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您能將過去一週的留學資訊一網打盡,提升資訊獲取效率。快來看看本週留學快訊:
加拿大聯邦政府削減國際學生許可,導致各高校面臨財政緊縮。高等教育界人士表示,為了應對資金短缺,加拿大各地的學院和大學正在採取裁員、凍結招聘和削減服務等措施。
一年前,加拿大聯邦政府宣佈將學習許可數量減少 35%,使 2024 年的學習許可數量降至約 36 萬份。這是加拿大永久和臨時移民目標的首批重大削減措施之一。由於國際學生的學費遠高於本地學生,各高校正在努力填補這一資金缺口,並決定削減哪些專案和服務。
安大略省大學委員會主席史蒂夫·奧爾西尼表示,該委員會的成員學校(包括該省 20 所頂尖大學)預計本財年將總共損失 3.3 億加元,下一財年將損失 6 億加元。
他指出,此次削減對正面臨嚴重財政挑戰的安省大學產生了深遠的負面影響,各高校都在全面削減專案和服務,包括裁員、凍結招聘、推遲資本投資,以及取消或推遲了九個學生宿舍專案。
雖然加拿大各地的學費標準不一,但國際學生的學費始終遠高於本地學生。以多倫多都會大學為例,本地本科生的學費約為 7,200 至 11,000 加元,而學習相同課程的國際學生則需支付約 35,000 至 40,000 加元。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大多數本地本科生第一年的學費約為 5,900 加元,而同專業的國際學生則需支付約 47,000 加元。
奧爾西尼指出,安大略省約有 19% 的大學生來自加拿大境外。國際學生學費收入的減少,加上安省對本地學生學費的凍結,以及運營撥款無法跟上大學運營成本的增長,使得大學面臨“一場完美的風暴”。
加拿大移民部長馬克·米勒表示,設立國際學生制度的初衷是為了吸引人才填補勞動力市場的關鍵職位,但他不得不進行削減,因為該計劃已經“過熱”。對於大學和學院面臨的資金挑戰,米勒表示這不是聯邦政府的問題,並指出他並沒有要求任何大學或學院向國際學生收取比本地學生高出四到五倍的學費。
在聯邦政府實施國際學生限令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安大略省政府都增加了對高等教育機構的撥款。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宣佈在其 2024/25 年度預算中將高等教育機構的撥款增加 24%,總額達到 31.2 億加元。
安大略省則啟動了一項為期三年、價值 9.03 億加元的大學和學院可持續發展基金,並承諾維持該省的學費凍結政策。然而,這兩個省的國際學習許可數量因國際學生限令而減少了一半。
高等教育戰略協會的一份報告顯示,僅印度學生的學費就比安大略省政府對該省高等教育機構的資助還要多。奧爾西尼表示,隨著安大略省的穩定資金將在兩年多後到期,以及學費凍結政策也將在大致相同的時間內保持不變,預計未來還將有更多削減措施。
香港大學釋出了《2023/24年度資料報告》,報告裡包含了學生數量、研究成果、獎學金等資訊,還有大家特別關心的入學申請資料,在本科新生中,內地學生佔比超60%,用事實說明了港大對內地生的偏好!
