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在工作單位對待任何人都有無比的耐心,但回到家面對自己的孩子一分鐘哭鬧都無法忍受……如果把這個分裂消解了,內心和諧統一起來,尤其面對兒童的時候,對每個孩子給予充分的愛心和耐心,是我們自己的一種修行和成長。

一個當幼兒園老師的媽媽
尹建莉老師:
您好。
我是一位幼兒園老師,又自己帶孩子。雖然我覺得我是一位好老師,但不是一位好媽媽,勞累一天回到家,總是沒有耐心對待自己的孩子,遇到他吵鬧就煩躁得不行,有時候就會很嚴重地說他幾句,甚至打他幾下。
有時我也努力地控制自己,對自己說“你對幼兒園的小朋友都那麼有耐心,為什麼反而對自己的孩子沒有耐心呢?”,但往往事到臨頭,就是無法控制自己!面對孩子的故意搗亂,我知道應該多聽聽孩子的想法,也許他是想引起我的注意,這反倒讓我更加痛苦和煩惱……
尹老師,非常希望您給我以指教:我在家究竟應該如何更有耐心地教育孩子呢?
尹建莉
這位媽媽:
你好。
你是一位幼兒園老師,又是一位媽媽。作為老師,你盡職盡責,對孩子們很有耐心;但是作為媽媽,卻經常在自己孩子面前表現出煩躁,甚至會打孩子。你想知道自己為什麼對幼兒園的孩子很耐心,回家後耐心卻減少了,也希望知道如何在家也能更有耐心地教育孩子。那麼我就從你在兩個場所的耐心度為什麼不一樣談起,簡單分析一下原因。看到問題原因,解決的思路就大體清晰了。
你在幼兒園表現很有耐心,是有前提和條件的。
首先,任何幼兒園都有對教師提出的規定和要求,不允許教師對孩子們發脾氣,更不能打罵孩子。這應該是對幼兒教師的基本要求,是教師行為規範的底線。 你不僅遵守了幼兒園的相關規定,還能有意識地做一名“好老師”,耐心地對待孩子們。應該說,你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職業角色,在崗位上表現出良好的職業操守。為此我欣賞你,向你表示敬意。
其次,幼兒園每個孩子的背後,是保護他們的父母,現在的孩子們都是金枝玉葉,家長的自我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教師稍有不慎,就會遭到家長的質疑和投訴。這在客觀上也促進了一些幼兒園教師在工作崗位上的耐心——你的耐心不能不說和這個也有一定關係,所以所謂耐心不全是出自自然,而是有意識自我約束的結果。
同時,你在幼兒園中的“耐心”應該還有一個原因。現在幼兒園對孩子的規定普遍比較多,孩子活在很多規則和紀律中,他們也往往比較懼怕老師,對老師的話很在意,進入幼兒園後不像在家那樣放鬆,總的來說表現得比較乖,比較聽話,這也會讓你產生自己對孩子們很有“耐心”的錯覺。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判斷,是因為我從你回到家中的表現看到了你面對兒童的另一面。當你和你的孩子從幼兒園回到家裡時,孩子擺脫了紀律的束縛,迴歸活潑好動的天性,你也解除職業角色,迴歸到真實自然的狀態,孩子開始“胡作非為”,你則不再約束自己,於是訓斥和打罵出現了。
由此看來,你在幼兒園的“有耐心”和在家的“沒耐心”,它們並不相反,也不對立,是一種心理狀態在不同環境中的兩種不同表現。表面上截然不同,成因卻是一個,即你面對兒童時,內心一半是無私一半是自私,或者說一半是愛一半是怨,區別只是你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條件下更多地釋放哪一種情緒。換句話,你作為一個整天和孩子打交道的成年人,心理還不夠成熟,不太理解孩子,也沒完全學會如何愛孩子。
