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行動》,我看了三遍

請聽音訊:

《蛟龍行動》這部電影我看了三遍。
第1遍,就是正常的看,這沒啥可說的。
第2遍,是因為我看到很多人對這部電影不感冒,我感到很費解,我又去看了一遍,看看到底是我錯了還是誰錯了。看完之後竟然對這部電影的好感度加深了。
第3遍,是因為我想寫一篇小作文,有些細節需要核對和確認。
應該說,第2遍和第3遍都是帶有一定的任務去看的,但有一個細節我必須分享,我在看第2遍和第3遍的時候都是認真的從頭看到尾的,觀看過程中思想沒有走神。
這說明,雖然第2遍第3遍的起意是要完成任務,然而觀看的過程卻是全部的投入。
這再一次說明了,這部電影對我很有吸引力。
看了三遍,我應該有發言權了,我確定我跟很多人對這個電影的看法是不一樣的。正所謂汝之砒霜,我之蜜糖。
當然我也跟很多人的看法一樣,因為有很多很多人跟我一樣很喜歡這部電影。
比如網上議論比較多的吹口琴那一段。
故事的背景是潛艇在激戰中意外撞山,損毀嚴重,爆炸聲和各種顛簸不時傳到指揮室,核反應堆的溫度也飆升,核潛艇有徹底損毀的可能,全艇官兵有全軍覆沒的可能。這個時候大家非常焦慮,甚至說有恐懼。在這種情況下,張涵予飾演的艇長的動作出人意料,因為他開始吹口琴。
我認為這是全劇當中非常精妙的一種設計,因為在那種情況下需要穩定情緒。怎麼穩定情緒?過去影片的設計往往是指揮員大喝一聲,要求大家鎮定。蛟龍行動的設計是用一段口琴聲讓人恢復平靜,在平靜中建立信心和冷靜。
在我看來,這是一種高超而又靈活的指揮藝術,而且很有新意。
這不正是我們的電影需要的嗎?

在終南劍客老師邀請王強老師、張涵予老師、杜江老師,以及蛟龍行動核潛艇原型艇艇長楊艇長參加的直播中,我就這一件事情留言了大約四五次,反覆強調這是全劇中設計最精妙的一個環節。
這是真心話,如果不是真心話,我沒必要留言四五次。而且我的總留言次數並不多,我主要是就這件事情進行了多次留言。

我們再說議論比較多的佟莉犧牲的那個瞬間。有人不滿意故事沒有在她犧牲之前認真交代她是個女戰士,讓人覺得有點亂。
一般來說,拍這樣的電影,由於大家都穿著同樣的服裝,不好識別人物,通常就要用一些刻意的手法,對不同的人物進行刻意的交代。
然而,蛟龍行動確實沒有這樣做。我在看第1遍的時候也沒有很好的注意佟莉是一名女戰士。我記得,起初就是有點納悶,怎麼一戰士取了一個像女人一樣的名字。
在佟莉深陷絕境很可能犧牲的那一瞬間,鏡頭給了一個小特寫,我大吃一驚,原來是個女戰士。
那一瞬間,我立刻眼眶就溼潤了。因為,通常,戰爭應該是男人的事。
那一刻,難道不是佟莉這個女戰士形象迅速昇華的瞬間嗎?

我們的海軍女戰士就是這樣,在水下幾百米的地方,跟男戰士一樣,生活、戰鬥、犧牲,這難道不讓人動情嗎?
巾幗不讓鬚眉的故事不在於事先反覆強調她是個女的,而在於一開始就把她當成男人。這不是沒有人性,而是當代中國女軍人的真實處境。因為子彈和敵人是不區分男女的。——這是沒辦法的事。
還有什麼手法能夠比這更真實,更能表現女戰士的偉大和戰爭的殘酷?
當我看第2遍和第3遍的時候,我關注了有些細節,其實影片是做了很多一閃而過的交代的。
我相信這是一種刻意的安排。這種手法不落俗套,在最後一刻直接撞擊人的心靈,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震撼。
影片中還有一個讓我動情的細節:當進水口因為撞山被石頭堵塞,需要爆破,而當時潛艇深度極深,需要兩人作業,全艇上下幾乎找不到第二個有深水作業經驗的人。
這時候,有一個人平靜地說“我上。”他是誰?他是副艇長周培林。

那一刻我淚目了。
我承認,我淚目的原因之一是,這個人是全艇排名第二的指揮員。
我想起了我軍的一個傳統:身先士卒。
記得在很多關於革命傳統題材的戰爭片中,經常出現這樣一個橋段,上級指揮員用嚴厲的口氣命令下級指揮員:堅守在指揮崗位,不準衝到前線。
因為我軍的傳統是指揮員先上,戰士跟上。我軍指揮員的口頭禪是“跟我上”,而敵軍的的口頭禪是“給我上”。一“跟”一“給”,天壤之別。
蛟龍行動中,我又看到了我軍的這個光榮傳統。危難時刻,副艇長主動請纓。
他提出這個要求的同時,把掛在脖子上的一個小物件取下來交給艇長趙啟航。那是啟動核動力的鑰匙,兩把鑰匙同時啟用才有用。交出這把鑰匙,是沒打算回來再擁有它的。
那把鑰匙是什麼?是權力。
那一瞬間,副艇長周培林的動作有三個含義:交權,捨命,上前線。
這是我軍指揮員的本色。
有這樣的指揮員,自然會帶出不怕死、不惜死的兵。有這樣的指揮員和戰鬥員,我軍才能無往而不勝。
在影片中,也正是因為周副艇長的這個選擇,才消除了潛艇面臨的一個巨大威脅——炸開堵塞進水口的巨石。
當然損失也是巨大的,因為和副艇長一起完成這個任務的老丁犧牲了,周副艇長受傷。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展示了這個任務的艱鉅和危險。
在影片中,像這樣值得品味而動情的細節很多。

我承認,我的感覺確實和很多不贊成《蛟龍行動》的人不一樣。
當然,我的感覺也和很多人一樣。因為我之所以寫這篇小作文,是有很多朋友的敦促。
有一個朋友這樣給我留言,極其具有代表性。
他說:老師,我好著急呀,我不贊成那些反對《蛟龍行動》的言論,可是我不會寫作文,我也不會說,我有話說不出啊!你能不能百忙之中寫一篇文章,把我們心中所想說出來?
我看了這個留言,毫不猶豫地給他回覆:行,您的這個秘書我當定了。
於是,我在出差的旅途中,再一次尋找旅館周圍的電影院,又看了一遍影片,又全程圍觀了終南劍客老師的直播,聽了蛟龍行動原型人物——中國戰略核潛艇艇長楊艇長,以及王強老師、張涵予老師、杜江老師在終南劍客老師的直播中的講解,於昨晚做了些許的整理,於今天早上8點開始寫這段文字。
這篇小作文的草稿寫到這裡,手機上顯示的時間是8:57,按照行程計劃,我最多還有三分鐘的時間就必須要出發,去趕10:09的火車。
我給助理說:改簽車票吧,我這篇作文要緊。助理說:終點那邊的朋友都還等著在。他們下午到車站接您,晚上還要一起吃飯。
我說:辛苦你一一打電話,一一道歉,我這邊確實有要緊的事走不開。
接下來,我要修改文稿,然後朗讀文稿,然後剪輯音訊,然後交給做影片的小夥伴製作影片,然後我稽核影片,然後再請釋出的老師在各平臺釋出。
這樣一趟下來,我肯定要取消原定的今天所有安排。
但我覺得值。
我覺得遺憾的是,我這篇作文寫晚了。那麼就讓我這樣彌補一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