今年,香港大學在2025年度QS世界大學排名裡,強勢躋身世界第17位,躍升了近10名,穩居中國香港地區榜首。
根據2024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香港大學有2個學科位居世界前10,11個學科位居世界前30,分別是:
2023/24學年,香港大學在校學生總數為 39,166 名,其中:
本科生(Undergraduate)18,491人
修課式研究生(Taught Postgraduate)16,541 人
研究式研究生(Research Postgraduate)4,134 人
另外,根據歷年資料來看,港大學生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2023/24 學生總數比上一學年的36,387 名新增2,779 人。
目前,在所有港大學生中,非香港本地生佔比為48.9%,已接近總數的一半。
港大在2023/24學年共錄取新生16,794人,其中:
在所有入學新生中,非香港本地生總佔比60.7% 。其中,本科新生非本地生百分比25.5% ,而修課式研究生非本地生佔比達72.9 %,研究式研究生的非本地生佔比則高達87.1%。
2023/24學年在讀學生中,港大的非本地生主要來自中國內地、其他亞洲國家、澳新、歐洲、北美及南美非洲等地。其中,內地學生佔比最大,在所有非本地生中佔比達到了84.3% 。
從本科階段來看,內地學生總數3,180 人,在非本地生中佔比63.4%,高於上一年的59.6%,表明港大錄取的內地生越來越多。
2023/24學年港大就讀人數TOP榜!修課式研究生,經濟及工商管理最多。
醫學系和經濟及工商管理系穩坐前二,雙雙突破3,000大關!理科和工程系也緊隨其後,人數均超2,500。
相比之下,法律入學人數最少,並且與去年相比有所減少,從569人下降到443人。
建築系、文科、牙醫系、教育學系、社會科學系各有千秋,具體人數是:
本次統計的是2022/23學年港大頒發的獎學金數量,其中,共有5,313 名學生獲得本科獎學金,獎金總金額超 2 億港幣;
截至2024年8月,港大畢業生和校友總數達到294,200人。
2022/23非香港本地畢業生遍佈中國內地、亞洲其他國家、澳新、歐洲、北美等地。
在港大所有全日制本科畢業生中,73.7% 選擇直接就業;22.6% 選擇繼續攻讀研究生。另外3.7% 有其他不同的選擇。
22.3% 的本科畢業生進入公共機構、社會服務領域;
近日,美國普渡大學釋出了 2024/2025 學年國際學生資料報告。報告顯示,2024/25學年,普渡大學共有9961名註冊在讀國際學生(本科生4423人,研究生5584人)。
據資料統計,過去十年間,普渡大學的國際本科生人數從2014年的4974人,減少到2024年的4423,人數減少了11%。研究生人數則從2014年的3588人,增加到2024年的5538人,增幅達到了54%!中國留學生總數近年來持續下降,今年已降至 2133 人。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印度留學生數量則增至 3047 人,自前年起超越中國成為該校最大的海外生源地。十年前,中國學生數量曾是印度學生的三倍,佔據國際學生總數的近 50%。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留學生數量的減少主要集中在本科階段。過去十年間,普渡大學的中國本科生人數從 2014 年的 3241 人銳減至 2024 年的 747 人,降幅高達 75%。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2024 年秋季入學的大一新生中僅有 14 名中國學生。與本科生數量的急劇下滑不同,中國研究生數量在過去十年間相對穩定,2024 年為 1384 人。
儘管本科生數量下降,但普渡大學的理工科研究生專業對中國學生的吸引力並未減弱。
普渡大學以理工科見長,其工程專案在美國乃至全球享有盛譽。資料顯示,2023 年就讀普渡大學的中國學生中,73.5% 集中在工程、理學和技術三大理工科學院,其中研究生比例更是高達 82%。
儘管赴美攻讀理工科“敏感”專業可能面臨簽證稽核,但過去十年普渡大學中國研究生數量的穩定表明,中國學生赴美深造的熱情並未因外部環境變化而消退。
大多數同學選校第一步就是參考權威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是大家最熟悉、也是全球僱主參考最多的排名。
每次新指標的引入,QS排名的波動都會有大變動,像2025的版本,引入了可持續性的指標,QS排名簡直大洗牌!
近期,QS又放出了重大訊息: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又要改指標了!
相信很多同學和家長關心的肯定是:到底有什麼變化?這一變化對大學和留學生有哪些影響呢?
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即將新增一個指標——國際學生多樣性(International Student Diversity)。
國際學生多樣性(ISD)指標,著眼於國際學生與總學生的比例以及這些學生國籍的多樣性。
該指標是國際學生比率(ISD)指標的演變,其目的不僅是衡量高校國際學生群體的規模,還衡量該高校在吸引來自不同國家和背景的學生方面的成功程度。
這裡需要注意:“國際學生多樣性”是個非加權指標(佔比為0%)。雖然國際學生多樣性指標占比0%,但它意味著QS排名官方對留學生這個維度更為關注,對大學的考量也會更加謹慎和嚴苛。
注:有可能後續有新改動,一切以QS官網最新公示為主!