請原諒,我這樣說,可能會讓你驚訝,甚至有所不快,但這完全沒有價值評判和道德判斷,只是客觀陳述,請原諒我的深究——因為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是一個需要解決的社會幼稚病。請回憶一下,是不是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資訊和現象:某些優秀教師把精力和愛心都給別的孩子,回家後卻無力再對自己的孩子有所付出,顧不上管自己的孩子,致使自己的孩子問題一大堆。甚至曾有宣傳說某某教師不顧自己孩子生病,去給學生上課,以致耽擱了自己孩子的治療,孩子不治身亡……這些現象一度不僅被人們正面看待,甚至謳歌宣傳。究其原因,當事者對自己的真實狀態沒有清醒的認識,陶醉於虛幻的高尚和虛榮感中。很多人因為看不清楚這一點,一直生活在分裂中。在外傾盡全力營造自己的存在感、成就感,在家庭生活中又無所顧忌地放縱自己的情緒,致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陷入很大的麻煩中。
我幾乎不相信一個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會和自己的孩子相處的人會成為一名真正的好老師。跟自己的孩子相處狀態是你最真實、最原生態的表現,這個表現會遷移到和所有孩子的相處中。你只有先學會和自己的孩子相處,你才能真正學會和別人的孩子相處;你只有把耐心給予自己的孩子,你才能真正把耐心給予別人的孩子。
我這樣說,不是否定你在崗位上的努力和成就,你的職業非常不容易,要面對這麼多的孩子,你已經做得很好。如果想做得更好,把教師和媽媽這兩個角色都做好,讓耐心成為你的一種習慣或天性,你還是要加強自我學習,在生活中經常提醒自己,須知出於自願的重複真的可以成為習慣,這其實就是自己在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是我給你的建議——我無法給出比它更好的建議,雖然聽起來有些遠有些空有些大,但它其實是最近最實在最具體的,可以根本而有效地成全你和孩子。
沒有人天生會當老師、天生會做好媽媽,我自己也是經過很多年的學習,才能明白了這些道理的。很多年輕的家長看了我的書以後,以為我一直做得那麼好,其實不是這樣的,在教育圓圓的過程中,我也曾幼稚,犯了很多錯誤,有些還非常低階。可以說,從教育圓圓的過程中,我自己成長了很多,當我學會了如何愛自己的孩子,才明白瞭如何愛更多的孩子,也才能讓我自己的生命成長得更好。你在努力成為一個好老師,這非常好,但同時也要成為好媽媽。因為如何和兒童相處是人性的試金石,而人性往往是穩定和一致的。一個人不可能在家裡是狼,一齣門就變成羊,最多是出於偽裝需要披張羊皮,這樣要麼是憋屈自己,要麼不小心在哪裡露出嚇人的本性,對自己對別人都不好。你要做的功課是謀求好老師與好媽媽兩個角色的和諧一致,而不要讓兩個角色分裂。
如果一定要我給出一些具體建議,首先就是在家裡對自己的孩子寬容些,甚至縱容些。孩子是慣不壞的,“溺愛”是個偽概念,它使家長們害怕不去管束孩子,孩子就變壞,就不懂規矩。其實“溺愛”的真相是包辦,它剝奪了孩子的很多自主選擇,恰是愛的反面。孩子只需要愛和自由,不需要紀律和管制,在安全和道德的底線之上,儘量允許孩子做他想做的一切——請放心,在這兩條底線之上,孩子絕不會變壞,也不會出事,而且能學會分寸感。家長若有坦然的心態,那麼孩子的各種“破壞”或不聽話就根本不是問題,也就不存在耐心夠不夠這回事了。耐心的背後,其實是一顆愛心,學習耐心就是學習如何愛。
其次你也要對自己寬容些,不要要求自己做完美媽媽,也不做完美教師。在不斷學習和反思的過程中,學會接納自己,允許自己做得不夠好,這你和學會接納孩子是同一種功課,是你當前需要專心修煉的內功。
你已經在幼兒園做得很好了,若能修煉好內功,做好這點外功就是件自然發生的事。不僅會做得更好,並且更輕鬆。
祝福你。


孩子只需要愛和自由
不需要紀律和管制
在安全和道德的底線之上
儘量允許孩子做他想做的一切
請放心
在這兩條底線之上
孩子絕不會變壞,也不會出事
而且能學會分寸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