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紅:執筆人生瀟灑告別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其長度,而在於我們以何種姿態走過這段旅程。”2025年年初,加拿大魁北克華人企業家董小紅走完了他62歲的生命旅程。
年輕時的董小紅立志成為一名運動健將,爭當賽場上的冠軍。在遭遇傷病後,他轉向學術,希望“培養出幾個奧運冠軍”。留學加拿大獲得博士學位,他再次勾畫人生夢想:當體育理論專家,成為國際奧委會官員。然而,現實卻將他“無情地打入了餐館廚房”。
在魁北克五洲餐飲集團的20多年間,他從普通員工成長為重要合夥人之一,幾乎涉足了集團的各個崗位。他的足跡跨越了人生的多個維度,呈現了一位華人移民如何在文化交匯的土地上紮根、成長與綻放。
1
1963年,董小紅出生在山西運城。初中時,他因為個子高、身體壯實,平時體育課和運動會的表現優秀,被體校教練相中,參加投擲專案的訓練。
當時的體校類似於職業高中,上午是文化課,下午是體育訓練。學生們可以參加全省比賽,成績優異的還能代表省級運動員參加全國比賽。每年省隊教練都到體校挑人,如果被選中,就能轉變身份,有了“鐵飯碗”。
3年的體校生活中,董小紅勤奮學習、刻苦訓練。為了能夠在全省標槍比賽中脫穎而出,他每天清晨悄悄起床,獨自一人到操場上練習。即便下課後,他仍然要加練一會兒,常常是最後一個走進食堂吃飯的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董小紅以優異成績獲得了參加全國比賽的機會。在他看來,只要正常發揮,非常有希望拿到一塊獎牌。然而,就在出發前兩天,他在一次正常的訓練中意外拉傷了肩膀。這次拉傷,再也沒能完全恢復,董小紅的職業運動員之路,就此被堵死。
年輕時的董小紅。(文中圖片均來自董小紅社交媒體)
彼時,董小紅意識到,他的出路僅剩下一條,就是剛剛恢復沒多久的高考。1979年,董小紅如願考上北京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從運動員轉入體育理論學習。
在北京體育學院,董小紅順利完成了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的學業。1987年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山西體工隊,成了一名省隊教練。“自己的冠軍夢雖然破滅,一定要為國家培養出幾個奧運冠軍來。”董小紅曾暗下決心。
然而,教練這碗飯卻並不好吃,一切都得以帶出來的運動員成績說話。對亞洲人來說,田徑本來就是弱項,投擲專案更是弱項中的弱項。“通往世界冠軍的道路是何等的坎坷艱難啊!”日子久了,董小紅開始漸感壓力。
幾年下來,董小紅並沒有培養出太多好苗子,他帶的運動員成績也很平庸。體育這行,教練員與運動員同在一條船上,運動員成績好,教練員與有榮焉。相反,若是運動員成績不好,教練不僅臉上無光,待遇也無法提升。
在加拿大拉瓦爾大學讀博期間的董小紅。
後來,董小紅動了出國留學的念頭,他認為“博士光環”能夠給自己帶來信心與動力。畢竟在當時,能夠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在國內體育界是屈指可數。1991年,董小紅辭去工作,自費前往加拿大拉瓦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2
按照董小紅最初的設想,博士畢業後,他打算找一份大學的體育教職,或者成為一名國際奧委會的官員。然而,現實並不像他想象的那樣順利,他投出去的簡歷一份接一份,卻始終沒有任何回應。
1997年,董小紅的第一個孩子德里克出生,現實與生活的壓力讓這個“體育博士”不得不低頭。“找不到一份像樣的體育工作,找一份普通的工作總可以吧。”董小紅灰心了。
1998年8月8日,董小紅正式入職五洲餐館,一干就是20多年。剛開始,他洗碗打雜,有時也會幫中餐部切切菜改改刀,偶爾還會去西餐部幫忙。很快,老闆就發現這個年輕人與眾不同,有指示總是先告訴他,再由他傳達給其他員工。
顧客在“五洲餐館”連鎖店用餐。
儘管餐館工作非常辛苦,但董小紅總算有了穩定的收入。後來,成為五洲餐飲集團執行董事長的他表示,自己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對餐館和餐飲行業態度的轉變。
