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三聯生活週刊」原創內容
5月12日下午,齊寒拿著手機,不停重新整理頁面,以最快看到關稅談判的結果。他是潮州一家婚紗工廠的老闆,主營出口美國業務。從4月2日美國對等關稅令宣佈後,齊寒就陸續接到客戶暫停生產的郵件,工廠至今已停工一個多月了。6月,美國婚紗消費旺季即將到來,如果關稅再不下調,今年基本就“廢了”。
下午3點左右,談判結果剛宣佈,齊寒就刷到了。看到基礎關稅10%這個數字,齊寒有些困惑。中國婚紗出口美國,最早是16%,特朗普第一次上臺後增加為23.5%,這次關稅大戰後,最高飆升至168.5%。
基礎關稅10%,最終的關稅是多少,齊寒算不出來。他去網上搜索,每個“大V”給出的測算結果都不一樣。沒辦法,他只能給客戶挨個發郵件,等待第二天客戶醒來後,去諮詢律師給出回覆。最終,客戶們確認關稅是變為53.5%。看到這個數字,齊寒心情複雜,雖然關稅相比最高值已經下降,工廠應該能復工,但依舊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一家潮州工廠裡,工人們在製作銷往美國的婚紗和禮服(張雷 攝)
齊寒售賣的婚紗在80-300美金之間不等,美國客戶收過去,價格2-3倍出貨,關稅在50%以上,很可能虧本。因此,美國客戶們和齊寒談價,齊寒讓利5%左右後,客戶才同意繼續開工。政策變動之下,保本,或者小虧,是齊寒對今年營收的預期。
現在,齊寒的生產還沒有完全恢復,婚紗的工藝複雜,購買原材料,投入生產,怎麼也要一個月才能開始出貨。但即便有庫存的貨,眼下要立刻出貨,也要“搶”。

關稅風暴下,中國外貿的傳統路徑面臨一定挑戰(蔡小川 攝)
王莉是深圳市麥祺佳家居有限公司總經理,主營家居百貨類產品,一半市場都在美國。此前關稅達到145%的時候,客戶要求暫停發貨,但保持生產。一方面,這極大影響著公司的資金週轉率;另一方面,這些貨物客戶僅按合同付了30%的定金,如果關稅遲遲不降,客戶核算成本後決定放棄定金,囤在倉庫裡的貨怎麼辦?王莉心裡一直沒底。
這種焦慮持續到4月中下旬稍有緩解。在“廣交會”(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她聽其他商家聊天說,美國各大商家一直在與政府談判,且沃爾瑪等大商超的貨已經裝船開始運輸了(注:關稅按照抵達港口時間正在生效的政策支付)。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訊號。
因此,5月12日一聽到談判結果,王莉的公司立馬備戰出貨,僅這一週內,就預計要發出8個貨櫃。不僅如此,關稅下調一天內,她就在阿里國際站上接到了4個共計30萬美元的新訂單。王莉分析,考慮到之後政策的不確定性,有些美國商家也在準備“囤貨”。
這個導致短期內的出口貨運變得極為繁忙。浙江必應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為商家提供從出發國到目的國雙邊清關和報稅的貨運代理服務。其總經理劉志堅告訴我,關稅大戰前,公司一個月出貨量都不到200條“櫃子”(注:貨櫃,又稱集裝箱,大型裝貨容器)。關稅上漲後,出貨量一度降到原來的10-20%,但這三天一下又接到了三四百條櫃子的訂單。其中一位箱包行業的客戶,一家就訂了三十條櫃子。

2025年5月14日,江蘇省連雲港,新東方國際貨櫃碼頭一派繁忙景象。(視覺中國供圖)
劉志堅說,“政策變化性太強了,誰也不知道90天內還會不會發生變化,能出貨的現在都在搶時間。”4月他就在“廣交會”遇到過一位生產風扇的客戶,已經積壓了200多個貨櫃的風扇,一直在等關稅下降,加急運出去。
貨櫃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按航運公司的規則,貨櫃價格每週更新一次,上週從中國到美國的貨櫃,一個還只要1000多美金,現在已經接近3000美金。劉志堅估計,貨櫃的價格下週肯定會繼續上漲。因為貨櫃太短缺了,4月關稅上漲後,因為發貨量減少,船公司也減少了美線航次,“可能以前有5個航次,上個月只留下了1個”,其他船都調去了別的航線。
現在,船公司只能緊急調整航次,來保障對美的運輸。劉志堅打電話去訂櫃子,有時對方剛剛回復他有,兩分鐘後就告訴他,已經被同事訂走了,需要等新櫃放出來。他不得不隨時盯著手機跟進訊息。聯合宣告釋出之後,他天天加班,忙得團團轉,接受採訪時,一邊和我通話,手裡一邊回覆著訂櫃訊息。
“不確定性太強”,是所有受訪商家的感嘆,而不確定性的直接影響就是,生產節奏被打亂。
考慮到“90天之後的事,誰都不好說”,所以關稅一回調,丁林峰就忙著與客戶協商補貨計劃。丁林峰是麗世(上海)遮陽有限公司總經理,公司做房車遮陽篷出口生意,美國市場的生意佔總業務量50%,其他業務分散在歐洲、東亞、中東等地。因為是高度垂直領域,又是定位中高階,技術含量相對高,產品有不可替代性,即使在關稅145%時期,依然有客戶給丁林峰下單並要求發貨。

