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裝修企業突然停業!有百餘家連鎖,創始人疑似出事

2025.07.23

本文字數:2986,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馬一凡
華南地區知名整裝品牌靚家居,在成立24週年之際突然遭遇重大變故。
7月21日,這個擁有一百多家連鎖門店的裝企突然在官方微訊號上釋出公告宣佈停止經營,請債權人前往聯絡點登記債權。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當下的市場行情下,裝修行業曾流行的“大店整裝”“一站式場景購齊”“低價套餐獲客”等模式遭遇衝擊和挑戰。一些在2015年-2018年走上巔峰、2021年後又從高處跌落的企業,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靚家居創始人疑似出事
“尊敬的客戶、供應商、服務商、施工單位:靚家居相關公司於2025年7月18日宣佈停止經營,請各債權人前往對應公司聯絡點登記債權。”
7月21日,已經成立24年、在華南地區擁有百家連鎖店的知名裝修品牌“靚家居”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出上述這則公告。
18日起,靚家居的眾多線下門店也都張貼了“停業通知”,其中稱:“靚家居相關公司受房地產行業影響,長期虧損,現已資不抵債,無力繼續經營。請各債權人向相關公司進行債權核對、確認工作,公司同時積極配合破產清算工作。”
7月22日,靚家居總部一位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公司突然遭遇變故,“大家這幾天都挺崩潰的”。
一位家住陽江、選擇靚家居裝修的客戶則告訴記者,他剛交了裝修首期款,家中還未開工,突然聽說這樣的訊息,還沒想好接下來怎樣追回已付錢款。
靚家居官微顯示,直至7月初,該公司還在推出“煥新家裝節”活動。也有裝修業主反映稱,家中工程在17日還在施工,18日就突然停工了。
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創始人曾育周53歲,任靚家居董事長,還曾擔任廣州市建築裝飾行業協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
現在,靚家居突然宣佈停止運營、破產清算與登記債權,其背後將涉及很多裝修業主的預付款、供貨商押金與欠款、金融貸款以及工地工長的未結清款項。
一名裝修業主告訴記者,目前準備走法律途徑,向合同約定的當地法院起訴,但是他估計追回預付款的難度可能很大。

從“建材超市”到“大店整裝”
1998年,26歲的廣東商人曾育周拿下東鵬磁磚的代理權後,賺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2001年,曾育周在廣州員村開了一家“靚家居”建材超市,零售裝修建材產品,趕上了房地產大發展的時代,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到2008年,曾育周意識到門店售賣的產品已經實現了家裝場景的全覆蓋,但是還缺少施工、設計,於是曾育周和團隊開始涉足整裝業務,推出按平方米計價的“整裝套餐”,按不同裝修檔次分為388元/平方米、688元/平方米、988元/平方米,當時這一模式在裝修行業內是首創,因此曾育周在業內也被稱為“整裝校長”,靚家居則一度被稱為整裝界的“黃埔軍校”。
很多消費者都覺得“裝修水深”,房屋裝修涉及各種主材、輔材,設計、採購與施工都十分繁瑣,而曾育周推出的按平方米計價的整裝模式,對於消費者來說更容易理解,因此在前端獲客中十分成功。
從2008年推出“整裝套餐”開始,靚家居就走上了一條和傳統裝修企業完全不同的路徑,迎來了快速發展階段。
傳統裝修企業的簽單策略一般是突出硬裝施工工藝和設計師矩陣,但是價格不夠透明,消費者費心費力。而靚家居的賣點則是極致價效比、大店模式一站式選材,正好彌合了傳統模式的硬傷。
一位在10年前選擇靚家居裝修的客戶告訴記者:“2015年前後,正是靚家居在廣州市場的巔峰期,當時我們小區是毛坯交付,有幾十戶都選擇了靚家居裝修。我當時選擇了‘688套餐’,價格相對透明,也是大型裝企中的價格最低的選擇,當時靚家居的線下門店有兩三層樓,幾乎能配齊全屋所有的硬裝主材和輔材,一個小時就能把瓷磚、木地板、衛浴、馬桶、塗料、大理石等材料全部選完。”
另一位在9年前曾找靚家居裝修的客戶則表示,當時靚家居的營銷較其他裝修公司更勝一籌,線下門店簽約後,禮花就響了起來,砸金蛋還砸出了大獎,送了家用電器,工作人員紛紛鼓掌上前祝賀,氣氛營造得很足。
前述靚家居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2015年前後確實是靚家居的高光時期,2014年-2020年間公司發展駛入快車道,規模迅速擴大。
到2021年時,靚家居整個平臺有上千位設計師,有超過500個家居建材大牌供應商以及超過160家門店,覆蓋廣東、廣西、海南、湖南四個省份,僅在廣州就有23家門店。
在裝修公司中,靚家居還是最早將連鎖店開進購物中心的,除了少數幾家早期門店外,靚家居有150餘家門店都是購物中心直營大店。

