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見證歷史!4月19日美國750餘城同步爆發反川普浪潮
點選下方公眾號
檢視更多本地新聞

(新聞報道截圖)
4月19日,一場被命名為“50501運動”的草根風暴席捲美國,從白宮前的怒吼到舊金山海灘的彈劾拼圖,從紐約圖書館的粉筆宣言到康科德獨立戰爭原點的反法西斯標語,全美50州逾750座城市同時燃起抗議之火。

這場由社交網路迷因催生的“全國社群行動日”,以“非暴力、親民主、反行政越權”為旗號,吸引全球約500萬人走上街頭,直指川普政府“第二任期”的權力濫用危機。

“50501”——這個看似簡單的數字組合,實為一場自下而上的民主覺醒,其含義為50個州,50場抗議,1天完成。但含義歸含義,它誕生於Reddit論壇的一則迷因,最終也演變為橫跨全美的700餘場抗議活動。組織者亨特·鄧恩(Hunter Dunn)在宣告中強調:
“我們不是被金錢驅使的傀儡,而是以良知為盾的公民。我們的目標是終結行政權力的失控,而非推翻政府。”

抗議者手中的標語牌上,寫滿了對民主自由的渴望:“現在輪到我們來反抗”“拒絕法西斯主義”“我們不是獨裁者的子民”。

在華盛頓海軍天文臺前,另一場由“不可分割組織”發起的遊行同步進行,參與者高呼“恢復民主機制”,目標動員1100萬人——這一數字相當於美國總人口的3.5%,遠超4月5日全球“別動我們的手”抗議規模。

抗議並非千篇一律的吶喊,而是紮根於社群的多元實踐。
在南加州,志願者為野火倖存者搭建互助網路;
在舊金山海灘,人群圍成“彈劾與罷免”的巨型圖案,用行為藝術表達對權力濫用的憤怒;
在紐約,移民權益團體發起“拒絕強制遣返”遊行;
在密歇根,環保主義者用垃圾袋和手套踐行“為大自然而行”的承諾……

其中,佛州坦帕的抗議者尤為憤怒。兩名委內瑞拉移民被非法遣送至薩爾瓦多“超級監獄”的醜聞,成為點燃怒火的導火索。人群中,有人高舉“我們都是阿布雷戈·加西亞”的標語,聲援被非法遣返的馬里蘭州居民基爾馬爾·阿布雷戈·加西亞(Kilmar Abrego Garcia)。儘管最高法院已下令其回國,但薩爾瓦多當局至今拒絕放人。

在麻省康科德,這個250年前美國獨立戰爭打響的地方,今日再次成為民主的戰場。抗議者高舉“立刻終結法西斯”的標語,將歷史與現實交織成一幅諷刺的畫卷。一位80歲的退休泥水匠在集會上嘶吼:
“這是自由危在旦夕的時刻,我們必須站出來!”
而在紐約公共圖書館前,人群用粉筆在街道上寫下“We the People”(我們人民),這一簡單的宣言,恰似對川普政府“美國優先”政策的辛辣回應。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次抗議運動的漣漪早已越過國界。在愛爾蘭都柏林,數百人手持美國國旗,聲援大洋彼岸的民主訴求。

哈佛大學政治學家斯蒂文·萊維茨基(Steven Levitsky)指出,這場抗議的真正價值不在於人數,而在於其引發的“敘事革命”。
“當500萬人走上街頭,他們不僅在反對政策,更在重塑公眾對民主的認知。街頭行動是民主制度的疫苗,它能激發公民意識,防止制度僵化。”

儘管抗議者政見各異,但他們的目標高度一致:保護民主,阻止威權。50501運動發言人強調,這是一場持久戰,其終極目標是透過選票變革,終結權力濫用。兒一位佛州示威者的話,更是道出了無數參與者的心聲:
“我擔心我的孫輩,我是為了他們而站出來。”
4月19日,註定成為美國民主史上的一個座標。這場由網路迷因點燃的抗議風暴,不僅是對川普政府的當頭棒喝,更是對民主制度的一次全民體檢。

當500萬雙手高舉標語牌時,他們不僅在吶喊,更在書寫:民主,從來不是權力的恩賜,而是人民的權利。
02
美新規:非公民必須隨身攜帶身份證明,違者罰款拘留!

(新聞報道截圖)
4月11日清晨,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一名來自印度的H-1B簽證持有者因護照簽證頁過期,被ICE(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官員攔下。他顫抖著解釋:“我昨天剛提交了延期申請,只是還沒拿到新護照……”回應他的,卻只是一副冰冷的手銬……

這並非孤例。同一天,全美超過1000萬非美國公民收到同一份“生存指南”:隨身攜帶身份證明檔案,否則可能面臨最高6個月監禁及25萬美元罰款。這項名為《保護美國人民免受入侵》的行政命令,將川普政府的移民政策推向了“24小時監控”的新階段。

此舉新規是川普自創還是早就有記錄在案呢?據瞭解,該新規的法律依據,竟是1940年透過但長期未被執行的《外國人登記法》……
這部誕生於二戰時期的法律,要求所有非公民“登記身份並隨時接受檢查”。然而,自1952年《移民與國籍法》修訂後,該法逐漸被邊緣化,成為歷史檔案中的“殭屍條款”。

直到川普政府祭出“行政命令”這一殺手鐧。國土安全部(DHS)以“打擊非法移民”為由,透過新增的“外國人登記要求”(ARR)條款,重啟了這部塵封80年的法律。更令人震驚的是,DHS還為ARR設定了“即時生效、全國覆蓋”的強制條款,繞過了國會立法程式。
根據新規,所有年滿14歲、在美停留超30天的非公民,必須:
填寫G-325R登記表(14歲以下兒童由父母代填);
隨身攜帶I-797批准函、I-20、簽證頁、護照等檔案;
搬家後10天內更新地址,兒童滿14歲後30天內重新登記並提交指紋。
這意味著,無論是矽谷的程式設計師、哈佛的留學生,還是曼哈頓的廚師,都必須將身份檔案視為“第二生命”。有移民律師調侃:
“現在全美最火的時尚單品,不是LV包,而是護照保護套。”
該新規生效後,更多社會人士都處於惶恐之中,情況也是百態不一……

在波士頓大學,一名F-1簽證持有者因忘記攜帶I-20影印件,被校警攔下。儘管他出示了電子版檔案,但仍被警告:“下次再犯,直接驅逐出境。”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抗議現場,留學生高舉標語:“我們不是罪犯,只是學生!”然而,校方卻釋出通知:“所有國際生必須將護照和I-20影印件放在書包顯眼位置,以備ICE抽查。”
矽谷的科技公司陷入恐慌。谷歌、亞馬遜等巨頭緊急組織“證件管理培訓”,要求員工:“午休時不得離開辦公室,如需外出,必須提前向HR報備。”
一名Meta工程師在匿名論壇吐槽:“我現在上廁所都要把護照帶在身上,生怕被ICE當成‘非法滯留者’。”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為了讓大家第一時間看到優質的海外內容
千萬!千萬!千萬!
記得【星標】或【置頂】洛杉磯華人事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