美國作為主流的留學目的地,在學術界和全球教育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在排名方面,對於意向申請美國的同學們可能更傾向於參考USNews排名,所以QS排名的指標變化對於美國院校來說,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從目前的指標變化來說,一定程度上是利好英國大學。畢竟英國大學本身更重視國際生比例的多樣性,尤其像愛丁堡、倫敦國王學院這類學校。另外,英國大學對於歐洲、北美等周邊地區的潛在學生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具有廣泛的全球影響力。
根據澳洲教育部此前更新的資料顯示,截止至2024年3月末,全澳共有74.1萬名國際留學生,其中
14.8萬來自中國、11.5萬來自印度、5.5萬來自尼泊爾、3.5萬來自菲律賓,還有3.3萬來自越南
。
從目前來看,澳洲院校的多樣性比較有限,所以,理論上來講,這個指標會對澳洲大學有影響,但預計不會太多,畢竟全球前50的排名對國際招生的吸引力非常強。
QS此次引入“多樣性”這一新指標,對中國學生而言有利有弊。從積極的一面看,這無疑是個利好訊息。因為排名機構對留學群體的關注度提升了,這將促使大學更加歡迎留學生,努力吸引更多國際學生入學,以提升在這些新指標上的表現。
另一方面,為了提升“國際學生多樣性”的得分,不少院校可能會調整其招生策略,對不同國家的留學生比例進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對於這一變化,中國學生可能會面臨不同的境遇。有的大學可能會大力歡迎中國學生的加入,以豐富其國際學生群體的多樣性。而有的大學則可能出於平衡多樣性的考慮,對國際生招生數量進行一定的限制,具體情況將因大學而異。
總之,新排名未公佈、院校的招生政策也在不斷更新變化之中,目前的一切分析都只能算作是基於現有資訊的推測。但無論如何變化,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始終是一個穩妥且明智的選擇!
加拿大移民局(IRCC)於近日宣佈,從 2025 年 1 月 21 日起,只有部分符合相關要求的國際學生和海外工人的配偶才能申請家庭開放式工作許可(OWP)。
來源:IRCC官網
根據最新規定,只有以下國際學生的配偶才能申請家屬開放式工作許可(OWP):
也就是說,本科和專科學生的配偶沒資格申請。
來源:IRCC官網
而針對海外工人,只有符合以下職業類別要求的工人配偶,才有資格申請 OWP:
除此之外,在申請配偶家屬工籤時,海外工人自己本身的工籤也必須有至少 16 個月的有效期,並且其子女沒有資格獲得開放式工籤。
以前申請並獲批、且目前尚未過期的開放工籤,將持續有效,直到過過期。
來源:IRCC官網
政策出臺後,很多人認為這能一定程度上清理“低端”臨時移民數量。
政府主要看外籍配偶的工作崗位,收入高、行業緊缺的就給其另一半發家庭工籤,似乎是在變相歡迎這些家庭移民加拿大。反之,市場已經飽和的行業,間接逼大家離開。
但也有人表示反對,很多國際學生畢業後從事計算機網路技術和實驗室技術人員,填補了勞動力缺口,但他/她若只就讀 Diploma 文憑,其配偶就被排除在外了。
來源:IRCC官網
本週,EduKnow在1月19日至1月25日共舉辦了2場專場直播!
1月20日,我們邀請到了拜雅學會創始人梁綺涵和三位在2025fallED分別上岸MIT、西北大學和埃默裡大學的三位優秀學生為我們分享:競賽大佬、美高和普娃的申請核心
1月21日,我們邀請到了北京德閎學校中學部校長Dr. Vicky Lu、北京德閎學校大學升學及就業指導老師Joanne li、北京德閎G12在讀學生Helen和氣母親為我們分享:什麼樣的教育能適應未來?
🌟未來已至,我們的孩子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去擁抱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從升學看教育的長期主義,學校和家庭如何形成合力賦能孩子成長,讓他們做最好的自己?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在我們的EduKnow影片號主頁找到以上2場直播的回放,影片號搜尋【EduKnow】,在主頁找到【直播回放】即可觀看👇
新年假期過後,我們將繼續舉行美本留學、藝術留學、學術備考、夏令營專案資源等系列主題直播,想要看直播的家長可以點選下方連結立即預約👇
2月20日在上海,我們會組織1場"留學機構深度線下探訪"。本次我們會探訪三家【美本留學機構】,各有特色,風格不一。活動適合願意花時間、不喜歡流水線機構並且正在給孩子選機構的家庭。歡迎掃描對下方維碼報名👇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活動資訊或者留學資訊,也歡迎聯絡助手加入留學資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