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點#87|(9篇)澤連斯基白宮“撒潑”,被特朗普“手撕”以及俄烏局勢的相關報道與評論

1️⃣澤連斯基在白宮撒潑,像個被寵壞的孩子,搶話特朗普與萬斯

按語:英國政治刊物《The Spectator》一則諷刺澤連斯基在白宮表現的非常辛辣的文章,作何引用了古希臘的“米洛斯對話”,比喻國際政治裡“強權即公理”的叢林規則,批評了澤連斯基在俄烏衝突時外交上的失誤。作者認為,澤連斯基一直沉浸於道德敘事,誤判美國政治現實。他當眾駁斥特朗普,執念受害者立場,拒不妥協,就和米洛斯人用正義去對抗雅典的強大勢力一樣,根本不現實。特朗普政府遵循現實政治邏輯,不在乎道義上的爭論,只看利益交換,直接點明烏克蘭沒有籌碼,處於弱勢。最後,澤連斯基因為情緒激動,讓矛盾變得更加嚴重,失去了美國的重要支援。2025.3.2

(全文約1,3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Zelensky goes to town
He behaved like a spoiled child, talking over Trump and Vance
澤連斯基在白宮撒潑
他表現得像個被寵壞的孩子,在特朗普和萬斯說話時不停地搶話

撰文/Roger Kimball
載於/The Spectator
日期/2025.2.28

正文:
如果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在我的聖誕禮物清單上,我或許會送他一本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並特意標註第五卷中被稱為“米洛斯對話”的章節。這段歷史講述了雅典如何逼迫斯巴達的中立盟友米洛斯小島臣服的故事。雅典要求米洛斯放棄中立,米洛斯人拒絕後,雅典發出最後通牒:投降,或被毀滅。
··· ···
(全文約1,300字)
2️⃣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澤連斯基誤判了特朗普

按語:這是一篇記錄批評澤連斯基在這次白宮口角中行事的文章,稱澤連斯基完全沒有看到去年大選之後美國政治發生的根本性變化,未能識別戰略形勢的變化,而是天真地活在“親烏克蘭的美國”的過去。來到白宮與特朗普溝通,澤連斯基更是觸犯了鐵律,沒有對特朗普表現出臣服和跪求,相反仍然保持對待拜登時期的強勢,“翻白眼”“雙臂交叉”,教育萬斯和特朗普,還頻繁插話,結果導致衝突的表面化。澤連斯基的表現讓支援他(且給他開過小灶)的資深共和黨參議員也無可奈何。可以看出,三年下來,澤連斯基確實被慣壞了,沒有與時俱進,但也沒有遭遇過真正的挑戰。特朗普就是他的剋星,,他將沒有做好功課、沒有改變談判策略、不能壓抑自己的個性,輕率而魯莽,最終將為烏克蘭付出巨大代價。2025.3.1


(全文約2,8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Living in a Bubble": How Zelensky Miscalculated Trump
“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澤連斯基誤判了特朗普

撰文/Philp Wegmann
載於/RealClearPolitics
日期/2025.2.28

正文:
在過去三年的美國,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曾被捧為溫斯頓·丘吉爾的轉世。他贏得了美國國會的起立鼓掌,登上了光鮮亮麗的雜誌封面照,還頻繁接待來自西方的政客、名人和媒體使節。
··· ···
(全文約2,800字)
3️⃣澤連斯基“爆發事件”帶來的十大負面後果
按語:本文是保守派學者Victor Davis Hanson發在X上的一篇帖子,剖析澤連斯基搞砸了白宮會面,以及在俄烏衝突中的戰略失誤:他依賴過時的策略、誤判了西方支援(美國左翼與歐洲無力援烏,特朗普傾向對俄妥協);忽視了歐洲難以獨立建軍,缺乏經濟與政治基礎;未能認清烏克蘭無法入北約、無力收復失地的現實。他在白宮的失態(公開拆臺和羞辱他所依賴的美國領導人)削弱了美國的信任,使自己陷入孤立。2025.3.2

