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別人抄襲的網易,自己卻在偷偷剽竊…


這是“頑石”的第 559 篇文章
年輕人開始拋棄網易雲了?
似乎每到年末,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這倆音樂巨頭都得“吵上一架”。
這不,上週網易雲音樂率先開炮,髮長文指責QQ音樂:
少一點跟隨式“更新”,多一點真正的創新。
說人話就是:別再抄襲我的創意啦,自己整點花活吧。
網易雲這波準備搞個大的,不僅點名道姓@Q音,更是全平臺發文聲討了。
沒想到Q音這邊壓根不接招,只派出個“遠房小弟”酷狗音樂出來回應:
並非網易雲音樂首創,酷狗音樂早前就已推出的功能。
說人話就是:這年頭誰抄誰還不一定呢!
之前兩家就鬧過官司,Q音為周杰倫的版權起訴網易雲;
網易雲反訴Q音不正當競爭,偷放無授權歌曲、冒名洗歌等;
這幾年版權之爭逐漸平息,又開始在運營、服務上掰手腕子了。
既然是豪門之間為了金錢利益而掐架,吃瓜群眾也沒有站隊的道理。
但網易雲這份檄文的評論區,似乎成了大型翻車現場。
“紅蚊香你把版權搞搞好,我就幫你說話。”
“你們發現這個的原因,是因為你們的設計師也在用QQ音樂聽你們沒版權的歌嗎?”
把這事當笑話說,不是在鼓勵抄襲。
只是網易雲發的這封抄襲檄文,多少有點站不住腳了,因為網易雲你自己不就在爆改小紅書嗎?
咋回事呢?
歌友發現網易雲悄悄把原來的社群頁面,爆改成了小紅書種草介面。
這下誰還能分清我是在用網易雲聽小紅書~
有理由相信網易雲的抄襲借鑑舉動,只是一心想節省使用者時間。以前我們得同時開啟兩個app,既耽誤時間又佔用手機記憶體。
現在網易雲爆改小紅書啦,我們不僅能徜徉在音樂的海洋中,更能一刻不落的即時追劇、看梗圖、觀賞動漫姬、和採茶女一起品味茶道的美味。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在音樂app上賣貨、在賣貨app上追無腦短劇、在短影片網站上深夜emo來首小單曲、在所有平臺上借網貸。
這也挺好的,畢竟咱們得APP不一直致力於在手機裡塞下全宇宙嗎?
想賺錢不丟人,但網易雲這樣搞雙標就沒意思了。
小蜜蜂爆改小紅書
如果你以為只是網易雲音樂對小紅書的簡單模仿,那還是too young too simple了。
前幾天網易直接新推出了一個APP網易小蜜蜂。

官方給的定位是年輕人的分享和交流生活日常的內容社群。
但絕大多數人開啟軟體時的第一想法:這不就是小紅書嘛!

硬要說區別呢,也有。
小紅書是紅的、網易小蜜蜂是黃的,乾脆叫“小黃書”得了。
這幾年網際網路行業不好乾,小紅書可能是唯一一個逆勢上行的社交軟體,大家眼紅也正常。也不止網易一家,這幾年網際網路大廠幾乎都推出了類似產品。
比如微信的小綠書、抖音的可頌等;
單說“借鑑”這塊,網易的小黃書倒算沒趕上趟的。
既然已經輸在起跑線,那如何贏在終點線呢?
小黃書抓住了當下最敏感的社會議題:階級。
它的身份認證頁面下多了一行介紹:名校or名企。
於是你能看到985學生白天當男博、晚上當男模;名企員工揹著lv擠公交自嘲太虛榮;
唯一不搞階級敘事的,是咱AI生成的女菩薩,沙灘白裙性感內衣。
覺得有被緩解焦慮的,網易的小黃書還提供了“一鍵打賞”功能,打賞按1:10的匯率隨心隨性。
以前主播得扯著喉嚨大哥喊一晚上才能賺點賞錢,現在倒簡單了,直接美美一張自拍,銀子便白花花的來。
要說還得是網易網際網路玩得溜呢,直接抓住了當下最熱點:
不然走青雲之路,一路上岸走向名校、名企;
不然直接下海,衣服清涼涼、口袋裝滿滿。
能想到用如此簡單、粗暴的方式引流,網易小黃書我不得不說你他娘還真是個天才。
不emo的網易雲,丟了人味
再說回網易雲怒噴Q音的事兒。
網際網路老人都知道,這倆不是第一次掐架了。
2015年網易雲也曾寫了一封針對Q音“封殺”的檄文。
當年財大氣粗的Q音將YG娛樂、傑威爾、華誼、英皇、樂華、華研國際等諸多版權收入囊中,成為版權一霸、並且拒絕共享;甚至連帶微信也封殺了網易雲,版權之爭正式打響。
那是網易雲第一次以受氣小媳婦的語氣,寫了封“理解封殺”的長信。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誰叫人財大氣粗、拿捏七寸呢。
這封信讓網易雲爆火出圈、得到公眾力挺。
因為表面的版權之爭、背後是一方獨大。
當平臺失去競爭對手,便享有了絕對定價權,最後吃虧的還是聽歌人的錢包。
而選擇“硬剛”的網易雲,以某種孤膽英雄的形象火了。
支援網易雲,便是反對資本圈地式壟斷。
那幾年網易雲以深耕原創音樂人、共創音樂社群這種極富人文關懷的打法,還真在Q音的夾擊下闖出了一片天。甚至它深夜emo的評論區,都成為社會熱梗。
網易雲音樂最出圈的一個故事,應該是《城南花已開》。
說一個使用者叫“城南花已開”,當時已經骨癌晚期、只剩半年多生命,他希望能在死前聽到喜歡的音樂人為自己寫一首歌。
音樂人收到郵件後,很快就做出了這首歌,歌名就叫《城南花已開》。
這首歌剛上線後,最初評論都是“城南花已開”自己寫的,今天又做了化療、明天我要堅持下去。
他的評論最後留在了2017年。
但你現在再開啟這首歌,一共有100w+的點贊和80w+的評論。
它成了網際網路上一個著名的樹洞,你在這裡能見到生老病死、悲歡離合。
曾經,網易雲代表的是“人”的價值。
可7年過去,網易雲再怒斥Q音,大家的態度卻變了。
每個人都在玩梗:網易雲你記住,你的身後空無一人…
大家為何如此“翻臉不認人”?
因為網易雲自詡正義的討伐,激起了聽眾隱藏已久的不滿。
版權是沒有的、廣告是多多的;
一個聽歌軟體硬要搞交友、談戀愛,網際網路上最後一片淨土也汙染了…
這樣看,其實這次評論區大翻車對網易雲來說真是件好事。
因為嫌貨人才是買貨人。
什麼播放器樣式、活動圖片抄襲,這都是運營團隊的自嗨。
真正聽歌人關心的是:
我們不需要在聽歌軟體上逛淘寶、不需要在音樂軟體上找物件、不需要一個軟體佔有手機所有記憶體量。
大家不滿意,恰恰是存了期待。
網易雲如果真想把音樂做好,真該好好去看看這幾萬條評論,這才是真實的使用者反饋,比那些冷冰冰的資料辣雞強上上萬倍。
沒人能在功勞簿上躺一輩子,網易雲這次翻車早已埋下禍根;
emo玩了這麼多年,網易雲也該想想別的出路。
十首歌八首沒版權,就更別浪費時間探案了。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本文已完結
作者:滾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