當頭廚,是董小紅工作前幾年的目標。只要有時間,他就會留意後廚華僑老師傅如何炒菜。“偷藝”不成,董小紅又想到了自己的岳父,一個祖籍廣東臺山、在加拿大中餐館幹了大半輩子的廚師。在岳父的指導下,他的廚藝有所長進。
為了更好地瞭解各類菜系和烹飪原理,併力求做出適合加拿大人口味的菜餚,董小紅經常跑去圖書館查資料。外出旅行時,他也不忘光顧當地餐廳,借鑑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在烹飪上的不足。
從幫廚到廚師,再到頭廚,董小紅一步步晉升為連鎖店的行政頭廚2013年,五洲餐飲集團董事會正式向他提出入股邀請。成為合夥人後,董小紅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餐館逐步走向正軌,業績穩步提升。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五洲餐館從1家擴充套件至9家,成為魁北克省最大的連鎖自助餐飲企業。
2014年,董小紅和妻子安妮為魁北克省老人基金捐款。
董小紅認為,一個餐館做得好不好,能做多久,能做多大,並非完全取決於老闆,而是由顧客來決定的。一家有愛心的店鋪,無疑會增加顧客的好感。每年,五洲餐館都會參與當地公益活動,如向兒童醫院捐贈資金,為年滿60歲老人提供免費午餐,以及向當地老人基金捐款等。這些公益活動,餐館堅持了10年。
魁北克房地產經紀人郭冬梅與董小紅相識近20年。在她眼中,董小紅是一個謙遜、平易近人且充滿活力的人。“每當華人社群需要支援時,只要找到他,他總能慷慨相助。”正如他的微信朋友圈簽名中寫的這句話,“做人要用獅子的力量去奮鬥,用菩薩的心腸去待人。”
3
除了投資餐飲業,董小紅多年來透過投資房地產、股票、基金以及債券積累了財富。同樣,在孩子的教育與成長上,他也傾注了大量心血。
董小紅和兩個兒子在一起。
董小紅雖然不像一些家長那樣強迫孩子,但他也望子成龍。他並不要求孩子們像自己一樣也成為博士,但至少大學是必須上的。遺憾的是,他的兩個兒子德里克和阿克塞爾都對學習缺乏興趣。
大兒子德里克中學畢業後,董小紅安排他去自己的餐館打工,這樣不僅能夠讓他賺一份足以養活自己的薪水,還能更多與人接觸。德里克幹活還算麻利,但他對餐館沒什麼感情,對他來說,餐館不過是賺錢的一個營生而已。
儘管兩個兒子沒有完全達到父親的期望,但至少他們都健康、善良,並且懂得事理。德里克在餐館做廚師,阿克塞爾去了職業學校學習。董小紅心裡盤算,接下來要好好教他們如何理財、如何做生意,幫助他們真正成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德里克逐漸變得成熟,最終離開餐館,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阿克塞爾在職業學校完成學業後,進入了餐館,開始學習經營管理,並且跟著董小紅學習房產出租管理業務,逐漸成長為父親事業的接班人。
董小紅旅遊照。
2022年,董小紅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後,一方面,他頻繁往返於加拿大和中國之間,積極接受治療;另一方面,他也決心完成未了的心願。在人生的最後幾年裡,遊歷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和家人共同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
早在2020年,董小紅萌生創作一部“自傳體小說”的念頭。自從到加拿大留學以來,他的生活經歷了許多變化,也經歷了諸多風雨。他希望透過小說創作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探尋生活與人生的深層意義。
在寫作的過程中,董小紅的人生因患癌從巔峰跌入低谷。3年的抗癌之路,他走得堅定而無畏。“若未歷經風雨,便難以體會親情與友情的可貴。”這份清醒與坦然,正是他一生的寫照——在逆境中沉澱,在挑戰中前進,在異國他鄉書寫屬於自己的奮鬥史。

記者:韓輝

製圖:劣青英

責編:馬海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