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遮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千手觀音》並不僅僅是一支舞蹈,更是一個用生命演繹的傳奇,而邰麗華就是這個傳奇中最耀眼的一抹亮色。用邰麗華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藝術不區分健全人還是聾啞人,我要做的是於不圓滿中尋找圓滿。”
富書作者:唐一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相信大家一定少不了在除夕夜,和家人們一起看春晚,可以說“過年看春晚”已經是全體中國人刻在骨子裡的過年習俗。
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2025年的春晚有什麼不一樣呢?
原來,2025年春晚首次推出視障版和聽障版無障礙轉播,聽障人士可以透過AI即時字幕和手語表演,無障礙觀看整場春晚。

負責這次聽障版本春晚的藝術指導和手語指導的,則是大家曾經非常熟悉的——邰麗華。
整整20年前,邰麗華作為領舞,和同伴們一起登上了2005年春晚,為大家表演了舞蹈《千手觀音》,這臺節目天衣無縫、美輪美奐,充滿了藝術氣息,震撼了無數國人,也讓邰麗華成為全國人民都熟悉的面孔。

但自那以後,關於邰麗華的訊息就越來越少,她後面做了什麼事情?她最近的狀況又是怎麼樣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邰麗華的故事。

1976年,邰麗華出生於湖北宜昌的一個普通家庭,上面還有個比她大4歲的姐姐,邰麗華從小就漂亮活潑,深得家人的喜愛。
但在2歲那年,邰麗華迎來了生命的轉折點,當時她患上了蕁麻疹,並因此高燒不退。家人連忙把她送去醫院,但當時的醫療條件也不如現在先進,醫生為了給她降溫,就給她注射了鏈黴素。
邰麗華的燒很快退了下來,但由於鏈黴素的副作用,邰麗華就此慢慢失去了聽力。
但當時邰麗華年紀還小,家人們還不知道邰麗華的聽力出了問題,平時邰麗華會嘟囔說“耳朵疼”,家長也沒當一回事,以為是小孩子隨口說說的。
直到邰麗華上幼兒園之後,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做遊戲,並詳細講述怎麼玩,其他孩子都開始玩了,只有邰麗華靜靜站在那裡,不知所措。
老師連忙把這些情況告訴邰麗華的父母,父母這才發現孩子的聽力有問題,連忙帶著孩子去武漢、上海等大城市求醫,但最後的結論都是——無藥可救。
父母非常痛苦,覺得自己沒有好好照顧孩子,如果早發現早求醫,沒準孩子的聽力就能保住,但事已至此,也沒辦法了。

於是,在1981年,5歲的邰麗華被父母送到了宜昌一家聾啞學校,但沒想到,邰麗華在這裡迎來了新生。
當時,聾啞學院會上一門“節奏訓練課”,老師會敲擊鼓,讓孩子們趴在地上,感受鼓聲帶來的震動感,這給她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後來她回憶:“當時一種奇怪而自然的有節奏的震動,剎那間傳遍我的全身,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對另一個世界新奇的感知。”
某一天,邰麗華和家人看電視,看到了舞蹈家楊麗萍在跳舞,楊麗萍動人靈性的舞姿,深深打動了年幼的邰麗華,她也開始對舞蹈產生興趣。
平時閒暇時,邰麗華就會開啟電視,跟著電視裡的舞蹈,沉醉地跳起了舞蹈,哪怕她聽不到聲音,但她依然可以盡情地用肢體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於是,小小年紀的邰麗華就下定決心:“我要學跳舞!”

其實,聽障人士的確可以學跳舞,不過由於聽力缺失,他們需要透過感受聲音帶來的節奏,去把控舞蹈的節奏,正因為如此,哪怕聽障人士四肢健全,但學舞蹈比普通人依然吃力不少。
但年幼的邰麗華有一股倔強勁兒,她深信自己一定可以學好舞蹈,父母本來心裡犯嘀咕,覺得殘疾人學舞蹈真的行嗎?但看著女兒興高采烈的樣子,又不忍心讓她失望,於是就把她送去學跳舞。
就這樣,邰麗華踏上了一條漫長且艱辛的舞蹈之路。

