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難當頭!首相石破茂或被逼宮下臺!小泉進次郎、高市早苗有望上位?

721號,日本第27屆參議院選舉計票結果出爐。由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痛失參議院過半數議席,再度陷入“朝小野大、少數執政”困局。
日本國會參議院共設248個議席,任期為6年。當中124個議席每3年進行改選。本次選舉共設125個議席,包括到期改選的124個議席以及1個補選議席。
在選舉之前,自公執政聯盟在參議院擁有141個議席,其中包括75個非改選議席以及66個改選議席。
石破茂希望力保參議院過半議席(125席)的優勢,這表示執政聯盟必須在本次選舉中拿下至少50個改選席位。
然而現實給予石破茂沉重一擊,執政聯盟最終僅獲47席位,加上在非改選中的75席,在參議院僅獲得122席。

這是繼去年10月執政聯盟在眾議院選舉大敗後、再一次大慘敗。
執政聯盟在參眾兩院失去多數議席,這意味著日本政府日後向國會提交的每項預算與法案都要被迫向在野黨讓步,失去執政優勢。
日媒紛紛哀嚎“國難當頭”。因為這是1955年自民黨成立以來,首次在國會參眾兩院均失去過半數席位。
歐美媒體集體唱衰“日本開啟政壇大混鬥時期”。他們認為,因自民黨陷入毀滅性大慘敗,其政權基礎被削弱,加深日本政治不穩定因素,從而對毫無進展的日美關稅談判造成不良影響。
歐美媒體推測,日本完全沒有魄力能招架美國。為規避特朗普懲罰性高關稅率,日本很有可能會像越南、印尼那樣,向美國低頭臣服,接受一定程度的上調關稅。然而就算最終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也很難獲得日本國會批准。
選舉大慘敗、黨內頻逼宮、黨外大混鬥、民眾不信任,這就是石破茂現階段面臨的絕境——孤立無援、四面楚歌。
自民黨內,作為黨派最高顧問的麻生太郎在昨晚連夜召集“麻生派”議員召開緊急會議,商討逼宮事宜,施壓不允許石破茂繼續執政。
當年的迴旋鏢,這回打到石破茂身上。2009年麻生太郎擔任首相時,石破茂就曾逼宮麻生太郎下臺,從此麻生太郎心存怨恨。
麻生太郎隨後五次阻止石破茂登上總裁之位,然而最終不敵“陰險增稅眼鏡”岸田文雄的造王力量。石破茂上位後就有意打壓麻生太郎及其黨羽,讓麻生太郎擔任“最高顧問”閒職,有意架空他。
此次參議院大慘敗,對於麻生太郎而言,自然是拉石破茂下臺的絕佳時機。
由於石破茂向來是自民黨的“異類反對派”,他在黨內的人緣不佳,上臺以來又遭到國政選舉的兩連敗,因此自民黨內部發起“破石”行動,要求石破茂引咎辭職的呼聲甚高,中堅派議員希望能夠選出新總裁、帶領自民黨重新出發。
如果石破茂下臺,誰有可能上位?
BBC分析指出,繼任者很有可能是小泉進次郎、高市早苗等人。
“老熟人” 小泉進次郎,現任農林水產大臣。
即便自民黨大慘敗,但他仍積極樂觀:“自民黨是最好噠!”
他表示,放眼如今日本,除了自民黨,還有誰能牢牢掌管日本?在這次選舉中,自民黨已獲得最好的表現!
去年10月輸給了石破茂,距離首相之位只一步之遙的高市早苗,如今充滿幹勁。
718日的採訪中,高市早苗直言已韜光養晦,將以“成為自民黨的主心骨”為目標,併為此奮鬥。
自民黨外,在野黨虎視眈眈。立憲民主黨黨首野田佳彥公開發聲,各大在野黨很有可能會聯合起來,向石破茂內閣提出不信任案,要求其下臺。
在自民黨執政歷史上,因選舉慘敗而引咎辭職的首相併不是沒有,其中包括1989年宇野宗助、1998年橋本龍太郎。 
作為執政黨,無法在國會有力壓制在野黨,註定政權動盪。面對“內憂外患”的困境,石破茂堅定“続投”(繼續連任執政)立場,公開宣佈將繼續擔任首相。
“我不會選擇下臺這條輕鬆的道路。如今我們會認真謙虛接受選舉結果,必須清醒認識對國家肩負的責任,自民黨仍是國會第一大黨,我們會認真履行職責。”
然而在參眾兩院陷入“朝小野大”的困境,僅靠現有的執政聯盟是無法維持政權的。
為保持在參議院的多數優勢,石破茂很有可能會吸納一個在野黨加入執政聯盟,形成“三黨執政”的局面。
但如今各大在野黨並沒有展示“被招安”的意願。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維新會均十動然拒:“謝邀,並沒有加入的想法。”
那麼,自民黨這次為什麼會輸得這麼慘?可以概括為:高物價、日美同盟、輿論戰、民心。
上次眾議院慘敗,尚且可以甩鍋給前任岸田文雄和“黑金醜聞”,那麼這次參議院再度敗北,石破茂屬實難辭其咎。
當被記者追問慘敗原因,石破茂交叉雙臂,垂頭喪氣:“這是因為應對高物價的對策並沒有完全實行到位。”
事實的確如此,自去年10月正式上任以來,石破茂表現平平無奇,並沒有推出具有實效的經濟政策。即便他以改善民生為施政重點,卻在高物價上無能為力。
