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估計,全球有1.53 億兒童是孤兒。每年3月初都是世界孤兒周,旨在提醒人們關注這個數量龐大的群體。雖然受影響兒童的數量之多令人難以承受;然而,教會肩負著聖經賦予的使命,即保護無父無母的兒童,為弱勢群體發聲——因此,我們必須行動起來。
孤兒的定義是被剝奪父母照顧的人。有幾個因素導致兒童成為孤兒,例如貧困、遺棄、虐待、自然災害、健康流行病和戰亂。一旦成為孤兒,兒童將面臨大量其他複雜問題,如創傷、生活不穩定和缺乏照顧,以及對其身份認同感的長期負面影響。
雅各書明確了新舊約對教會在照顧弱勢兒童方面的作用,“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汙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
此外,大衛在(詩 82:3)中寫道:“你們當為貧寒的人和孤兒伸冤,當為困苦和窮乏的人施行公義。”教會絕不能無視弱勢群體的困境,因為照顧孤兒和弱勢婦女是真正的敬拜、純潔的信仰,也是我們聖父的命令。
教會信徒的呼召是明確效仿天父的收養之愛,天父透過他兒子耶su的fu音向我們展示了這種愛。大衛·普拉特(David Platt)牧師不斷宣揚真理,“我們不是拯救者;我們是被拯救者。”教會信徒理解屬靈上的破產和孤兒身份——我們曾經在屬靈上沒有父親,迷失在自己的罪孽中,但透過主,我們被收養到天父的家庭中,被慈愛的天父擁抱,受到超乎想象的珍惜。既然天父對我們施以這樣的愛,我們難道不應該向我們中最軟弱的人展示同樣的愛嗎?
世俗文化和其他宗教文化將弱勢兒童視為不可觸碰的棄兒,但我們的天父卻是一位慈愛的、完美的父親。我們偉大的天父已命定他的教會成為他對弱勢群體永無止境的愛和關懷的延伸。親愛的,我們必須成為教會,成為神聖的的子民,願意每天為生活在各個部落、不同語言和國家的處於巨大危險中的兒童的心靈和生命而奮鬥。
新舊約給我們的並不是模糊的命令,申命記24章17到22節描述了我們被呼召去關懷的實際方式。路得記2章就是這些命令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教會需要號召和裝備主的追隨者從世界各地收養孤兒。此外,教會可以透過舉辦資訊分享會來為寄養家庭做好準備,以迎接和照顧弱勢兒童。同時為每天在寄養系統中長大的無數兒童提供幫助。
然而,教會照顧弱勢兒童最有力的工具是以祈禱為基礎的行動。我們必須為世界各地弱勢兒童的心靈祈禱,讓他們找到實際的家,在那裡他們將瞭解天父的愛。我們需要祈禱我們對潛在收養和寄養家庭的倡導富有成效,同時祈禱這些未來的家庭將被堅固和被鼓勵。
我們根本不能忽視全世界1 億多孤兒。事實上,我們知道關心他們的理由,但我們需要天父進一步給每個人引導,讓我們知道該如何照顧處於困境中的弱勢兒童。
世界孤兒周是從聽到呼召到透過行動響應呼召的絕佳機會。你可以邁出收養或寄養過程的第一步。你可以透過一些專業機構尋求專業的指導。你甚至可以參與到有年齡超標風險的寄養兒童中,為他們提供必要的生活技能,讓他們取得成功。你也可以透過提供臨時照料或定期送餐來支援你教會中的寄養家庭。
為弱勢兒童、婦女和家庭提供服務的方式有很多——我們必須停止以不方便而不作為的藉口。


長按上圖 進入讚賞
美文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