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從希臘首都雅典飛往瑞士蘇黎世,2個半多小時就到了。下了飛機進入機場就耳目一新,機場的建設品質絕對是最好的,這也是我們8月21號離開芬蘭後,已有3周沒再看到北歐那種發達氣質了,甚或這裡比北歐還略勝一籌呢。
出了機場坐上計程車開往酒店,一路上所看到的市容市貌也進一步印證我們落地後的初始印象,瑞士果然不同凡響。不過這裡要小小吐槽一下,瑞士的機場等公共場所的免費WiFi居然要註冊啥的,這點不像其它地方那麼便利,或多或少能感受到瑞士還是有些強化管理的,之後的兩天中對此也有所驗證。
那天離開雅典時陽光和煦、溫暖無比,到了蘇黎世則是陰雲密佈、涼氣逼人,到了傍晚更是細雨霏霏、倍感寒意。當晚和國內來此旅行的朋友小聚,一邊品嚐瑞士美食,一邊分享各自旅行體悟和這份跨越千山萬水的友誼。
第二天上午我們就去蘇黎世市中心開逛。先去班霍夫大街和附近的小巷走走,再去看了最著名的蘇黎世聖母大教堂,之後就去一家當地的美食餐廳和在這裡的朋友吃個午餐。他不久前從華沙調到這裡工作,和他聊聊這兩地的差異以及他對歐洲的看法,蠻有啟發的。
午飯後,我們又接著去逛了蘇黎世大學和旁邊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再去瑞士國家博物館拍張照,然後就去火車站乘車前往日內瓦。

【蘇黎世漂亮的有軌電車】

【蘇黎世商業街小巷】

【商業街裡的Lululemon店】

【蘇黎世聖母大教堂內院】

【遠看蘇黎世大教堂】

【蘇黎世大教堂】

【蘇黎世利馬特河兩岸美景】

【蘇黎世軍火庫餐廳】

【蘇黎世大學】

【蘇黎世大學附屬醫院】

【蘇黎世理工學院】

【蘇黎世國家博物館】
從蘇黎世坐火車到日內瓦近3個小時,我們傍晚6點多到達,入住臨近的酒店。這一路的風景很美,完全展現出瑞士的特色:群山、湖泊、牧場、植被等等。日內瓦的天氣比蘇黎世略許好些,但還是有點陰冷,聽人說這兩天正好有寒流來襲。
次日13號上午,我們在附近的日內瓦湖湖畔稍微走走後,就去一家中餐廳和一位當地朋友見面小聚。這是我們這次歐洲旅行中唯一的一頓中餐,吃的還是火鍋。
這位朋友是西非人,在中國留學過,生活在瑞士已有30多年了,精通多國語言,她對歐洲、亞洲和非洲也都非常瞭解,因此和她聊天能一下子開闊很多視野。她喜歡瑞士,但覺得瑞士也不如以前那麼安寧祥和了,但不管怎樣還是比其它歐洲國家好,尤其比鄰居法國好。
我們午飯後,她就帶我們逛逛日內瓦。日內瓦不大,公交也非常發達,包括整個瑞士的公共交通系統(特別是鐵路)都相當完善發達,精準無誤,不像德國火車現在動輒就晚點。
我們自己坐公交車還是有點搞不明白,所以在之前的各大城市裡遊逛時坐公交車很少,這次有朋友帶著就容易得多。在日內瓦這裡住酒店的旅客還有免費的公交通行卡(蘇黎世沒有),不坐白不坐。
我們先去聯合國萬國宮那裡看看,這是聯合國的歐洲總部。這個萬國宮於1938年建好,當時為國際聯盟(聯合國前身)總部,後來就成為聯合國歐洲總部所在地。儘管這個聯合國歐洲總部位於日內瓦,但是瑞士直到2002年才加入聯合國。
之後我們去了日內瓦老城區轉轉。老城區並不大,很整潔,在一座小山上,一邊欣賞街區的風景,一邊就緩緩走了上去。朋友還帶我們去一家巧克力店品嚐了現場製作的巧克力。歐洲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巧克力,但最有名的還屬瑞士。
在市裡轉悠的過程中,我注意到兩個小事。一個是在一家酒吧前,有位中年人似乎有點精神問題,站在道邊比比劃劃唸唸有詞的,很快就過來兩個警察對他告誡什麼的。另一個是在一家商場門前,有人扮熊貓等待打賞,也很快有警察過來給他開了罰單。看來瑞士的秩序良好、乾淨亮麗,和其及時響應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夜幕下的日內瓦大噴泉】