在本次選舉期間,自民黨屢次強調“日本2024年名義GDP史上首次超過600萬億日元”、“今年春季勞資談判中加薪率創歷史最高水平的5%”,打出亮眼的數字,希望能吸納更多選票。
他們給每個國民發2萬日元補助金,然而根本就沒有解決民眾的燃眉之急,大家都不夠錢用。在物價瘋漲、生活成本上升的情況下,2萬日元不痛不癢、杯水車薪。
根據總務省公佈的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資料顯示,除生鮮食品之外,物價指數均比去年同月上漲3.7%,連續6個月上漲3%。特別是大米的漲幅創下歷史新高,為去年同期的2倍以上。
根據帝國資料庫,20257月食品飲料漲價達到2105種,比去年同月增加403.6%
厚生省本月7號釋出最新資料,日本5月份實際工資連續第五個月減少,並創下近兩年來的最大跌幅。
當在野黨提出“減稅”的路線,包括消費稅減稅等措施,自民黨始終逃避減稅,認為減稅會損害社會保障以及地方財源。
日媒指出,日本從泡沫經濟崩盤開始,持續通貨緊縮,其中大部分責任都在於自民黨的無能。
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國“關稅帝君”25%關稅又給日本經濟蒙上烏雲。
特朗普親自寫信通知石破茂,將從81日正式對日本啟動25%關稅。
石破茂展示了堅定立場:“日本絕對不能被美國輕視!這是一場關乎國家利益的戰鬥!”
即便這是石破茂在參議院選舉期間,特意說給選民聽,日本專家認為他想要以強硬的政治手段博得選民的認同,不過也有選民擔心,這是石破茂無法招架特朗普的無奈之舉。
在日美關稅談判期間,日本核心產業汽車產業遭到重創,上個月落得17071億日元的赤字,這再次突顯石破茂內閣的無能。
搞好日美同盟關係,素來是衡量一位日本首相是否稱職的重要標準。與此同時,日本人普遍對石破茂在國際事務上的外交表現感到失望。
石破茂的表現,既無法讓民眾產生自豪感,更加無法讓民眾給予信任感,自然會流失選票。
就拿本次選舉來看,自民黨輸人又輸陣,早就在輿論戰中慘敗過一次。
像這種“民主選舉”,輿論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所謂先聲奪人,誰搶佔了話語權的高地,誰就越有可能笑到最後,成為贏家。
然而在這次選舉期間,“執政聯盟慘敗”的輿論不絕於耳,自民黨無暇顧及輿論戰,最終迎來可想而知的苦果。
根據日本時事通訊社720日的出口調查顯示,有47%的選民是透過社交媒體作為投票參考。
國民民主黨、參政黨、令和新選組,3個新興政黨善用社交媒體為自身造勢,在本次輿論戰獲得了十足關注度。
自民黨輸掉輿論戰,也失去了民心,民意支援率節節滑落。
根據時事通訊社民意調查顯示(711-14日),自民黨支援率下降到16.4%(比上月下降2.5個百分點)。
石破茂內閣支援率降至20.8%,較上個月下跌6.2個百分點,是上臺以來的最低值。不支援率上升至55%
根據時事通訊社的出口調查顯示,有24.3%的選民希望自民黨下臺、在野黨上位,實現政權更迭。僅有18.4%選民繼續支援自公執政聯盟。
日本民眾對自民黨的現狀越來越不滿,特別是對石破內閣的批評。他們希望自民黨能夠原地解散,老一輩的政客下臺,新一代政客上位。
據日經新聞(713-15日)民意調查顯示,50歲以下的日本人,有80%的人表示願意投票給在野黨,其中年輕一代傾向於國民民主黨,壯年階層傾向於極右派參政黨。
然而在野黨“聯合組閣”、取代執政聯盟上臺,增額可能性較低,因為各大在野黨之間原本存在明顯的分歧,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
如今,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再加上政局混亂,民粹主義與保守主義抬頭,排外色彩強烈,這一切都不利於社會發展,因此日媒才會哀嚎,國難當頭。
石破茂或許不會被逼宮下臺,因為目前日美關稅談判正進入“最後期限”,稍微老道點的政客,都不希望在這個節骨眼上造成“政權空白”。
有日本網友認為,石破茂就是自民黨的終結者,不僅在現實中被保守派拋棄,在黨內也是獨行者,支援不足。如果他有認真應對高物價以及展示優秀的外交手腕的話,那麼或許會挽回支援率。
這位網友建議石破茂先努力恢復黨內的信任,在沒有政績的情況下坐立不安、瘋狂找補,只會讓自民黨進一步失去民眾的信任。
日媒表示,不是因為石破茂,自民黨才會輸。而是日本人已厭倦自民黨。自民黨命數已定。無論換誰上臺,今後只會繼續輸下去。

熱門文章

► 7月21日匯率:0.04840278

點選“閱讀原文”,瞭解詳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