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190多國的面,敘利亞向中方提出一個“迫切請求”

不久之前,美國五角大樓正式宣佈,美軍將“整合”在敘利亞的軍事力量,只保留不足千人的殘餘部隊,其他將陸續撤出。
這一動作,幾乎等於放棄了對敘利亞局勢的直接控制。
美軍從敘利亞陸續撤出
對敘利亞來說,這並不算是一件好事。美軍的撤離,雖然結束了長期的外來干涉,但也等於突然撤掉了一個“重要支點”。在敘利亞的北部和西部,早已盯上這塊肥肉的土耳其和以色列立刻開始蠢蠢欲動。
土耳其在敘利亞北部早有軍事存在,公開聲稱要“清除庫爾德武裝”,實則另有所圖;以色列則早就多次越境空襲,名義上是打擊伊朗勢力,實際上在不斷試探敘利亞的防空系統和政治底線。
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敘利亞的當權者顯然意識到,僅靠自己已無力穩住局勢,於是便將目光轉向了——中國。
日前,敘外交部長沙伊巴尼在聯合國會上明確表示,希望加強與中國的關係,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這一請求在當下尤為敏感,也顯得格外“迫切”。
從敘利亞的角度出發,這個請求背後有三個主要訴求:
第一,尋求大國“保護傘”:美國走了,俄羅斯雖仍有影響力但難以顧全全域性,敘利亞需要一個能在政治、外交,乃至軍事層面上提供支援的大國。
第二,對鄰國形成威懾:一旦與中國建立合作關係,無論是土耳其還是以色列,在行動時都得多幾分顧忌。
另外,當前朱拉尼政權掌權不久,在國際上還未得到普遍承認,如果能與中國建立並進一步深化關係,無疑能在中東儘快站穩腳跟,同時也能在國際多邊平臺中提升自己的“存在感”。
敘利亞外長表示希望“加強與中國的關係
簡單來說,敘利亞就是想借中國這股“東風”,穩住政權,防止自己被瓜分,同時為重建贏得國際資源和空間。
事實上,中方對敘利亞的處境是同情的,對敘政府表達的善意也是歡迎的。中方此前曾一再指出,願意同敘利亞維持良好關係,並支援敘利亞人民自主選擇政治道路,反對外來干涉;呼籲解除單邊制裁,推動人道主義援助等。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會毫無條件地接納來自敘利亞的這一“合作邀請”。其根源就在於反恐問題上,敘利亞方面始終沒有表現出足夠的誠意。
在不久前的聯合國安理會敘利亞問題會議上,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明確指出:不能搞反恐“雙重標準”,任何包庇縱容恐怖組織的做法,都是在養虎為患。
傅聰還特別提到,“東伊運”(即“東突伊斯蘭運動”)已被安理會列為恐怖組織,中方要求敘利亞臨時當局切實履行反恐義務,切斷與這些組織的聯絡。
顯而易見,問題的癥結,其實就出在敘利亞當前的“朱拉尼政權”身上。
眾所周知,這個政權的核心人物、敘利亞解放組織的頭目朱拉尼,曾是“基地組織”敘利亞分支的高層,被聯合國認定為恐怖分子。
如今,他搖身一變成為“臨時政府首腦”,不僅沒有切割與恐怖組織的聯絡,反而將原恐怖組織成員直接任命為“內閣成員”。
這樣的操作,國際社會早有質疑。對中國而言,如果一個政府不具備反恐的基本態度和能力,不僅無法成為可靠的合作伙伴,反而可能在未來埋下安全隱患。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
所以說,敘利亞向中國伸出的橄欖枝,中國看在眼裡,但是否接住,還得看朱拉尼政權是否肯做出實質性改變。
站在中國的角度,對於敘利亞“深化關係”這一請求,必須慎之又慎。
一方面,中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積極參與中東事務,有責任推動地區穩定,願意支援敘利亞恢復國家主權和經濟重建。
另一方面,中國也必須堅持“反恐無死角”的原則,不可能與任何包庇恐怖組織的政權形成同盟。這不僅是國家安全的底線,更是中國在國際上立場公正、公信力的體現。
目前,中方還未對敘利亞的請求作出明確回應。但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敘利亞朱拉尼政權無法在中方切實關心的反恐問題上做出行動,與中方深化關係一事恐怕會難上加難。
總而言之,正如一句老話所說:朋友要交,底線不能丟。中國可以幫助中東走向和平,但不會為一個仍與恐怖主義糾纏不清的政權買單。
未來,如果朱拉尼政府真有改變,中國或許可以在中東戰略佈局的棋盤上,再落一子。否則,一切合作,都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