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線IPO報道,「天天IPO」系投資界旗下專注上市公司報道公眾號,歡迎關注!

華興與晨壹坐鎮。
作者 I 王露
報道 I 投資界-天天IPO
上交所鑼聲傳出。
投資界-天天IPO獲悉,今日(5月19日),山東威高血液淨化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威高血淨”)正式登陸上交所主機板。發行價為26.50元/股,開盤漲88.64%,市值一度超過200億元。
上市前夕,威高血淨開放唯一一輪融資,除了華興新經濟基金、招銀國際等外界熟悉的投資機構外,還出現了鮮少露面的晨壹投資劉曉丹的身影。
而深究下來,威高血淨是威高集團旗下子公司,身後創始人陳學利的故事頗為傳奇——始於山東威海農村,早年從輸液器組裝起家,一步步崛起為國內一次性醫療器械龍頭,至今坐擁四家上市公司。
73歲,他又IPO敲鐘
市值200億
陳學利,1951年出生于山東威海農村。23歲那年,他成為當地的村黨支部書記,一干就是14年。後調任威海田村鎮福利院,擔任黨支部書記兼院長。
轉折出現在1988年,陳學利去蘇州出差,偶然發現飯店服務員在組裝一次性輸液器,意識到商機近在眼前。回來後陳學利決心創業,從鎮上借來2.5萬元成立國營山東威海醫療器械廠一分廠,次年更名為威海醫用高分子製品總廠,也是威高集團的前身。
2004年,威高集團核心子公司威高股份在港交所上市,陳學利收穫了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後,威高集團開始瞄準高值醫療耗材領域,並逐漸向骨科、血透、介入等高耗材醫療器械轉型。
也是這一年,威高集團旗下專注血液淨化領域的威高血淨成立。簡單來說,血液淨化是人們日常理解的“透析”“血透”,這是ESRD (終末期腎病)的療法。對患者而言是剛性的醫療需求,每週約需進行2—3次血透,單次血透的費用在300-600元不等,透析也被認為是一塊市場足夠大的蛋糕。
中國ESRD患者基數龐大,資料顯示2023 年,我國患者人數達到412.59 萬人,佔到全球患者人數的37.0%。預計至2030 年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數量將達到332.93萬人。
血液透析器如同“人工腎”,負責過濾血液中的毒素,內裡有著數以千計的中空纖維膜。十多年前,全球僅有少數幾家外資企業掌握了中空纖維膜核心技術。
經過多年持續研發,威高血淨攻克了中空纖維膜的核心製備工藝,並掌握了納米級側壁孔結構測定、大型紡絲線設計等關鍵技術,使透析器在清除率、超濾係數等關鍵效能指標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09年,中國首個血液透析器自主品牌——威高“聚碸膜”透析器正式釋出上市,打破國外廠家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
威高血淨被視為“中國血透之王”。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2022年,威高血淨在國內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領域分別佔據市場份額32.5%、32.8%,均位列全行業第一。招股書顯示,公司產品覆蓋全國超過6000家醫院、透析中心等醫療機構。
今天威高血淨在上交所鳴鑼,73歲的陳學利迎來了又一家上市公司。
中國血透之王
華興、劉曉丹投出一個IPO
招股書顯示,威高血淨專注於血液淨化領域的支柱產業。重點圍繞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領域,輔以透析配套產品的銷售。主要產品包括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血液透析機以及腹膜透析液,是國內產品線最為豐富的血液淨化醫用製品廠商之一。
業績來看,2022年至2024年,威高血淨營業收入分別為34.26億元、35.32億元和36.04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15億元、4.42億元和4.49億元。其中,血液透析器佔營收比例超過50%,報告期內銷售收入分別為 17.47億元、18.34億元和18.38億元。

威高血淨的背後,集結了一眾知名VC/PE。
2022年3月,華興資本旗下新經濟基金作為領投方,信金資本、晨壹投資、陽光人壽、江西濟民可信醫藥產業投資、弘暉基金等股東合計出資6.25億元,認購新增註冊資本 2025.47萬元。此外,上述股東還受讓了威高集團持有的威高血淨2302.63萬股股份,作價同樣為6.25億元。
同年4月,建銀國際、東方證券資本、山東國資委旗下的薔薇輝石也加入股東方陣營。
其中,令人驚喜的是投資方出現了“併購女王”劉曉丹的身影。晨壹投資透過嘉興晨壹以432.8萬註冊資本,持股1.17%。而嘉興晨壹由北京晨壹併購基金和晨壹紅啟共同持股,晨壹紅啟背後的最終受益人為劉曉丹。
這是劉曉丹在晨壹投資斬獲的第三個IPO,此前被投企業華蘭疫苗、中創新航在2022年成功上市。
華興資本與威高集團頗有淵源。在威高血淨進行唯一一次公開融資前,華興投資銀行事業部曾在2021年作為獨家財務顧問為威高系另一企業——威高介入其進行了高達數十億人民幣的融資,華興新經濟基金亦是其投資方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此輪融資正是典型的Pre-IPO,也是公司上市前唯一一輪融資。威高血淨曾於2022年6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卻無功而返。後又轉戰A股,終於在上交所成功敲鑼。
上市前,威高集團的創始人陳學利透過威高集團、威高股份和威海凱德合計控制威高血淨83.70%的股份,系威高血淨的實際控制人。
華興新經濟基金合夥人辛耀州表示:“自2022年投資威高血淨以來,我們見證了公司在技術突破、市場拓展及成本最佳化上的卓越表現。此次A股上市是威高系及威高血淨髮展的重要里程碑,將為中國高階醫療製造崛起注入強勁動力。”
山東大佬
坐擁4家上市公司
這是陳學利收穫的第四個上市公司。
早在2004年,威高股份作為國內一次性醫用耗材的龍頭企業成功登陸港股,輸液器、注射器等多種產品市佔率達到80%以上。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130.9億元,歸母淨利潤為20.7億元,如今最新市值超過270億港元。
這是一個開始。2015年,威高集團旗下威高骨科就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不過這一計劃很快流產。經過幾番“借殼失敗”的波折,2021年6月,威高骨科成功在科創板上市,目前市值約為100億元。
作為威高集團旗下的支柱產業之一,威高骨科在整體骨科植入醫療器械領域市場份額位居國產廠商第一、全行業第五。
版圖還在繼續擴張。2018年,威高集團收購A股上市公司華東數控部分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華東數控前身是前身威海機床廠,主要研發、生產製造大型數控機床及關鍵功能部件轉型。
如今,隨著威高血淨成功上市,“威高系”四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600億元。“進入全球醫療器械50強,世界500強。”已邁入古稀之年的陳學利,曾立下心願——威高未來要衝刺世界醫療器械行業之首。
一家企業的發展史,隱藏著城市的變遷。
多年前,威海市決心著力培育十條優勢產業鏈,將新醫藥及醫療器械放在首位,出臺《支援醫藥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早在2015年,威海就打造了以威高集團為龍頭的高新區醫療器械產業園區,集中力量招引上下游企業。
聚鏈成勢,產業立柱。截至今年初,園區集聚醫療器械生產及配套企業200餘家,在全球15大細分市場中11個領域保持領先,100多種產品打破國外壟斷,產業規模、技術水平、品牌價值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全市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鏈規上企業數量達到74家。
目之所及,“醫字號”成為山東威海產業的一張王牌。一個城市的優勢產業,身後凝聚著產業鏈上賴以生存的中小企業和無數個就業機會。
如此一幕,正是中國城市之間產業比拼戰的生動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