(全文約1,8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Ten bad takeaways from the Zelenskyy blow-up
澤連斯基“爆發事件”帶來的十大負面後果
撰文/Victor Davis Hanson
載於/X
日期/2025.3.2
正文:
1.澤連斯基並未領悟,或者刻意忽視了一個殘酷的事實:2025年,那些與他理念最契合的群體(西方全球主義者、美國左翼、歐洲人)已經無力幫他;而那些他顯然厭惡或試圖羞辱的物件(例如他在2024年9月美國的賓州斯克蘭頓對哈里斯的助選訪問)卻恰恰掌握著拯救他的力量。為了他自身利益,我希望他沒有被奧巴馬-克林頓-拜登集團“指導”去對抗特朗普——畢竟這群人佯裝關心烏克蘭,實則另有所圖。
··· ···  
(全文約1,800字)
4️⃣現實正在贏得烏克蘭輿論戰的勝利

按語:本文作者是高人,美國前中情局俄羅斯分析部門負責人,將俄烏戰爭的本質及其在西方政治及輿論場上的博弈和推演分析得十分清楚。他總結說,俄烏戰爭輿論戰中存在兩大“對立”敘事。一方由西方主要國家政府及主流媒體主導,把戰爭類比二戰,視普京為希特勒的翻版,在佔領烏克蘭後會染指波蘭、波羅的海國家及整個歐洲,強調必須對俄羅斯進行軍事遏制,不能妥協,並壓制不同言論,將和解貶為“綏靖”;另一方為現實主義和反建制懷疑論者,他們組織鬆散、長期邊緣化,但認為戰爭源自北約東擴與俄羅斯發生矛盾,在“安全困境”下衝突螺旋升級,主張透過外交手段解決。特朗普的登場顛覆了這一切:他接受後一派的觀點,挑戰主流敘事,主張妥協並承認俄方部分利益訴求,利用美國總統的影響力,推動美俄對話,弱化北約東擴立場,導致歐洲盟友分歧加劇。作者認為,資訊戰核心實際上是爭奪外交政策主導權,雖然西方輿論還在堅持,繼續渲染“綏靖背叛”,但現實的困境——戰場的僵局、美國的退出、歐洲介入的無力——都在迫使所有人接受現實,烏克蘭也不可避免的轉向和談。戰爭結束已經在望。2025.3.2


(全文約2,0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Reality Is Winning the Ukraine Narrative War
現實正在贏得烏克蘭輿論戰的勝利

撰文/George Beebe
載於/Compact
日期/2025.2.20

正文:
在俄烏兩軍於東歐的血腥戰場激烈廝殺的同時,另一場戰爭早已在媒體上打響——“資訊戰士”大軍在竭力塑造西方公眾對這場衝突的認知。
··· ···
(全文約2,000字)
5️⃣美對烏的武器輸送幾近停止,且可能徹底中斷

按語: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接近停滯,可能全面中斷。烏克蘭面臨俄軍持續施壓,前線彈藥短缺加劇。特朗普本來即視物資援助為談判籌碼,在澤連斯基爭取特朗普支援失敗後,直接與間接的軍事援助可能終止。拜登時期推行的美歐協同的援烏抗俄的格局瀕臨瓦解,烏克蘭將陷入更深的困境。2025.3.2


(全文約2,0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Flow of U.S. Weapons to Ukraine Has Nearly Stopped and May End Completely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saw the $67 billion in military assistance it provided to Kyiv as essential. Trump sees any further aid as leverage.
美國對烏克蘭的武器輸送幾近停止,且可能徹底中斷
拜登政府認為,其向基輔提供的670億美元軍事援助至關重要。而特朗普則將任何進一步的援助視為一種籌碼。

