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智元報道
新智元報道
編輯:桃子
【新智元導讀】陳立武上任即掀改革風暴,透過扁平化管理,強化技術導向,誓言重振這家矽谷傳奇。同時,網路晶片專家Sachin Katti被任命為AI與技術雙料首席,肩負對抗英偉達的重任。英特爾能否在AI時代逆風翻盤?
新CEO上任一個月後,昔日晶片巨頭正改頭換貌。
幾天前,英特爾宣佈出售了旗下Altera晶片業務51%股份, 重新推進產品組合的市場定位。
路透獨家報道稱,最近CEO陳立武再發內部備忘錄,宣佈對公司領導架構進行重大調整。

他希望透過扁平化管理、強化技術導向,重振這家矽谷晶片巨頭的競爭力。
目前,英特爾已任「網路晶片」業務負責人Sachin Katti為CTO兼首席AI官。

月初,陳立武接受採訪時曾被問及,「英特爾做什麼才能取得成功」?
他表示,「我們只需要執行、傾聽,然後理解客戶的痛點,並真正推動客戶的成功」。
這一系列變革,是他上任以來首次重大舉措,目標直指解決英特爾近年來製造與產品困境,應對AI晶片霸主英偉達強勢挑戰。

扁平化管理,技術團隊直面CEO
備忘錄顯示,陳立武將精簡「管理層級」,多個關鍵晶片部門今後將直接向他彙報。
其中就包括,資料中心與AI晶片部門,以及個人電腦晶片部門直接向CEO彙報。
此前,這兩個部門由英特爾產品執行長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負責監督。如今,Michelle的角色進一步擴充套件,具體細節暫未公佈。

過去幾年,英特爾高層以業務線負責人居多,技術高管層級往往離CEO還有多個層級。
此次調整,還包括三位資深技術高管——Rob Bruckner、Mike Hurley和Lisa Pearce,直接向陳立武彙報。
陳立武寫道,「我希望與工程和產品團隊並肩作戰,深入瞭解如何強化我們的解決方案」。
他強調,英特爾需要擺脫「組織複雜性和官僚流程」,這些問題正在扼殺創新文化。
決策耗時過長、新創意缺乏孵化和資源支援、部門不必要的壁壘讓執行效率低下,這些都是英特爾亟需解決的痛點。

CTO與AI雙料首席
這次變革中,最引人注目的變化之一,即任命了網路晶片負責人Sachin Katti為CTO&AI首席官。
Sachin將接替即將退休Greg Lavender,全面領導英特爾AI戰略和產品路線圖。

與此同時,他將負責Intel Labs,以及維護初創企業及開發者生態的關係。
Sachin不僅是英特爾的資深高管,還擔任斯坦福大學教授,擁有深厚的技術背景。

Sachin Katti的任命,被視為英特爾在AI領域重新佈局的關鍵一步。
近年來,英特爾在AI晶片市場屢屢受挫,儘管收購了多家AI初創公司,卻未能形成清晰的戰略對抗英偉達。
今年1月,甚至叫停了最新AI晶片專案,代號為Falcon Shore。

如今,制定全新的AI戰略重擔,落在了Sachin的肩上。

從低谷到復興:英特爾的艱難轉身
作為矽谷傳奇晶片製造商,英特爾近年來深陷困境。
製造工藝的落後、產品戰略的失誤,以及與董事會在公司轉型方向上的分歧,導致了前任CEO黯然離職。
更嚴峻的挑戰來自外部,英偉達憑藉AI晶片絕對優勢,成為市場新霸主。

顯然,英特爾在這一領域步伐明顯滯後。3月初,陳立武的上任,讓外界視看到了英特爾復興的希望。
他在多個公開場合曾表示,要打造一個「更精簡」的英特爾,讓高管團隊與工程師緊密合作,打破層級管理壁壘。
在備忘錄中,陳立武直言,「這體現了我們向『工程』聚焦型公司轉變的決心,也讓我能直觀看到贏得競爭所需的條件」。
這些改革舉措,無疑為英特爾注入了新的活力。
扁平化管理、強化技術導向、聚焦AI戰略,這些變化直擊英特爾近年來核心問題。
然而,面對英偉達的強勢競爭,以及快速變化的晶片市場,英特爾的復興之路註定充滿挑戰。


陳立武能否兌現承諾,帶領這家晶片傳奇重回巔峰?
參考資料: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intel-ceo-lip-bu-tan-streamlines-leadership-team-names-new-technology-chief-memo-2025-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