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O全觀察」欄目聚焦首次公開募股公司,報道企業家創業經歷與成功故事,剖析公司商業模式和經營業績,並揭秘VC、CVC等各方資本力量對公司的投資加持。
作者丨薛皓皓
編輯丨關雎
圖源丨midjourne
深圳市首家在A股上市的人工智慧公司雲天勵飛,正在衝刺港股上市。目前其在科創板的市值近200億元。
雲天勵飛不久前釋出的2024年A股財報顯示,公司虧損5.7億元,虧損同比擴大49%。公司表示,上一財年虧損擴大,主要系研發投入和股份支付所致。
同一天它釋出公告,稱籌劃在港股上市,目的是為吸引國際資本,拓寬多元融資渠道,並塑造公司國際品牌形象。
2023年4月,雲天勵飛登陸科創板,主要業務為AI安防、AI城市治理等領域,不過隨後兩年,公司繼續擴充套件業務範圍至企業級、行業級、消費級這三大應用場景。公司還透過自研AI推理晶片、併購岍丞技術,在AI大模型的推理晶片產品、C端智慧硬體產品等業務上同時發力。
對於上市前的投資方,雲天勵飛的相關限售股已經於2024年4月解除,但是截至2024年末,真格基金等投資方尚未實施減持。一路發展而來,雲天勵飛不僅受到真格基金、華登國際等知名投資機構的持續支援,而且擁有眾多深圳資本的加持。

海歸博士在深圳創業
年入近10億元
1997年,陳寧從上海交通大學的電子工程系畢業之後,選擇赴美深造。他深造的學校是佐治亞理工學院,該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並稱為美國三大理工學院。當他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後,便走上了晶片工程師的發展道路。

圖源:雲天勵飛公眾號
他先在美國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擔任系統架構師,負責設計4G終端基帶晶片。
後來受到中興通訊的邀請,回國加入中興通訊,擔任IC技術總監,並實現了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向量處理器及其通訊應用晶片“零的突破”。
2014年,他感受到國內人工智慧浪潮技術正在湧現,並認為這是一個絕好創業機會。於是,他同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博士同學田第鴻,共同創立了雲天勵飛。
陳寧負責晶片硬體,田第鴻負責軟體演算法,雙方跨界合作探索AI的應用場景落地。“創立之初,雲天勵飛就組建了兩支核心技術團隊,一支是AI演算法團隊,另一支是神經網路處理器晶片團隊。”陳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當時,AI安防方興未艾,雲天勵飛便從該領域切入,開展業務。它與深圳市龍崗公安分局合作的“深目1.0”系統,是公司的第一個落地專案。這套AI人臉識別系統在上線一週內,就幫助警方破獲了多起案件。
此後,雲天勵飛在相關領域持續發力,其產品及服務可用於智慧安防、城市治理等數字城市領域,幫助提升政府對城市安全防控、交通監管排程、突發事件響應等方面的運營管理效率。
截至公司2023年登陸科創板,其超70%的營收就在於數字城市運營管理的AI產品及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聯合創始人田第鴻於2019年退出雲天勵飛,原因是田第鴻和陳寧在公司未來發展戰略上存在較大分歧。田第鴻離職後,他曾承擔的核心研發職能由王孝宇及程冰等人分工接替。王孝宇於2017年加入雲天勵飛,此前是Snap研究院的創始人之一,Snap創造了知名的SnapChat。

2023年4月,雲天勵飛正式在科創板上市,成為“深圳人工智慧第一股”。當時,公司的商業化場景已從數字城市運營管理,擴充套件至產業園區、出行交通、商業購物等行業。
當時,雲天勵飛總結其AI戰略打法:其一,從各個落地場景中抽象出通用和最多呼叫的演算法,將演算法的理解融入晶片設計中;其二,利用這顆適配的處理器,高效低成本的配合演算法,快速形成新的解決方案,進入更多行業;其三,處理器平臺上的使用者,結合雲天勵飛的演算法平臺,最低成本解決長尾需求。
這是該公司對於其“演算法晶片化”戰略的總結表述。
上市之後,雲天勵飛再次拓展其AI應用落地的範圍,擴充套件至AI大模型的推理晶片、C端AI智慧硬體等領域。
2023年末,公司推出了14nm製程的DeepEdge10晶片,此後它公佈了基於此類晶片的大模型推理加速卡IPU-X6000。2024年公司與德元方惠簽署協議,提供總算力規模約4000 PFLOPS的AI訓練及推理異構算力服務,預計3年內將為其貢獻約16億營收。

