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媒體對傑克遜霍爾會議的報道,似乎讓人感覺,傑克遜霍爾是央行的“超級碗”;其實,它應該是央行的“象牙塔”。
之所以這個會議定在懷俄明州的傑克遜霍爾,是因為傑克遜霍爾是堪薩斯聯儲管區中以飛釣著稱的風景區。當時(1982),堪薩斯聯儲想在自己的管區搞個高規格的會議,要把酷愛飛釣的美聯儲主席沃爾克請來造勢,傑克遜霍爾當之無愧成為首選。
四十餘年來,每次的傑克遜霍爾研討會雲集了各國央行智囊並學術精英們,大部分時間是學術交流。公眾僅僅關注的是美聯儲主席做的主題演講,其實研討會期間發表的論文才是真正引領宏觀經濟思想的前沿。本次也毫無例外,筆者將在下一篇文章嘗試著給出粗略的總結,請喜歡燒腦的讀者稍候。而本文則集中筆墨對鮑威爾週五早上的主題演講進行解讀。
跟一年前的8分鐘“痛苦”演講相比,這次鮑威爾用了雙倍的時間來提醒市場美聯儲要將抗通脹進行到底。因此,不少市場人士認為鮑威爾的本次演講偏鷹派(包括摩根大通的語言模型在內)。鮑威爾提到儘管通脹目前仍在下行趨勢,但是經濟增長仍然沒能按照預期放緩,而勞動力市場強勁程度依然與2%的通脹目標不匹配,因此,通脹目前下行趨勢有可能隨時被上述因素的超預期增強所打破。聽到這裡,臺下人們覺得似乎9月就要加息了?!
其實不然,與2023年鮑威爾的所有演講相比,這篇演講的鷹派程度最低的。筆者認為,這篇演講為短期內鷹派,兩年期收益率上升,11月加息的機率上升了8%,達到42%。正如筆者在上週的文章中認為得那樣,短期內的鷹派很可能是鮑威爾的一種輿論策略,為美聯儲預留了政策靈活性的空間。但是從這次他對鷹派立場的重申來看,與2022年相比,鮑威爾的演講其實更加平衡。
有個小細節讀者可能不知道:演講的文字直到現場講話結束後才對外公開,因此當鮑威爾在演講中說到“核心個人消費支出通脹率(core PCE)在2022年2月達到5.4,逐漸下降至7月的4.3”時,引起了一些聽眾的不解。摩根大通的大衛·凱利(David Kelly)在鮑威爾演講後立即指出,7月core PCE要到8月31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8:30才能公佈,上一次的官方資料(6月份)為4.1%。而演講的文字明確表明,4.3%是美聯儲對7月核心PCE的估計。鮑威爾已經提前對這個預期資料給出了滿意的評分,這也符合筆者一直的觀點: 下一個PCE月增長仍保持在0.2%以內,美聯儲的加息週期應該就算暫告一段落了。
鮑威爾強調:“我們認為當前的政策立場具有緊縮性,對經濟活動、就業和通脹產生下行壓力。” 誠然,美聯儲很難從現實經濟資料上爭辯說政策是明顯緊縮的,特別是當下美國經濟和勞動市場的抗壓能力,甚至包括最敏感於利率的經濟領域,如房地產見底回升的趨勢(甚至一些曾經被認為要爆雷的商業辦公地產股票自5月以來也有所回暖)。於是,鮑威爾以實際利率,即名義利率高於通脹的部分,作為政策緊縮性的證據,來暗示市場,“其實,我倒希望我能變鴿。。。”
的確,在過去一年中,實際利率已經大幅上升,現在已經是正值。而近來美聯儲關於“被動緊縮”的討論,以及鮑威爾演講中提到實際利率正值的細節,使筆者感到鮑威爾客串鷹派角色將盡。
鮑威爾和美聯儲的其他官員目前預測2024年將削減大約100個基點的利率,而債券市場也在定價明年削減約100個基點的利率。當7月會議被問及這一預測時,鮑威爾提出“被動緊縮”的說法,即隨著通脹下降,如果名義利率不變,則實際利率上升。在美聯儲提出的更高、更持久的利率政策背景下,2024年削減利率的預測就顯得鴿派了。也就是說,即使通脹超過2%的目標,由於“被動緊縮”,也可能促使美聯儲在2024年削減利率。
另外,更高、更持久的利率政策的合理性是需要其各個部分統一的,比如,通脹結構性上升(通脹目標也隨之上升),同時配合更高的r*中性利率。其實市場期待美聯儲對這些方面進行相應調整。不過,鮑威爾的演講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滿足市場。2%的通脹目標不容置疑; 而“在多雲的天空下,靠星星導航。。。”的美聯儲,即使經歷了一年的困惑,也沒敢把r*的預測提高,難道他們內心深處仍然堅信通脹是過渡性的?
眾所周知,新冠疫情後出現了大規模的財政和政治變化,美聯儲對r*的估計卻仍然穩定在疫情前的水平。r*是否應該發生了變化?鮑威爾在2018年6月的一篇講話中明確表示財政赤字應該將r*中性利率推高。當時,美國的赤字佔GDP的3.6%,美聯儲預測的r*為2.9%。如今,赤字佔GDP的比例已經達到了8.5%,而r*仍然停滯在2.5%。在這些年裡,美國國債總額增加了50%,赤字也擴大了。承認結構性變化只是口頭上再次表達了市場已經知曉的事實:世界已經改變了。因此,在美聯儲的政策框架裡,中性利率居然完全沒有變化,令人難以置信,與“更長更高”的政策不合拍,令筆者認為美聯儲中期迴歸鴿派。
鮑威爾說:“我們在多雲的天空下,靠星星導航。。。” — 美聯儲的困惑繼續。在美聯儲充滿困惑的政策框架下,宏觀資料的矛盾百出。現在美聯儲的中長期鴿派傾向的遠水,也解不了風險市場的近渴。
更多筆者原創,請點選 http://esthery.substack.com/

宣告:本公眾號竭力確保所提供的資訊準確無誤,但不保證此類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和時效性。本公眾號所提供的所有資訊和相關產品,不論是何種性質,都不應視為在建議、誘導或鼓勵公眾買賣任何股份、股票期權、相似金融產品或其他任何金融工具。不論使用者如何使用本公眾號提供的資訊和相關產品,或是根據這些資訊做出了有關買賣股份、股票期權和其他相似金融產品的何種決定,使用者必須獨自承擔責任。本公眾號提供的任何資訊均不構成針對個人的投資建議,也不構成任何法律、會計、稅務或其他專業建議。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文字版權屬於作者,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