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華裔小姐姐名校退學不打工不炒股…加國年輕人湧入新賽道,低調發財!

在多數人還擠破頭找打工、卷副業、拼學歷的時候,一批加拿大年輕人卻悄悄靠買下“無聊小生意”實現財務自由:洗衣店、洗車場、自動售貨機公司……這些看起來不酷也不時髦的行當,卻能帶來穩定現金流、低風險投資回報。
隨著加拿大迎來“銀髮退場潮”,超2萬億加元的小生意即將易手,年輕人正抓住這個機會,不創業、不打工,靠買生意逆襲。這不是“風口”,而是真正跑得通的低調財富路徑。

圖源:Isabella Falsetti/The Globe and Mail
據Globe and Mail記者Julia Stratton報道,吳小姐(Maureen Ngo)在UBC大學讀到大四時退學,她沒有創辦科技公司或經營生活方式品牌,而是買下了一家自助洗衣店。
她今年25歲,清楚地知道這並不是一個“性感”的行業。相反,她就是因為這個行業“無聊”才決定入手。
從來沒有夢想過經營洗衣業務的吳小姐,無意間受到了一位網紅的啟發。這位網紅鼓勵人們透過“無聊生意”實現低風險財務自由,她徹底被說服了。
一年半後,吳小姐已經收回了她的初始投資,管理的小型團隊正在擴張,並計劃未來繼續收購更多業務。現在,她唯一的遺憾是:“我早該更早買下這家洗衣店。”
圖源:Isabella Falsetti/The Globe and Mail
年輕人湧入“無聊生意”賽道
吳小姐屬於一群正在興起的加拿大年輕創業者,他們紛紛買下那些看似“無聊”的小生意,比如洗衣店、自動洗車店和自動售貨機公司。這些生意雖然不光鮮,但這正是它們的優勢:
與從零開始創辦企業相比,購買已有穩定客戶群、收入清晰、運營成本低、能抵禦經濟衰退的小企業,成為新一代“創業者”的熱門選擇。
對一些人來說,這是逃離朝九晚五“打工人”有生活;對另一些人來說,這些生意就像買房收租一樣,是一項不辭職也能經營的被動收入投資。
他們被稱為“搜尋者”(searchers),年齡多在20至40歲之間。相比從頭創業,收購企業顯得更穩妥、更直接。
老一輩退場,帶來2萬億資產轉手機會
SuccessionMatching創始人兼CEO艾莉森·安德森(Alison Anderson)指出,在當前全球貿易緊張與市場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對這些穩定小企業的收購興趣正在快速上升。她表示,這一趨勢在2025年初就已顯現。
加拿大獨立企業聯合會(CFIB)2023年報告稱,76%的企業主計劃在未來十年退出企業經營,這波“銀髮浪潮”預計將帶來超過2萬億加元的商業資產易手,其中許多是家庭式經營的小生意,他們更希望找到能延續生意的接班人。
不需要MBA:年輕人用積蓄+貸款買生意
有商業背景當然加分,但現在許多網紅,如YouTuber Codie Sanchez(吳小姐的啟發來源)正將“買下小企業”的理念推入主流視野。
吳小姐還經營一家游泳學校。她從UBC退學的理由是:知道自己不想一輩子為別人打工。
她花了8個月時間研究洗衣行業,聽了不少專門講洗衣店的播客(“對,真的有這種播客”),然後親自遞送了20多封信給溫哥華的洗衣店老闆,表達購店意願。最終,一位計劃退休的老闆回應了她。他在溫東擁有一家小型洗衣店,售價不到10萬加元,吳小姐用積蓄將其買下。

圖源:Isabella Falsetti/The Globe and Mail
更多例子:年輕夫妻倆買下洗車場
35歲的傑夫·馬丁紐克(Jeff Martinuk)和37歲的妻子米歇爾(Michelle)在詳細研究財務報表後,決定收購位於薩斯喀徹溫省Grenfell鎮的一家自助洗車場,距里賈納約1.5小時車程。
前老闆邁克爾·佐恩(Michael Zorn)年過五旬,經營這家店超過20年。有天看到馬丁紐克在洗車時,半開玩笑地說:“要不要乾脆接手?”
兩人起初猶豫,但詳細核查賬目後發現,佐恩記賬一絲不苟,企業結構簡單、財務透明,於是他們動用積蓄和貸款買下了這家生意。
成交金額為“六位數”,這夫婦用儲蓄支付三分之一,剩餘部分透過抵押貸款和多筆小額貸款支付。他們計劃用15年還清按揭,7年半還清貸款。“從第一天起我們就能收支平衡,”馬丁紐克說,他計劃保留公務員的工作,洗車場的收益將用於償還貸款。

圖源:TATUM DURYBA/The Globe and Mail
他們也坦言,運營遠比想象中勞累。剛上任第一週,大門馬達就壞了,修了一個多星期。
不像大型收購案那樣有律師、投行或顧問團隊,小買家往往靠自己做盡調、找賣家、談價格、籤協議。
“這更像是西部拓荒,”多倫多專注接班規劃的交易顧問佈雷特·米勒(Brett Miller)提醒,買家要警惕過度依賴原老闆個人關係、客戶資源的生意,還要注意行業是否正在經歷劇烈變革。
但他也指出:“雖然不酷炫,但這些生意現金流極好。而那些看起來‘很性感’的創業專案,往往既燒錢、又遲遲不能盈利。”
搜尋基金(search fund)等機構投資者也在收購小生意,往往由商學院畢業生和投資人合作運作,但小買家有一項天然優勢:人情關係。
很多退休老闆更看重買家的“人品”,願意把自己一手經營的生意交給可信賴的人。
例如,洗車場原老闆佐恩就幫馬丁紐克提前實習、熟悉裝置,甚至親自協助採購零件。
“我一開始就說清楚,我不會馬上走人。我想幫他成功,因為我對這家店很有感情,”佐恩說,“我很欣賞他們夫妻倆,希望他們也能從這門生意中獲益。”
參考閱讀: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investing/personal-finance/retirement/article-canada-young-people-businesses-entrepreneurs-laundromats-car-washes/
-END-
若你喜歡推文,
記得點一下右下角的[推薦]哦~!
[評論留言]也是很歡迎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