2024年,該公司更是透過一起重要併購,切入AI消費級業務。3月,雲天勵飛宣佈併購岍丞技術,併購價格不超過1.8億元。岍丞技術成立於2018年,為智慧穿戴裝置產品,如耳機和手錶,提供晶片模組、作業系統和產品設計服務,客戶包括華為、榮耀、OPPO等品牌。
陳寧此前表示,本次併購是基於戰略佈局的考量,AI和大模型最終一定會走向C端,真正讓每個人有貼身的AI Agent,PC、手機、可穿戴裝置都是AI Agent潛在載體,透過這起併購,公司可在可穿戴裝置上佈局。
此外,它還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嚕咔博士,定位於AI兒童智慧硬體,已經推出名叫AI拍學機的產品,主打拍照+AI互動方式,為兒童教育賦能。它還與閃極科技合作研發AI眼鏡,該產品搭載了公司自研大模型“雲天天書”。

2024年財報顯示,雲天勵飛的主營業務分為行業級、企業級和消費級應用。其中,三大業務場景分別獲得營收2.5億元、2.5億元和4.1億元。包括數字城市治理在內的行業級應用的營收同比減少46%,包括AI推理晶片在內的企業級應用同比增長700%,而消費級應用則是該年新增業務。
伴隨著新業務的持續開拓,雲天勵飛的營收持續擴大。2024年全年營收9.2億元,同比增長81.3%。但是,其虧損也正不斷擴大,2024年歸母淨虧損5.8億元,同比擴大51.1%。
從2025年一季度報看虧損有所收窄,一季度虧損8564萬元,同比收窄38%。不過,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負,表明公司的實際開支仍高於客戶回款額。

多家深圳機構加持
2024年財報顯示,真格基金等投資方持有的限售股已於去年4月全部解除,但大部分投資方尚未進行減持。早在上市前,雲天勵飛就持續受資本市場關注。根據睿獸分析,公司在A股上市前,累計獲得10多輪投資。
2015年,真格基金和深龍創投共同以800萬元天使輪投資,入股雲天勵飛。此後,真格基金還在B輪加註。

圖源:雲天勵飛公眾號
在陳寧尋求天使輪募資之際,他去往北京找真格基金的徐小平,徐小平還介紹了當時仍在真格工作的李劍威。三人在一次下午茶碰面後,就確定了投資意向。
另外,李劍威離開真格基金後,創立了真成投資,而真成投資又參與了雲天勵飛2億元B輪投資。
真格基金分別在天使輪和B輪以500萬元和700萬元入股。同時,根據2024年財報披露的限售股數,該基金的持股比例為1.6%左右,並以最新市值計算,賬面浮盈約2億元。
華登國際和多家深圳資本也連續支援雲天勵飛的成長。華登國際曾在B輪、B+輪和C+輪,分別以8000萬元、2億元、1.7億元進行投資。作為一家投資半導體的知名機構,華登國際此前表示,他們不僅看重公司具備演算法+晶片+資料的AI全棧能力,而且看重其低調踏實、產品技術接地氣的特質。
深圳資本的支援對於雲天勵飛的發展也不可或缺。投控東海、深圳市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服務中心等深圳國資都向雲天勵飛進行投資,其中投控東海投了兩輪。並且,投資方中的紅秀資本、中美創興、前海中眾等機構均來自深圳。
雲天勵飛成立以來也一直紮根深圳。陳寧自2014年回國來深創業已有十餘年,他曾回憶道,2014年他們寫了一個提案,在不認識任何領導的情況下,3個月之內,4000萬資金就到了公司賬戶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