勤互動提升賬號權重
2025年小紅書演算法升級後,互動率(贊藏評/閱讀量)成為核心權重指標
一篇筆記發出後會優先推薦給粉絲,要是粉絲點讚了,筆記又會被粉絲的好友看到,進而形成裂變式增長
但是如果一篇筆記的互動率低於3%,即便初始曝光量高,也會被系統判定為“低質內容”而停止推薦
透過翻閱平臺高互動的筆記我們發現,有溫度的互動能夠帶來更多的贊轉評,甚至帶來更多長尾流量。因此,與使用者的互動要有“活人感”,不要像個機器人一樣回覆使用者

具體可以結合自身使用體驗來回答使用者、積極在評論區與使用者拋梗接梗;還可以釋出具有互動性質的筆記,如抽獎活動、曬單徵集等,可以觸發羊群效應吸引更多使用者參與
冷啟動階段的人工干預與流量撬動
新筆記釋出後的前2小時是突破初始流量池的關鍵期,需透過精準干預快速提升互動資料
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利用私域快速積累資料,這裡說的私域是小紅書群聊。我建議大家從第一篇筆記開始就建立群聊,並且每一篇筆記都繫結群聊,積累群聊使用者量,當群聊中有一定數量的使用者後,筆記發出後第一時間轉發到群聊裡,就可以快速積累資料,我自己的小紅書專業號就是利用這種方式快速冷啟動
第二種方式就是,跨越或者跨賬號/矩陣助攻,提前在微信/QQ群預告筆記釋出時間,引導粉絲在釋出後第一時間互動(點贊+評論);或者利用同品牌或合作賬號矩陣,透過“@提及”或評論區互動製造熱度
總之,想盡辦法讓筆記快速積累資料,快速冷啟動,大多數的筆記都是被初始流量層級困住,如果自己本身可以幫忙筆記突破初始流量層級,才有獲得更多推薦分發的機會
反常規內容策略
1)製造「認知缺口」與「社交貨幣」
透過反常識結論引發好奇,利用使用者 “資訊差焦慮” 提升點選率。例如,護膚賬號釋出標題 “每天化妝反而爛臉?皮膚科醫生不敢說的真相”,透過揭露化妝品成分隱患,提升點選和互動率
也可以設計社交貨幣型內容激發使用者主動分享,如 “職場新人必懂的 5 個潛規則” 類筆記,使用者會主動收藏轉發以彰顯自身價值。某職場博主釋出的 “月薪 3 千與年薪百萬的保險思維差異” 筆記,因製造階層對立和資料打臉(如 “年薪百萬者保險支出佔比是普通人的 3 倍”),被轉發超 2 萬次,形成二次傳播鏈
2)情緒峰值設計
我們內部有一種內容模型叫「四點模型」,結合痛點、癢點、爽點、燃點模型,精準設計內容情緒曲線。例如,針對敏感肌使用者,某品牌以 “醫生都不敢說的爛臉真相” 直擊恐懼(痛點),再透過 “10 秒解決油頭” 的即時效果觸發多巴胺分泌(爽點),最後以 “素人逆襲故事” 激發使用者自我實現慾望(燃點)。該系列筆記平均互動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其中一條筆記點贊量突破 10 萬,成為爆款
這種反常規策略的核心,是打破傳統營銷內容的固有形態,在保持品牌調性的同時,契合使用者對真實、多元內容的消費偏好,實現演算法機制與使用者體驗的雙重突破
精細化資料級策略
1)競品流量截流
使用第三方工具(如千瓜資料)每天監控競品爆文,提取高互動評論區關鍵詞,反向植入自身筆記標題或正文。透過分析競品評論區的負面反饋(如 “容易起球”),可針對性最佳化產品並在筆記中強調 “抗起球科技”,實現精準截流
2)長尾流量矩陣佈局
針對同一產品,圍繞細分場景釋出多篇筆記,形成內容矩陣。例如,某美妝品牌針對油皮使用者,分別釋出 “油皮夏日底妝→油皮秋冬底妝→油皮通勤快速底妝” 系列筆記,覆蓋不同季節和場景的搜尋需求,賬號垂直度提升 40%,搜尋流量增長 3 倍
3)即時熱點借勢
建立熱點響應 SOP,透過小紅書熱搜榜、抖音同城榜等渠道每日監控全網熱點,將熱點與產品結合。例如,“王心凌翻紅” 事件爆發後 2 小時內,某美妝品牌釋出 “甜妹妝容教程”,結合王心凌標誌性的 “睫毛彎彎” 妝容,筆記曝光量 24 小時內破千萬,轉化率較常規內容提升 3 倍。需注意熱點與產品的關聯性,避免強行蹭熱點導致使用者反感
直播聯動導流
直播時,專業號裡所有筆記都會被平臺加權分發,並且頁面頭像也會出現“呼吸燈”標識。透過直播頻率的不斷增加,在直播間沉澱的粉絲自然會有一部分下意識點選專業號主頁
主播可以在直播間講解產品時結合話術為專業號引流(例如:“口紅99元秒殺款只剩50件!點選左上角頭像進入主頁,置頂筆記有圖文版色號對比”)
直播不僅是銷售場域,更是賬號權重的加速器。透過每場直播持續向賬號主頁注入精準流量,當單場直播引導專業號主頁訪問量突破臨界值(通常≥5000次),賬號將自動進入平臺優質內容池,發現頁推薦量將會實現躍升
———— / E N D / ————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Vic的營銷思考,作者:趙子辰Vic
👇 想第一時間掌握AI動態、工具乾貨?掃碼加入共學交流群,一起偷跑不掉隊!

———— / 推薦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