5月初,仍有很多外國客商在義烏國際商貿城挑選商品(蔡小川 攝)
往常客戶都是按櫃下訂單,但經歷了這次關稅起伏後,許多人決定趁著90天黃金期“囤貨”。
丁林峰的一名客戶,一櫃10萬美金的貨還沒發出,5月12日當晚,就又下單了一櫃。丁林峰直接建議他再訂一櫃,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這個客戶需要三櫃貨物才夠賣一年。
也有客戶本來訂的七月份出貨,現在強烈要求丁林峰提前到六月,一定要出。丁林峰準備去跟其他國家的客戶商量一下,能否通融通融,讓美國訂單插個隊。龐大需求下,丁林峰公司的工人現在每天都在加班,他還隨時準備招聘臨時工人。
從特朗普上臺開始,丁林峰就在積極開發歐洲和國內市場,但美國市場對他的公司仍然很重要。他根據房車市場情況分析,美國的房車保有量是一千多萬輛,而同期中國房車僅有幾十萬輛。至於開拓其他國家市場,也意味著產品設計邏輯的改變。丁林峰舉例,在美國,房車遮陽篷的使用壽命只有2-3年,算消耗品,設計也比較粗獷,收起來後能看到布。但在歐洲客戶則要求遮陽篷收起來後完全看不到布料,壽命也要維持在4-5年。
但因為政策不確定,即使犧牲市場份額與業務規模,一些商家也要降低對美貿易量。Maggie的公司是做出口家居百貨產品的,全球都適用,且有電動開罐器、電餅機等專利產品,因此有一定競爭力和轉型空間。特朗普第一次上臺前,公司對美出口業務佔了全公司的80%,在特朗普第一次加徵關稅後,公司就選擇將業務轉向南美、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市場,直到對美的業務量降至整體業務的50%。這一輪關稅大戰後,考慮到未來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公司預計將對美業務量降至全公司的30%。

關稅戰暫停後,Maggie的工廠忙著出庫貨物(受訪者供圖)
還有的公司在關稅浪潮下,選擇了“躺平”。張高林是寧波一家出口美線的工廠老闆,主營相框、鏡子等產品,美國業務佔據業務總量的80%。與Maggie和丁林峰不同的是,他的產品幾乎沒有技術門檻,可替代性很強。從3月末開始,他就沒有再接到過訂單,哪怕在這輪關稅下調的風口上,仍舊一筆訂單都沒有收到。他推測,很多長期合作的客戶,考慮到出貨穩定性,都轉向了東南亞的工廠。而他也正面臨著去東南亞建廠或“關門大吉”兩個選項。
齊寒倒是打定主意繼續做美國市場。他從業20餘年,對美國客戶偏好的樣式、版型熟稔於心,轉向其他市場的話,整個設計團隊的方向都要換,效果還是未知。他選擇的應對方式是把工廠搬到東南亞,已經開始動作。
潮州是婚紗生產重地,目前潮州有超過500家婚紗禮服制造企業,每年生產超過2000萬件婚紗,其中90%以上用於出口,齊寒從小看著媽媽做釘珠長大。搬廠的決定,齊寒做得不容易,他的美國客戶接受起來同樣不容易。婚紗與快銷類服裝不同,技術含量高,講究刺繡、釘珠針法、工藝,成熟的師傅稀缺且寶貴,因此對於婚紗行業來說,潮州就是一重品質的保障。許多美國客戶都對“潮州製造”情有獨鍾,有客戶問他:“搬到東南亞去,你在中國的工廠怎麼辦?”
齊寒也不想搬,但他更不想再經歷一次4月份時的無力與焦灼。“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我一定不會走,但現在,確實到了‘不得不’的時候了”。
(文中齊寒、張高林為化名)

排版:初初 / 稽核:小風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