【清澈透底的日內瓦湖】

【日內瓦湖岸邊美景】

【日內瓦湖岸邊的舊貨街攤】

【日內瓦的小龍坎火鍋店】

【日內瓦萬國宮】

【萬國宮前著名的斷椅雕塑】

【日內瓦老城風景】

【日內瓦老城裡的一家巧克力店】

【日內瓦老城街景】

【日內瓦聖彼得大教堂】

【警察在處理這個“大熊貓”】
大致逛完了日內瓦城,我們就又乘火車趕去下一站:法國里昂。在瑞士的兩、三天時間裡,除了感覺瑞士物價很貴外(歐洲最高的),其它方面我們都覺得非常好。
瑞士處於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幾個大國的包圍之中,面積僅有4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為900萬,卻很快發展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經濟體,而且一直長盛不衰。對此,我自己有過思考,這次和幾位朋友聊過,我想大概和這幾個因素密切相關:
其一,瑞士的中立國地位。自1815年《巴黎條約》簽署以來,瑞士就被認可為一箇中立國家,而且保持中立始終是瑞士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則,即瑞士不會捲入其他國家之間的武裝衝突或地域紛爭,也因此瑞士躲過了兩次世界大戰。
其二,瑞士的保守理念。瑞士可能是歐洲尤其是西歐國家裡面最為傳統和保守的國家。不管是因為地理條件較差、自然資源匱乏,還是因為其民族特性和中產階級的強大,瑞士在整個歐洲和西方都向左轉的過程中,能獨善其身,難能可貴。瑞士是外籍人口比例最高的歐洲國家之一,其中不少歐洲人因不滿本地的左派文化而選擇來瑞士工作和生活。
其三,瑞士的政治體系。聯邦制和直接民主是瑞士政治制度的標誌。聯邦制是西方很多國家都採用的模式,但能夠實施直接民主的國家很少,因為這要給所有公民很大參與國家決策的權利,主要透過民眾公投的方式實現。另外,國家層面是由聯邦委員會領導聯邦政府和聯邦政府行政機構,並擔任集體國家元首,聯邦總統由七名聯邦委員會的委員輪值擔任。
總之,瑞士確實值得學習和借鑑,也是中小型國家發展的典範,當然這些學習和模仿是很難的,因為透過這一、兩百年,瑞士已在方方面面構建了自己的壁壘和護城河,別人只能模仿難以超越。

【里昂一家大型購物中心】

【里昂市政廳】

【里昂人壁畫】

【里昂羅納河上的人行橋】

【里昂羅納河美景】

【里昂富維耶聖母院】

【聖母院裡中國畫家的畫作】

【富維耶山上看里昂半島風景】

【里昂老城小巷】

【里昂加達涅博物館】

【里昂國際微縮電影藝術博物館】

【里昂主教座堂】
從日內瓦到里昂,坐火車近2個小時,看看窗外風景、稍稍休憩一下就到了。里昂是法國僅次於首都巴黎的第二大人口區(里昂的都市區人口約180萬)。從第一眼看到里昂到第二天離開,這裡給我們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遠遠超出之前的期待和想象。
里昂是羅馬帝國時期高盧人的首都,在文藝復興時期里昂成為重要的經濟中心。這座城市以其美食、烹調技巧以及歷史和建築地標而聞名,老里昂區、富維耶山、半島和紅十字山坡都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第二天逛了這些美景後,我們就又乘火車去了巴黎。在里昂待了一天一晚,這個地點真有點沒待夠的感覺,期待以後能再來多住住。
從里昂到巴黎的火車也是約2個小時。對於巴黎,對於法國,很多人都比較瞭解,我不在這裡加以贅述。我是27年前第一次遊歷西歐時逛過巴黎,當時有一個場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也讓我當時有了一點感慨和預判。
那時坐在塞納河邊上的咖啡廳,看到不少年輕人也在懶懶地喝咖啡曬太陽,或者提著小油漆桶在附近的老建築修修抹抹,這就是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我當時就想,他們的老祖宗們給法國人留下了豐厚的歷史遺產,子子孫孫就在這上面躺平享福了。。。長此以往,法國(以及歐洲)必然會逐漸衰退,而中國和東方卻正在崛起(1997年的中國正是蒸蒸日上的時候)、勢不可擋。

【巴黎凱旋門】

【巴黎香榭麗大街上LV大廈】

【還在修繕中的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附近玩耍的人們】

【遠看巴黎埃菲爾鐵塔】

【埃菲爾鐵塔近景】

【巴黎聖三一大教堂】

【法國國家凱布朗利博物館】

【巴黎漂亮的大酒店】

【巴黎小皇宮美術館】

【美麗的塞納河】

【巴黎市政廳】
這次再來法國,再逛巴黎,也是想多多少少看看我當年的感慨是否有幾分正在成為現實。誠然,巴黎仍然很美,巴黎絕對是歐洲數一數二值得去觀光旅行的好地方;誠然,法國依然有大國昔日的榮光,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過很顯然法國和巴黎都在相對衰敗之中,這個變化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趨勢早已形成。
我們9月14號到巴黎,巴黎的殘奧會剛在前一週結束,但是臨時搭建的一些比賽看臺和圍欄設施等,都還沒有完全清理好,這多少影響遊客的觀光和拍照,也能看出法國的效率還是不盡人意的。另外,在巴黎遇到的那個計程車司機也是我們感覺素質比較差的,遠不如之前各地的計程車司機。
我們第二天在一些重點景點打打卡,並順著塞納河岸邊走走逛逛,感受一下秋天裡的巴黎。逛完之後,我們就又乘火車趕往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即將為本次歐洲之旅畫上句號。
其它相關文章:
幸福家庭圈
關注“幸福家庭圈”,與幸福家庭相伴,與成功人士同行,與優秀孩子共成長!關注方法請點選本文最上方的藍色“幸福家庭圈”即可,本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也歡迎轉發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