撰文/John Ismay
載於/The New York Times
日期/2025.2.28

正文:
週五,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走進白宮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會面,他清楚美國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和軍事裝備的行動基本上已經停止。
··· ···
(全文約2,000字)
6️⃣烏克蘭和歐洲陷入淚水與震驚——澤連斯基與特朗普的激烈會面之後
按語:《華盛頓郵報》的跟進報道,追蹤歐洲、烏克蘭及俄羅斯對這次白宮口角的反應。歐洲主流政客都支援澤連斯基——雖然沒有人能夠給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同時也都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也許正是這樣,在讚美澤連斯基時可以沒有保留。到最後一天,榮耀都歸屬烏克蘭。2025.3.1
(全文約2,4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Tears and shock in Ukraine and Europe after heated Zelensky-Trump meeting
“I'm just crying because of what I hear,” one Ukrainian lawmaker said of the meeting, echoing the dismayed reactions of others in Europe.
烏克蘭和歐洲陷入淚水與震驚之中——澤連斯基與特朗普的激烈會面之後
“聽到那些話,我都哭了。”一位烏克蘭議員在談到這次會面時說道,也反映了歐洲其他人士同樣的沮喪情緒
撰文/Siobhán O'Grady, Ellen Francis, Kostiantyn Khudov & Steve Hendrix
載於/The Washington Post
日期/2025.2.28
正文: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白宮舉行的一場充滿對抗性的會面,引發了歐洲和烏克蘭觀察人士的憤怒與擔憂。隨著雙方激烈交鋒的不斷升級,基輔方面希望特朗普能與烏克蘭在這場戰爭上達成一致觀點的期望也愈發渺茫。
··· ···
(全文約2,400字)
7️⃣JD·萬斯是特朗普外交政策的幕後操縱麼?

按語:針對特朗普-澤連斯基的白宮口角,英國The Telegraph的報道,特別關注了一下副總統JD·萬斯的作用,認為萬斯有自己的外交思維,是“徹頭徹尾的孤立主義者”,一定對特朗普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但在這次口角里,主要還是為了取悅老闆,並指出萬斯已經深諳透過拍馬屁來影響特朗普政策這門藝術。確實,萬斯是一個孤立主義者,而且相較特朗普而言,有自己一整套觀點體系和理論基礎。他也是最早公開質疑援烏的MAGA政客之一(甚至可能早於特朗普),當時和塔克·卡爾森裡應外合,代表著美國基層民眾對自己國家在外面窮兵黷武、製造衝突的由衷厭惡,肯定對特朗普是有影響的。對於外部觀察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是記住這兩個事實,第一,特朗普要幹四年;第二,坐在他旁邊的萬斯很有可能接班,如果成功當選,那就是四到八年。所以他們兩個可能代表了美國未來八到十二年的外交政策,而且還會塑造未來。這才是最大的地緣政治現實。2025.3.1


(全文約1,2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Is JD Vance pulling the strings of Trump's foreign policy?
The US vice-president could simply have been performing the role of White House Cerberus to please the boss
JD·萬斯是特朗普外交政策的幕後操縱麼?
這位美國副總統或許只是在扮演“白宮看門犬”的角色,以討好自己的老闆

撰文/Memphis Barker
載於/The Telegraph
日期/2025.2.28

正文:
擔任副總統四年間,卡瑪拉·哈里斯對美國事務的影響微乎其微,更不用說在拜登政府期間爆發的全球衝突了。
(全文約1,200字)
8️⃣【棄烏聯俄反華】美國右翼觀點:“關於烏克蘭和北約的十個確鑿事實”

按語:本文是登載在美國右翼政治新聞和評論雜誌Townhall上的一篇觀點文章,旨在為特朗普政府的俄烏政策做出解釋。Townhall是一個專門面向保守派/右翼讀者的政治媒體平臺,高調支援特朗普,在右翼陣營裡有很大的影響力。當前,針對特朗普放棄烏克蘭、與俄羅斯修好的政策,在右翼內部也有一定的爭議,尤其當面對國內建制派(包括共和黨)、反對派(民主黨)及傳統盟友(歐洲)的批評時。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就是為了解釋和宣傳特朗普的立場,主要面向的是保守派知識分子。他先亮名立場,表明自己是政治正確的,然後提了十點:1)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不管怎樣都是不對的,但俄羅斯有自己的立場,複雜的歷史經緯美國人是搞不懂的;2)烏克蘭不能收回俄羅斯佔有的領土;3)烏克蘭必須償還美國的援助,給美國提供礦產開採權;4)烏克蘭腐敗透頂;5)美國民眾已經厭倦了支援烏克蘭;6)中國對美國的威脅比俄羅斯大;7)歐洲人應該自己去保護烏克蘭和保衛自己;8)把美國批評過往對烏克蘭政策的人稱作“普京傀儡”,無濟於事,也只會適得其反、激怒美國;9)美國對那些壓制民粹右翼的歐洲建制派流政黨毫無興趣;10)美國應該結束戰爭,拉攏俄羅斯,一起對付中國。應該說,這篇觀點文章是對特朗普民粹右翼政府的地緣政治視角的非常好的總結,值得參考,也應該引起中國對美國聯俄製華策略的高度警惕。2025.3.1


