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秒

真正的同齡人,也是51歲。
昨天聽到訊息的時候,我甚至用力回憶了中央實驗話劇院那條衚衕叫什麼名字,怎麼也想不起來。
那時候跟袁泉吃飯,她還是簽唱片公司的歌手,後海的餐廳裡常遇見孟京輝廖一梅夫婦,廖凡跟在郝蕾身邊像馬伕和女貴族,我們編輯部有位女記者有一次執意要寫一個演員叫李乃文,其他人都懷疑,這誰啊,能行嗎?
那時候朱媛媛和辛柏青的名字就總是一起出現,那時候所有人都知道,朱媛媛演技好,這是約定俗成的,都預設她一定會是大明星。
驚人的訊息,不僅在於英年早逝,更是夫婦二人對患病的情況保護得如此嚴密。有人打個噴嚏都能發通稿,有人五年抗癌,竟然還在拍戲,竟然同事們都沒發現她生病,竟然從事名利場的工作,卻喪事紀念也執意低調。
辛柏青發的文字,沒有什麼經紀公司的套路,真誠簡單。媛媛希望大家活好每一天,每一秒。
每一秒,看到這仨字,肅然起敬。
自己面對這麼大的事,生死之別,還在想著什麼是對別人有意義的,想到若能啟示他人,便生意義。
而這三個字的緊迫感,卻說出了對生命多麼不捨,珍惜,慶幸已經擁有的一切。
朱媛媛最後竟沒有爆紅,昨天問身邊30歲的年輕人,說不知道她。她演過的質樸的角色固然深入人心,遺憾是沒有見過她的各種其它表現。沒有時尚資源,沒有廣告代言,就那麼一位:演員。
我群友說,在鋼琴老師那兒見過朱媛媛帶孩子上課,也有人小几年前在順義的咖啡店露天位見過辛柏青青落寞地一個人坐了許久。他們倆就像是北京這個社群裡的熟人。
網上有人發去年底的影片,演出結束時有觀眾粉絲路上問辛柏青,媛媛老師最近出來的少,辛遲疑一秒,微笑說:拍戲,拍戲。
這種只彙報工作,不把自己當明星的範兒,看起來那麼老派。
她可不是性格內向,是一個活活潑潑的性格,爽朗大方。她的低調是不急,是素質,是選擇。
對了,他們自己也說,是中戲活化石,互相是對方的初戀,談了十幾年結婚,零緋聞。
昨天也和朋友說起,朱媛媛竟然沒有爆紅。朋友說,紅那麼重要嗎?
每一秒,她活過,走過,美好過。揮手道別之際,還送了我們餘香。
那麼,你準備怎麼度過今天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