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北京1月30日電 (記者 徐文欣)2025年“四海同春”全球華僑華人春節大聯歡(以下簡稱:總檯僑晚)29日晚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文國際頻道播出。多國華僑華人接受中新社記者連線採訪表示,節目傳遞了華僑華人的思鄉情意,展現了不同文明的美美與共。

總檯僑晚由《同春》《僑心》《賀歲》三個篇章組成,以春節申遺成功成為“世界年”為契機,在節目中融入“年味、僑味、中國味、時代味”。
澳大利亞華僑豐然是《春節話年俗》的參與者,節目中,她與各國華僑華人分享年俗、享受美食,同時暢談在海外過年的感受。“雖家庭人數不多,但我在春節前會到華人超市採購,準備一大桌年夜飯,邀請朋友們共同度過這一晚。”她說。
豐然稱,參與總檯僑晚是一場回家過年的體驗之旅,輕鬆溫暖的氛圍貫穿編、排、播各個環節,彷彿家人們架起爐灶,等待著海外遊子回家吃年夜飯。
在英國中華藝術中心主任毛埴鋮看來,“四海同春”像一座橋樑,連線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心。讓異國他鄉的遊子也能感受家的溫暖與親切,在文化共鳴中找到歸屬感與自豪感。
毛埴鋮對舞蹈《海的一半》印象深刻,他表示,節目將舞蹈與華僑華人歷史相結合,“海”這一意象被賦予多重含義。它既是連線故鄉與遠方的橋樑,承載著華僑華人對家鄉的思念情與離別愁,又寄託著海外遊子對中國的無限眷戀與期盼。
“透過虛實融合的視聽語言,一個個傳統春節習俗,成為酷感十足的文化密碼。”毛埴鋮說,那些曾經在異國文化中左支右絀的認同焦慮,在看見傳統文化以如此先鋒的姿態重生時,終於找到了安放的錨點。
毛埴鋮說,“僑味”不是調味料,而是文化母體中長出的“新器官”。那些被數字化重構的傳統符號,正在全球化的語境下獲得二次生長。
據悉,總檯僑晚聚焦“傳統春節”民俗文化,濃縮了歌舞、相聲、戲曲、民俗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多角度地將傳統文化與潮流文化混搭出新。
德國北威州華人藝術團團長盧欣告訴記者,總檯僑晚不僅向全球華僑華人傳遞新春祝福,更讓春節文化走上世界舞臺。
“我喜歡訪談《東方之美李子柒》。在這個資訊豐富、內容多元、網紅輩出的時代,節目展現了中國非遺文化的獨特韻味,也講述了不改初心、堅定前行的勵志故事,願海外華僑華人也能在各自熱愛的道路上堅定前行。”她說。(完)
關於斯里蘭卡中國企業商會
斯里蘭卡中國企業商會(簡稱“中商會”)成立於 2005 年,在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的指導和支援下開展工作,是斯里蘭卡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商會。
商會會員單位包括央企、國企、民營企業、私營企業等,業務領域涵蓋工程建設、銀行金融、通訊服務、 運輸物流、機電裝置、國際貿易、五金建材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