(全文約2,4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10 Hard Facts About Ukraine and NATO
關於烏克蘭和北約的十點確鑿事實

作者/Kurt Schlichter
載於/Townhall
日期/2025.2.27

正文:
唐納德·特朗普總統不僅試圖迫使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和平,還要求歐洲國家在防務問題上自食其力。令人震驚的是,美國的體制內人士對此憤怒異常——彷彿他們希望這場絞肉機般的戰爭永不停歇,而美國永遠為歐洲的畸形社會病態買單。但不可持續的事總歸要終結。變革已至,我們必須接受現實:外交政策容不下幼稚的陳詞濫調和道德表演。當有人用“你是希特勒”或“啃舔普京腳趾頭”來反駁你的論點時,顯然他們不願面對實質討論。但這一次,他們不得不面對。特朗普鐵了心要結束這場戰爭並重置北約關係,絕不會因為輿論壓力而退縮。
··· ···
(全文約2,400字)
9️⃣"用一個詞來形容特朗普"
按語:本文載於左翼雜誌《大西洋月刊》,作者以“家產製”(patrimonialism)為核心框架,定義和解釋特朗普的執政模式及其對美國政治體制的衝擊。“家產製”是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創造的一個術語,指統治者將國家視為個人財產或家族企業,以個人忠誠和關係網路替代制度化治理,透過獎賞盟友、打壓異己鞏固權力,並系統地、全面地、公開地進行公器私用及化公為私。特朗普的執政方式是典型的“家產製”:1)削弱制度:大量解僱專業公務員,任命缺乏資質的親信;無視法律程式,將司法部等機構視為自傢俬人律師事務所;2)公私界限模糊:利用總統職權為家族企業謀利,把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混同;3)反官僚傾向:排斥專業官僚體系,認為其威脅個人權威,轉而依賴非正式的權力網路(包括利用馬斯克的DOGE接管敏感專案、清除官僚體系裡的異己)。
文章指出,“家產製”最大的致命弱點是腐敗。因其本質是將國家資源私有化。結果會導致專業人才流失,機構職能扭曲,政策制定草率,瓦解和損害國家的治理能力。文章援引專家看法,稱美國可能迎來一百多年以來“最嚴重的腐敗狂歡”。
但作者認為,這給反對派(民主黨和其他反對組織)提供了機會,因為公眾雖然未必能夠理解和感受“民主”、“法治”等抽象概念,但卻知道什麼是腐敗,而且對腐敗深惡痛絕——尤其當腐敗損害了公共利益的時候。作者建議民主黨接下來就聚焦一個議題:腐敗,進行資訊的狂轟濫炸,把特朗普塑造為“美國史上最腐敗總統”,就此瓦解其政治支援。

(全文約6,2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One Word Describes Trump
A century ago, a German sociologist explained
precisely how the president thinks about the world.
用一個詞來形容特朗普
一個世紀前,一位德國社會學家精準地闡釋了這位總統看待世界的方式。
撰文/Jonathan Rauch
載於/The Atlantic
日期/2025.2.24
正文:
唐納德·特朗普到底在做什麼?
··· ···
(全文約6,200字)

【【【請求推薦(長期有效)】】】
招募:影片剪輯拍攝、新媒體運營
崗位:實習生 或 正式崗
領域:人文社科
要求:英文基礎好、有國際視野、有人文關懷、有創意、有網感
經驗:應屆畢業生 及 1~5年工作經驗即可
地點:北京(要求人在北京,可接受遠端辦公)
聯絡:電話15010806420 微信mylivinghistory-xu

歡迎加入「兔主席的寶藏」,這是兔主席/tuzhuxi和朋友們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定位: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風格:理性、邏輯、簡單、通透
持續: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內容:國際臻選(整理註釋評論全網稀缺高質量內容)/快評(觀察、視角、心得、影書評、圖片)‍‍‍‍‍‍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可快速加入【兔主席的寶藏】知識星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