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吃魚導演,沈騰、馬麗、常遠、李誠儒、黃才倫、辣目洋子、黃子韜等主演的電影《獨行月球》9月2日登陸波士頓。

為抵禦小行星撞擊,人類在月球部署了一套月盾計劃拯救地球。然而,隕石提前抵達,全員緊急撤離時,意外落下了由沈騰飾演的維修工獨孤月。同樣令人遺憾的是,月盾計劃失敗,獨孤月也成為了“宇宙最後的人類”,開始了他的月球獨行……


導演張吃魚作為開心麻花的簽約導演兼編劇,曾執導過開心麻花電影《羞羞的鐵拳》,並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此次他選擇《獨行月球》這個兼具喜劇與科幻元素的題材,不僅是因為創作內容非常貼近開心麻花一直以來的喜劇風格,而且故事本身充滿想象力和浪漫情節,對於科幻愛好者張吃魚導演自己也有著無盡吸引力。




《獨行月球》作為張吃魚第一次主導的特效大片,實現它所需要攻克的難題更是始料未及。在劇本創作階段,《獨行月球》就邀請到科幻小說家、航天領域專家幫助對劇本進行梳理和斧正。對於不符合科學邏輯等瑕疵進行修正的同時,也在科學與藝術之間尋找平衡點。


同時,《獨行月球》也是開心麻花首次嘗試將喜劇與科幻型別嫁接,全片拍攝過程中99%的鏡頭都是在棚內實現,採用了動作捕捉等大量特效高科技。且作為國內首個運用大規模3D列印的電影團隊,《獨行月球》劇組啟用15個攝影棚、41000平米置景、6000平米實景搭設月球基地、200噸石沙製作月球表面…… 確保成片高質、畫面逼真。



《獨行月球》的創作對於主創、演員來說都是一次考驗。尤其值得敬佩的青年演員郝瀚,在影片中以一隻袋鼠的形象出現,儘管他在接到劇本時就已經知道從頭至尾都沒有露臉機會,但他還是花了半年時間觀察、模仿袋鼠形態,並用數月時間進行高強度體能訓練,只為在鏡頭前呈現出一隻“活靈活現”的“真袋鼠”。


張吃魚導演認為,科幻是冷色調,喜劇是暖色調。而二者合一,這大概就是《獨行月球》“宇宙級浪漫”的開始。
或許沒有人知道獨孤月看見地球懸掛在宇宙中時的感受,但我們可以一起走進影院感受那份五味雜陳、浪漫熱血的宇宙奇遇。


電影:《獨行月球》
英文片名:Moon Man
上映日期:9月2日
排片資訊:
AMC Boston Common 19(雙語字幕)
地址:175 Tremont St, Boston, MA 02111
週五 12pm 3pm
週六 8pm
週日 8pm 11pm
週一、週二 6:30pm 9:45pm
週三 10:15pm
…
關鍵詞
《獨行月球》
沈騰
獨孤月
月球
開心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