1984年,8歲的邰麗華加入了聾啞小學的舞蹈班,開始學習舞蹈,但這條路實在太艱難了,由於聽覺缺失和肢體協調性不佳,她練了好幾個月,依然經常跟不準節奏,舞姿也非常難看,連帶她的舞蹈老師都失望了,好心勸她不要再繼續了,不然也只是浪費時間。
但邰麗華並沒有放棄,她年紀雖然小,但也知道只有堅持才能迎來勝利,她每天第一個來到舞蹈室,最後一個離開,一個動作連幾十遍不熟練,那就幾百遍、上千遍……
因為練舞過度,小小年紀的邰麗華,經常練得胳膊都抬不起來了,老師和家長都很心疼,勸她不要那麼拼命,但邰麗華就是不願意放棄。
由於訓練太勤奮,邰麗華少不了和地板磕磕碰碰的,導致身上經常青一塊紫一塊的,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她經常在大熱天依然穿著長袖衣服和長褲。
但其實,父母都知道女兒的勤奮,她的母親就經常揹著女兒偷偷抹眼淚,不過面對孩子時,他們都是儘量帶著笑臉,不想給女兒帶來壓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就這樣,邰麗華的舞蹈水平快速提升,15歲那年,邰麗華在武漢市一個殘疾人舞蹈大賽中獲得冠軍,並由此被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選中,成為其中一員。

邰麗華熱淚盈眶,她多年的辛苦終於得到了回報,沒想到報到第一天,邰麗華就接連遭受打擊,被老師嚴厲批評:“壓腿不到位、踢腿不到位、手位不協調!”而且團裡還表示,如果一段時間後,邰麗華沒有進步,她就要收拾東西滾蛋回家。
這些評價,讓熱愛舞蹈的邰麗華如同掉進了冰窟一樣。
但邰麗華的性格依然是那麼的倔強,她不相信別人能做到的事情她做不到,於是她又開始早出晚歸,除了吃飯睡覺就待在舞蹈室,每天在舞蹈室泡10多個小時,一點一滴地校正自己的舞蹈動作。

就這樣,邰麗華的舞蹈水平突飛猛進,舞蹈功底也越發深厚,得以留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並且奉獻了無數精彩演出。
1992年8月,在義大利斯卡拉大劇院的“無國界文明藝術節”上,16歲的邰麗華作為唯一參演的殘疾人舞蹈家,表演了舞蹈《敦煌彩塑》,被組委會藝術總監譽為“美與人性的使者”;
1993年,邰麗華赴馬來西亞演出,獲得當地觀眾的一致好評。
一次次的成功,讓邰麗華獲得了更多的賞識,她也憑藉自己優秀的表現,被選中出演自己偶像楊麗萍的舞蹈《雀之靈》。

這個舞蹈有700多個節拍,作為殘疾人,邰麗華沒辦法聽到音樂跟著節拍去跳舞,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將這700多個節拍牢記於心,什麼時候抬腿、什麼時候擺臂,她都必須爛熟於心。
她又日復一日泡在舞蹈室,為了跳舞經常在地板上打滾,渾身都被磕得青一塊紫一塊的,但邰麗華從來沒喊過一句苦。
2000年9月18日晚,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邰麗華的《雀之靈》表演震撼了在場所有人,在場觀眾包括聯合國大會主席、多位聯合國高官以及來自43個國家駐聯合國代表團的官員。

在她表演結束後,所有人站起來為她鼓掌,掌聲經久不息。
演出結束後,她的表演照片被懸掛在音樂廳內,成為當年唯一一張來自中國的劇照。
而義大利斯卡拉大劇院和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兩大舞蹈表演劇院,,而邰麗華也是唯一一位能在這兩大劇院表演的中國舞蹈演員。
連楊麗萍也對她讚不絕口:“這支舞蹈我已經跳過很多次了,但如果沒有音樂的陪伴,我可能都無法跳出那種味道,你真的很了不起。”
雖然邰麗華此時已經功成名就了,但距離她被全國人民所熟知,還要等到那一支《千手觀音》舞蹈。


2005年,《千手觀音》舞蹈登上春晚舞臺,當時登臺一共有21位演員,但很多人不知道,這裡面其實有9位男舞蹈演員。
另外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是,這支舞蹈原本時間是5分54秒,但晚會前半個月,節目組出於時長安排考慮,要求這支舞蹈縮減到4分鐘。
這意味著,舞蹈編排必須推倒重來,而且全是聾啞人的舞蹈演員,又要費時費力去適應。

