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政策丨最高1000萬元專案支援——江蘇等地釋出人才新政

北京
海淀推出十條措施為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撐腰”
日前舉行的“青春向海·積澱未來”Hidea海淀五四青年人才創新大會上,海淀區試點建設北京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生態示範區十條措施釋出,為青年送上“人才大禮包”。安居方面,海淀區將面向人工智慧領域重點企業的應屆畢業生提供最長6年的青年公寓租金梯度優惠,第1至2年享受6折優惠,第3至4年享受7折優惠,第5至6年享受8折優惠。沒有享受青年公寓且符合條件的,可申領連續12個月、每月1000元的租房補貼。持創業方面,海淀區聚焦青年人才事業發展,提供創業管家、資金支援、空間保障、成果轉化等服務。同時,還將透過揭榜掛帥提供專案資金支援,透過科技人才貸等提供最高5000萬元信貸支援,將佈局百億元的科技成長基金。在空間支援方面,將在中關村翠湖科技園、中關村創客小鎮等重點園區為青年科技創業人才配置10萬平方米的免費產業空間。此外,海淀區還將聚焦文化休閒,重點推進暖心服務與創新交流,讓人才“生活有便利、交往有活力”。針對人工智慧等領域重點企業的應屆畢業生,將發放“Hidea”人才卡,享受出行禮遇、休閒娛樂等福利。
江蘇
無錫釋出支援人工智慧人才集聚發展若干措施
近日,無錫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無錫市工業和資訊化局聯合印發《無錫市支援人工智慧人才集聚發展若干措施(2025—2027年)》,從平臺建設、人才引進、培養激勵、金融支援、生態最佳化等方面推出創新舉措,吸引集聚產業發展急需緊缺的各類人才。《措施》聚焦“全鏈條”支援,覆蓋人才引進、培養、評價、激勵全週期。《措施》自2025年5月23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措施》提出對頂尖人才“頂格支援”,給予最高1億元專案資助及500萬元購房補貼,在“太湖人才計劃”中設立人工智慧專項通道,放寬推薦名額、人才學歷、註冊資本等限制性門檻,經評審給予創業類最高1000萬元、創新類最高500萬元專案支援。《措施》明確為青年人才“全程護航”,將人工智慧產業相關專業納入《重點產業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對人工智慧創業專案,經評審給予最高30萬元無償資助。《措施》要求將產教融合“深度繫結”,支援校企共建“入學即入職”培養模式,聯合實訓給予每人2000元補貼。推廣“技術入股+績效分紅”模式,支援與高校、企業共建一批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經評審給予最高300萬元跟獎跟補。《措施》規定要引導設立人工智慧產業專項基金,試點最高額度1000萬元人才貸款,配套算力券、成果轉化跟投等支援,構建“耐心資本+風險保障”體系。
甘肅
金昌推出4大類18項市企融合人才新政
近日,甘肅金昌市出臺《關於深化市企融合聚力打造新時代人才發展共同體的若干措施》,以破解市域內人才工作條塊分割、市企人才政策優勢互補不夠、人才流動渠道不暢等難題為突破口,推出4大類18項創新舉措,構建“政策共通、資源共享、平臺共建、培養共促、活力共激”的市企融合人才生態,加快建設市域內人才集聚高地。金昌市打造覆蓋全市的“政策共享圈”將市級人才政策“擴容升級”,明確市域內所有用人主體均可享受同等政策待遇——企業全職引進的博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創新團隊),可直接享受《金昌市人才發展“授權鬆綁”政策清單》規定的購房補貼;對解決“卡脖子”難題的“急需緊缺人才(團隊)”,“一事一議”定製化支援,最高可獲200萬元專案補助。為解除人才後顧之憂,金昌市推出“鎳都人才貸”金融產品,為高層次人才提供最高400萬元、3年期低息貸款,財政貼息50%,重點支援初創企業孵化和成果轉化。同時,建設“青年人才驛站”,為來金求職的廣大人才提供便捷優惠的住宿服務,對成功簽約的博士、“雙一流”碩士及“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本科畢業生報銷考試期間全部住宿費用。在激勵機制上,設立“高層次人才經濟貢獻獎”,對帶專案落地的人才(團隊),按固定資產投資額的3‰至5‰給予補助,最高200萬元;獲國家級科技獎的團隊,可再享市級配套獎勵。
遼寧
瀋陽高新區建立精準有效的人才政策體系
在瀋陽市渾南區(瀋陽高新區)日前召開的渾南區科技創新大會上,《瀋陽渾南菁英人才發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年版)》釋出。該檔案聚焦主導產業和關鍵領域人才需求,建立精準有效的人才政策體系,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措施》對於新引進的國內外頂尖人才、傑出人才及團隊,在實驗裝置場地、研發服務供給、團隊配置最佳化等方面給予定製化支援。對於人工智慧領域新引進的高階人才、企業高管和核心技術骨幹,給予人才科研經費和首套購房補貼。為支援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瀋陽高新區推出“零租金”孵化器,根據初創科技企業績效考核情況,給予租金補貼。對在校或畢業5年內,在渾南區創辦科技型企業滿3年的青年人才,給予5萬元一次性創業補貼。為支援新就業形態領域人才,措施首次將自媒體博主、快遞員等納入人才獎勵範圍,對於優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給予1萬—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措施》還首次設立科技成果產業化賦能官專項獎和協同企業引才育才專項獎。科技成果產業化賦能官將面向科技服務機構、產業園區、金融機構、主導產業龍頭企業選聘,為區內科技成果轉化專案產業化、市場化賦能。
來源 :《留學生》雜誌綜合北京日報、科技日報、無錫市政府辦公室等
今日文章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