市場變幻與行業內卷交織
靚家居微信公眾號顯示,2021年時,靚家居曾一度達到平均每週都開一家新店的擴張速度。幾年前還在裝修行業意氣風發的靚家居為何突然從巔峰墜落?
“這幾年來,裝修行業越來越卷,市場真的很不好做,公司大規模擴張後就開始不景氣。”前述靚家居內部人士表示。
實際上,近兩年來知名裝修公司爆雷並非個例。去年,有“國內家裝第一股”之稱的頭部家裝公司東易日盛因資金鍊問題,導致上千戶家庭裝修工程停滯。今年6月,由清華理工男創辦的網紅家裝企業“住範兒”也因為資金鍊斷裂而導致北京、上海總計數百個裝修工地停工。
而東易日盛、住範兒和靚家居這些裝修企業,恰好有許多相似點。
東易日盛成立於1997年,比靚家居更早進入裝修行業,2015年成功上市,成為家裝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其高光時刻與靚家居也差不多在同一時期——2018年曾有超過40億元年營收,在家裝行業一時風頭無兩。
這些裝修公司的擴張與當時房地產銷售規模的攀升幾乎是同步的,但是2020年以後,房地產逐漸進入下行週期,部分裝修企業卻沒有剎住腳步。2019年至2021年,東易日盛繼續大規模擴張,新增門店120家。
“過去,家裝家居行業作為房地產上下游,非常依賴房地產市場繁榮,到2020年左右,他們沒有預計到後續情況的嚴重性。”一位家裝行業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住範兒雖然只有北京和上海兩家門店,但最終也走向資金鍊斷裂。和靚家居類似,住範兒也是大店整裝模式,在2015年-2020年左右,大店整裝模式曾被認為是裝修行業的潮流與趨勢。
前述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大店整裝模式一度很流行,還有很多資本想進入,但近幾年這種模式逐步沒落。”
首先,從2020年開始,直播帶貨逐漸盛行,對家居線下大店構成衝擊,將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作為渠道營銷家居家裝產品的中小型公司和個人越來越多,消費者在這方面的消費變得碎片化,對個性化需求增多,線下大店一站式購齊的吸引力在降低。
其次,天貓、京東等電商大平臺也開始大力發展家居品類,京東甚至親自下場進軍裝修業務,在大平臺優惠和補貼的攻勢下,裝修企業的大店整裝、低價套餐獲客模式吸引力下降。
此外,“大店模式”的剛性成本高企,光是店面租金就是一筆巨大支出,人工成本和獲客成本近年來都在上漲。不久前“住範兒”創始人劉羨然公開表示,其裝修業務看起來營收很高,但是利潤很低,每個月都要固定支付100多萬的租金和物業費,三四百萬元的員工工資,還有兩三百萬的投放費,所以單月銷售要做到2400萬以上才能盈利。
對於大型裝修企業來說,管理也成問題,一旦規模大擴張,使用者口碑就比較難維持。“裝修行業實際上非常重服務,企業在擴張過程中都想要流程化、標準化,以此來維持口碑,但是工地事務太煩瑣了,工人施工非常不可控,企業一旦大規模擴張就面臨管理半徑的問題,容易讓口碑下滑。”另一家頭部裝企的內部人士說道。
這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很多大型裝修公司正面臨“大船難掉頭”的情況,反而不少口碑型中小型裝修企業具備一定的靈活度,資產輕、週轉快,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還生存得不錯。
微信編輯 | 格蕾絲
實習生 | 小朱
推薦閱讀

線下斷貨!馬雲西湖夜騎帶火同款,旗艦店每人限購2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