於是,《千手觀音》的編舞張繼剛做了一次賭博,他要求大家繼續按原時長排練,因為他斷定,觀眾們看了完整版《千手觀音》,一定會被震撼的。
在春晚彩排時,完整版《千手觀音》登上了舞臺,表演結束後,全體觀眾起立鼓掌歡呼,紛紛表示“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我還沒看夠呢!”
春晚導演組看到觀眾們的反應,也意識到這個節目是如此震撼人心,也就允許《千手觀音》按照原時長演出了。
除夕當晚,邰麗華和她的同伴們,登上了春晚舞臺。

金色的佛衣在舞臺上旋轉,整齊劃一的“千手”隨音樂展開,帶來了屬於敦煌的文化底蘊,全場瞬間屏息,沉醉在這份美好之中。
短短近6分鐘時長,沒有大牌明星,只是21位聾啞舞蹈演員,帶來了這樣一番震撼人心的演出。
當晚,《千手觀音》獲得“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評選”歌舞類一等獎、晚會特別大獎。
但在榮譽背後,為了這支舞蹈,邰麗華和她的同伴們,真的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這個節目從構思到最後登臺表演,花費了整整7年時間。

這支舞蹈,需要21位舞者排成一條直線,鼻尖對著前面人的後腦勺,前後的形態必須保持一致,所有動作必須整齊劃一。
一開始,21位舞者的節奏並不能完全一致,沒辦法同步,總是有人快了或者慢了,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她們只能苦練,經常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除此之外,她們還會在現場擺上攝像機,把每一個細節記錄下來,回放時如果看到需要改進的地方,就用水彩筆在舞者手腕做記號,這樣舞者一低頭就知道自己哪裡要改進了。
因為21個人的身材有區別,為了不露破綻,她們幾個月時間都用保鮮膜包裹住手臂,這樣大家的手臂的粗細就都一致了。

就是有了這樣的苦練,《千手觀音》才有最後完美的演出效果,並得到了無數人的讚譽。
可能有人不知道,其實2004年雅典殘奧會閉幕式上,才是《千手觀音》首次演出,整個舞蹈舞姿優美、形態聖潔,把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美感完美結合起來,贏得了所有觀眾的一致好評,更是在2005年登上央視春晚,紅遍全國。
在這之後,《千手觀音》又在多個重要場合出演,比如2008年北京殘奧會開幕式;2014年APEC會議等。

而作為領舞的邰麗華,也收穫了非常大的榮譽。
2005年9月,邰麗華創編主演的舞劇《化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表演;
2005年12月,邰麗華參演的《我的夢》在人民大會堂連演6場;
2005年年底,邰麗華被評選為“2005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感動中國”組委會,為邰麗華寫下了這樣的頒獎詞:
“從不幸的谷底到藝術的巔峰,也許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絕美的舞蹈,於無聲處展現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間勾勒人性的高潔,一個樸素女子為我們呈現華麗的奇蹟,心靈的震撼不需要語言,你在我們眼中是最美。”


作為《千手觀音》的領舞、同時也是一位熱愛舞蹈的舞蹈家,邰麗華把絕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舞蹈之中,但很多人沒想到,她的婚姻生活其實也過得非常幸福。
1995年,邰麗華前往馬來西亞演出時,因為在臺上優美的舞姿,贏得了當地一位富商的青睞,富商對邰麗華展開了瘋狂追求,各種送錢送禮物。
但年僅19歲的邰麗華,並沒有被金錢迷住眼睛,她很認真地拒絕了這位富商:“我愛我的祖國,我要回我的祖國。”
但這位富商並沒就此放棄,在此後8年裡,他依然瘋狂追求邰麗華,緊跟著去看她每一場演出,瘋狂砸錢送禮物,但邰麗華一直拒收他的禮物,也直接拒絕他,但他還是繼續追求。
一直到8年後,邰麗華結婚,這位富商才停止追求。
那麼,邰麗華的丈夫,到底是什麼厲害人物,能讓邰麗華拒絕一位億萬富翁,而選擇他?
其實,邰麗華的丈夫,是一位普通人。

