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etsight
微訊號:letsight520
中國家長熱衷於複製“精英”,崇拜王室“精英教育”。
從英國到日本,新一代接班人即將走到歷史舞臺,但是回顧他們的人生經歷,似乎映射出了一種“精英教育”的失敗樣本。
我們不禁要問,王室精英教育的目標真的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嗎?普通人模仿王室成員的精英教育路徑又有多少參考價值呢?
01
王子選妃,嚇跑日本女孩
日本王室的獨苗悠仁親王今年年滿18歲,按照傳統,選妃自然要提上日程了。
目前日本宮內廳正在緊鑼密鼓地在全國蒐羅美少女,前段時間有傳聞稱王室看上了被稱為“日本國民閨女”的童星蘆田愛菜。
畢竟人家長得漂亮、學習還優秀,18歲已經憑自己的努力考進了慶應大學,讀的是法學。

訊息一傳出來,不僅蘆田愛菜的粉絲反對,全民都在抗拒優秀姑娘進宮當太子妃。
曾經平民女孩嫁入王室也不失為一條階層躍升的金光大道,但是為什麼如今風向卻變了呢?
答案就是,悠仁親王的成長真的有點歪。
悠仁親王從小就被王室打造為“神童”,小學可以寫出驚為天人的文章,隨便玩玩就能做出小發明。

後來又被發現都只是人設。因為他8歲還能指著自己的大伯德仁天皇的照片叫爹。
這並不妨礙王室希望他能成為史上第一位從日本頂級名校東京大學畢業的天皇,所以從他7歲開始,整個秋筱宮就在為送他進東大積極運作。
同一輩的公主上的都是日本皇室專屬的學習院,只有悠仁上的是御茶水女子大學附屬中學、筑波附屬高中。
因為筑波高中在2022年有42名學生申請到了東京大學,這可能是悠仁進人東京大學最好跳板。

結果悠仁高中7門課,滿分1000分,只考了20分,最高分是英語,但也就6分。
就在2015年,東京大學對部分私立高中實行了“推薦入學制度”,很難不懷疑這是為悠仁開的後門。
為了能夠獲得推薦,王室又開始給悠仁打造昆蟲科研人才的人設。
未成年的他和和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的知名研究員,一起撰寫了蜻蜓相關論文。

最後就是,論文被扒出是請槍手,成績太差,東京大學拒收,英文不好,留學沒戲。最後,只能以特招生的身份進入筑波大學。
為了託舉這位未來的天王,王室可以說是不遺餘力,但是無論王室如何打造學霸精英人設,但依然改變不了“廢物”的本質。
02
英國兩代王子,醜聞不斷
說到王室精英教育,英國王室敢稱第一,沒人敢稱第二。
查爾斯王子King Charles III(現任英國國王)是第一個進入“社會學校”的皇室成員。

高中的時候,他選擇了一所寄宿私校高士德中學Gordonstoun school,大學他進入了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攻讀歷史、考古學和人類學,併成為第一個獲得大學學位的王儲。
他的兒子威廉王子從3歲開始就進入公共幼兒園Minors' Nursery。隨後威廉王子進入了英國頂尖的全寄宿制男校拉德格羅夫學校Ludgrove School。
小學畢業後,他和弟弟哈里王子一同被送入了英國九大公學公學之一的伊頓公學Eton College。

威廉王子完成伊頓公學學業後,他進入了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取得了地理學士學位。
而哈里王子則選擇了一條與哥哥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在2006年自願加入了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Royal Military Academy Sandhurst,準備投身軍旅生涯。
如果從教育的角度來看,這兩代王子都已經走在金字塔頂端,是毋庸置疑的精英。
但是即使擁有如此耀眼的教育背景,從查爾斯到威廉、哈里,他們幾乎從來沒有得到正面評價。
英國女王去世後,查爾斯繼承王位,英國民眾聚集抗議,聲稱:(查爾斯)不是我的國王,唯一的好國王是漢堡王。
可見他在民眾心中的風評有多糟糕。

哈里王子可以說是英國王室叛逆的代表。
年輕時,哈里經常吸食大麻、泡夜店、酗酒鬧事,三天兩頭就能在八卦週刊中看到他的騷操作。
長大後確實沉穩了許多,但是婚後又鬧出不少風雨,公開宣佈脫離王室、放棄王室頭銜。
他還出版了自傳《備胎》,雖然創下了銷售紀錄,但書中揭露了不少王室秘史,很長一段時間讓整個王室都陷入風波。

哈里的操作反襯得哥哥威廉王子更完美,但自從去年凱特王妃生病後,關於威廉王子的緋聞和出軌傳聞開始在各大小報中流傳。
威廉王子一直以“理想王儲”的形象示人,這些傳聞也使得整個王室的公眾形象越來越糟糕。
雖然英國王室精英教育在過去培養了不少英明的君主,直到今天英國的精英教育依然為人津津樂道,但是如今從這樣的教育路徑走出來的王子卻一言難盡。
03
傳統精英教育的崩潰
在21世紀的今天,“王室”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遙遠而古老的詞彙。
曾經的精英教育以培養王族和貴族的繼承人為目的,而且還要維護王室的的尊貴地位和神秘感。
所以早期王位接班人的教育幾乎都是由家庭教師負責,比如伊麗莎白二世的私人教師就是著名的伊頓公學的教務長,克拉倫斯·亨利·肯尼特·馬丁爵士(Sir Clarence Henry Kennett Marten KCVO)。

即使女王沒有上過一天學,但是她7歲就已經可以掌握英、法、德三國語言。
除了學習文化知識,她還要學習皇室禮儀、舞蹈、唱歌,以及憲法、政治等統治者必備課程。
但是進入21世紀,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資訊科技的發展,傳統的精英教育體系和現代社會的發展已經明顯脫節。
曾經高高在上的王室成員,已經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憑藉高貴的血統和精英教育一帆風順。
傳統的王室教育體系培養的精英,在今天已經不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領導者的要求。
在一些中國家長看來,王室精英教育代表著“成功”,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走上這一路徑也成為下一位“精英”。
但是王室的精英教育,並不是普通家庭能夠輕易模仿和複製的。
王室成員從小就生活在特權中,接受的是量身定製的教育,擁有專門的資源、資金和師資力量,這些普通家庭都無法提供。

王室精英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培養能夠承擔重大政治責任的未來領導人,而現代家庭教育的重點,應該是培養能夠適應快速變化社會的個體。
今天的世界需要的是能夠創新、合作並具備全球視野的人才,而不僅僅是依靠血統和傳統教育所塑造的“繼承者”。
盲目模仿王室的教育路徑,只會忽略孩子個性化發展的需求,最終可能會偏離教育的目的。
精英教育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複製所謂的成功之路,而是根據孩子的個性、興趣和未來發展,量身定製適合自己的路。
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適應未來社會挑戰的“新時代精英”。
倡導理性閱讀,離夢校更近一步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那就點個「推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