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James
據彭博社報道,近期有多傢俬募基金投資了票務、場地等與現場音樂會密切相關的產業鏈公司。其中對英國票務公司Dice的潛在投資意向值得關注。

Dice是現場活動票務行業的主導力量Live Nation的新興挑戰者,後者雖然整合了Ticketmaster(特瑪捷)等票務巨頭,控制了超過 70% 的票務市場,卻因為壟斷爭議,特別是搞砸了黴黴演唱會的票務安排,而在今年接受來自監管部門的巨大壓力。
疫情結束後,Live Nation的資料體現了現場娛樂行業的強勁反彈,這背後是歌迷和粉絲們急於重返現場,恢復和偶像面對面的強烈願望。因此,現場娛樂行業的發展值得行業進一步重點關注。正如娛樂資本論此前報道《AI音樂熱潮下,“神曲工作室”率先失業》所展現的那樣,這個趨勢對另一端的音樂人和經紀公司來說也同樣明顯,可謂是“得現場者得天下。
Ticketmaster 和 Live Nation
|
DICE
|
|
|
|
|
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倫敦的售票公司Dice正在進行出售重大股份的談判,估值將達到數億美元。
這家公司已經籌集了超過2億美元的資金,並將自己定位為Ticketmaster的粉絲友好型替代方案。Dice對票販行為採取了強硬立場,並允許場館與粉絲進行更直接的互動。
最近幾個月,一位潛在買家接觸了Dice,這促使公司啟動了更正式的銷售流程。其最大投資者之一軟銀非常希望出售其股份。
這個故事中最值得注意的部分是買家的陣容。據幾位直接參與者透露,至少有三家感興趣的公司是私募股權公司。
最近,私募股權公司已經收購了多個大型現場音樂資產。KKR剛剛以1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歐洲的演唱會推廣公司Superstruct,擊敗了黑石集團。黑石(貝萊德)集團則收購了Ambassador Theatre Group的股份,這家公司運營著倫敦和紐約的歷史性場館,已經有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作為主要投資者。高盛則收購了TAIT的多數股份,這家公司為巡演搭建舞臺。
雖然許多經濟部門的交易仍然低迷,但音樂行業專家表示,我們正處於一個特別活躍的時期的開端。雖然在疫情期間音樂目錄是熱點領域,但現在已經被現場演出業務所取代。
私募股權公司,曾是音樂目錄、製作公司和報紙的主要買家,現在將目光轉向了專注於現場娛樂的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加入了上述的黑石和KKR的交易行列。還可以包括瑞典的EQT AB,它是Pophouse的投資者,後者是Abba全息演唱會的幕後公司。
這股活躍的原因既有公司自身的因素,也反映了經濟中的更大變化。
一些資產是由五六年前首次交易的私募股權公司出售的。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在2017年收購了Superstruct,並在2019年投資了TAIT。像Providence這樣的公司通常持有資產五六年,所以現在是一個正常的出售時間,獲利或止損然後前進。
但還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疫情壓制了交易活動。現場活動業務一夜之間停擺,隨後花了幾年時間重建。不均衡的財務結果使得銀行家或買家難以評估價值。以最大的票務銷售和演唱會推廣公司Live Nation 為例。以下是其過去五年的銷售額:
-
2019年:115億美元 -
2020年:19億美元 -
2021年:63億美元 -
2022年:167億美元 -
2023年:227億美元
你該如何基於這些資料構建投資模型?
但該業務已經從Covid-19中恢復,並且在許多指標上看起來比以往更強。不論是現場音樂、主題公園、體育賽事還是單口喜劇,現場娛樂正在打破紀錄。
這使其對各種投資者具有吸引力。
一些投資者認為私募股權公司會合並資產,並試圖與Live Nation競爭。Live Nation正被聯邦政府起訴,這可能會阻礙其收購主要資產的能力。如果Live Nation不再那麼積極收購,這就為其他人提供了機會,收購一大批企業。
在現場音樂領域擴大業務最簡單的方法是收購其他主要參與者之一,AEG和CTS Eventim。AEG是僅次於Live Nation的第二大演唱會推廣公司,而CTS Eventim則擁有歐洲最大的演唱會推廣公司之一。
兩家公司都由年長的億萬富翁領導。AEG的老闆Phil Anschutz已經84歲,CTS Eventim的CEO Klaus-Peters Schulenberg也稍年輕幾歲。兩人都沒有表示要出售,但這不會阻止銀行家們的嘗試。

關鍵詞
公司
音樂
2023年
票務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