那是1995年年底的一天,20歲的邰麗華去姨媽家拜訪,因為姨媽出門了,家裡沒人,邰麗華只能在樓下等姨媽回來。
此時,姨媽的一個鄰居,看到邰麗華一個小姑娘在那裡孤零零地坐著,以為她是遇到了什麼困難,就上去詢問。
這個鄰居,當時還在讀大學,名叫李春,他也就是邰麗華後來的丈夫。
兩個人就此認識,李春當時發現邰麗華是聾啞人,就回家拿紙筆寫了一行字:“你好,我叫李春,是你姨媽的鄰居,你可以先到我家等著你姨媽回來。”
邰麗華一看,李春寫的字非常秀氣大方,兩個人就這樣開始了交流,後來姨媽回來了,雙方又互換了交流方式。
就這樣,雙方開始了接觸,李春經常給邰麗華寫長信,鼓勵她努力打拼,邰麗華也會抽空給李春回信,講述自己的表演經歷。
雙方的信一封接著一封,就這樣,感情越來越深,最後確定了戀愛關係。
由於雙方都很忙,特別是邰麗華,因為要演出所以到處跑,但他們在7年的異地長跑後,還是在2003年結婚,婚後也很快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寶寶,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著。
兩個人平時都很忙,但總會抽時間發簡訊溝通,李春不會官方的那種手語,但他和邰麗華兩人發明了一種只有兩個人才能看懂的手語,兩個人經常當面聊天,別人都不知道他們在說啥。
當然,結婚這麼多年,兩個人也會有矛盾,那是怎麼解決的?
李春說:“邰麗華十分溫柔,極少發脾氣,即使偶爾生氣不理我,我只需輕拍她的肩膀,讓她對視我,我們好好溝通片刻,就能和解。”
邰麗華也說:“李春非常善良,初次見面時並未因我是聾啞人而感到驚訝,讓我感到很舒適。當我情緒低落時,他會站在我面前與我交流,直至我平復心情,因為我們只能透過唇語溝通,他十分體貼入微。”
現在,兩人已經結婚20多年,孩子也上大學了,但兩個人的感情依然非常好,平時如果不忙工作,兩個人都會手牽手去散步,很多朋友都調侃,他們的感情比剛熱戀的年輕人都好。


自從在春晚上因為《千手觀音》一舉成名之後,邰麗華成為全國觀眾都熟知的舞蹈演員,不少合作機會也找上門來,花大錢找她拍電影、拍廣告、上節目……
可以說,只要邰麗華點點頭,她就能輕輕鬆鬆賺到一大筆錢,但邰麗華對舞蹈的熱愛是金錢沒辦法取代的,她放棄了這些輕鬆賺錢的機會,選擇繼續鑽研自己的舞蹈事業。
而且,她也覺得,自己作為殘疾人,要抓住機會為殘疾人發聲,而不是隻為了自己賺錢。
2008年,邰麗華成為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她帶領成員們勤學苦練,平時嚴格規範管理,在15年裡,帶領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巡演五大洲103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出訪國家和地區最多的中國藝術團體之一。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邰麗華和隊員們第一時間捐款100萬元,3天后又帶領藝術團奔赴英國進行了7個城市21天的巡演,把160萬商業收入全部捐給賑災。
也是在2008年,邰麗華當選政協委員,她提出了多項關於殘疾人的福利提案,包括推廣兒童殘疾篩查、重視殘疾兒童教育等。
2013年,邰麗華又成立了藝術團的附屬學校,專門培養殘疾孩子,讓這些孩子有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的教育機會。
截至2025年1月,邰麗華依然擔任著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演員,中國特殊藝術協會主席。
世界殘疾人代表大會稱邰麗華為“全球六億殘疾人的形象大使”,聯合國機構也將邰麗華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
回想40多年前,在邰麗華失去聽力後的童年時期,有多少人可以想到,這個可憐的小女孩,日後會獲得如此驚人的成就。

失去聽力並沒有讓她一蹶不振,她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只要心中充滿信念,就可以衝破一切阻礙,達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她在春晚舞臺上創造的奇蹟,在20年後依然被很多中國人銘記,也始終激勵著很多努力拼搏著的普通人。
《千手觀音》並不僅僅是一支舞蹈,更是一個用生命演繹的傳奇,而邰麗華就是這個傳奇中最耀眼的一抹亮色。
用邰麗華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藝術不區分健全人還是聾啞人,我要做的是於不圓滿中尋找圓滿。”

掃碼進讀者群

作者簡介:唐一,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責編:香克斯,排版:雷利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點選 關注富書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