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個月亮走向另一個月亮 | 第4378期



大暑是夏天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使人有一種迫切逃離這個節氣的強烈衝動。比如宋人黃庭堅,就在大暑日寫下詩句:
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在月明中。
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烈日當空的酷暑之中,聽到水底龍吟般的笛聲,誰能不懷想清輝遍灑、涼爽宜人的深秋月夜?李可染曾評價明代畫家董其昌的畫:“一點渣滓都沒有,畫得像月亮地,極清。”因此,今日與大家分享明代畫家董其昌的《山水冊》(其一),在他的畫中感受“清光奕然有仙氣”的清涼之境。

紙本設色,26.4×16cm
故宮博物院藏

畫家韋羲注意到,明代紙本小清綠,其實已發展成了冷色調的山水畫。於是,你看董其昌的這幅畫,冷色佔據了畫面的大部分空間,尤其是圍繞房屋的那一片地面,平敷一層淡淡的藍色,多像月光照耀的大地。
畫上題款元代畫家倪瓚之詩:“性癖居幽每起遲,一來溪口意悽迷,林亭秋色蒼茫裡,日(目)送風帆過水西。”
其中“秋色”,在倪瓚的原詩中是“曉色”,即黎明之際,如此似乎也很契合這幅畫的意境:天剛破曉,太陽未起,因此樹叢、大地還是一片微藍與寂靜。茅屋裡的主人躬坐於窗前,微微仰頭,彷彿正在聆聽黎明之中第一聲鳥鳴從樹葉的縫隙中漏下來,像晨露般輕盈地落入耳中。
今日大暑。“白日漸短,每個樹林、每片葉子都帶著惆悵,輕嘆著美景易逝。晚風徐徐,拂過窗前樹梢,月光灑落在屋內的紅色石板上。故鄉友人別來無恙?”(黑塞《提挈諾之歌》)

玉人應在月明中 →
收藏夏日裡的清涼


大暑·節氣嘉賓

衛東,「為你讀詩」語言藝術指導,金話筒主持人。

程從禮,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篆刻家。
大暑·影片號
明日預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