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北美“亞男”生存的真相…

最近一位谷歌華人碼農釋出的一篇關於“亞洲男性在北美的困境”的帖子引起了熱議,他描述了自己遇到的社交難題和約會難題,稱:每次參加公司的社交活動時都無法真正的融入到白人同事之中……

評論區有人表示感同身受,但也有人表示po主的想法過於片面,很多亞洲男性在北美職場中同樣能如魚得水,拿捏社交。
如今亞洲男性在北美圈子裡的生存狀況究竟如何呢?這篇就帶大家一探究竟,聽一聽更多北美亞男的聲音。
  灣區【華人碼農】交友群 
灣區吃喝玩樂,組團滑雪、hiking、狼人殺……
掃碼回覆【華人】即刻進群,和灣區華人碼農一起happy~
刻板印象太害人!亞洲男性的標籤在消失嗎?
北美人對亞洲男性有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將其和沉默寡言、書呆子、沒有個性、不敢冒險、沒有男性吸引力等標籤牢牢鎖定在一起。於是一些在國內人人稱讚,自帶學霸光環的華男到了北美卻搖身一變成為食物鏈最底端,落差非常之大。

從小生活在北美的亞洲男性更是能體會到方方面面的歧視,華人Alan直言:在西方社會中亞洲男性常常感覺自己是隱形人,甚至不被當作獨立的個體對待例如,在媒體上亞洲男性幾乎很少有比較正面的代表,特別是只要有一個亞洲男性做了不太好的事情,大家就會迅速將對其的負面印象轉移至整個亞男群體。

雖然近些年來北美整體對亞洲男性的歧視現象有減弱趨勢,但在工作和生活中,亞洲男性依舊面臨困境。
婚戀問題一直是定居在北美的亞洲男性的一大難題,2021年美國人口普查局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跨種族配對中,AMWF和AMBF的比例極低,僅僅是WMAF的三分之一。
於是我們能看到年輕一代的亞洲男性在改善自己的外貌,生活方式和交友方式,以此提高dating的成功率。亞洲男性自身的改變及社會風向的改善的確使AM在北美婚戀市場更受歡迎,AMWF、AWBW的情侶組合也在逐漸增加。
但不可否認的是,歧視依舊存在。最近,22歲的東亞裔男孩Jack發帖稱意識到自己在美國以外的地方更有吸引力,他無奈的表示:在美國,我覺得自己是個毫無吸引力,很醜陋的男人,所以我只能努力的健身鍛鍊,努力的讓自己變得更有趣。

在北美job market中,亞洲男性也不佔優勢,白人在自己的地盤得天獨厚,黑人、拉丁裔等其他族裔有DEI的保護,唯獨亞洲男性在就業上沒有任何優待。在北美tech縮招期間,很多大廠踐行Diversity hire first,導致亞洲男性面試bar升高,更難拿到實習機會。

此外,亞洲人尤其是東亞人內斂謙遜,不善於推銷自己的性格特點使得亞洲男性在職場上晉升更慢,更難以掌握話語權。202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21%的東亞美國人表示自己在工作中得到了足夠的支援,相當大一部分亞裔美國人表示自己在職場中缺乏支援。
關於這點Aaron就吃過一個大的啞巴虧,在幫一位白人pm做完一個大型dashboard後,Aaron本以為人家會自覺在領導面前幫自己提下名,沒想到人家壓根沒提這事兒,據此他吐槽道:亞洲人謙遜那一套在美國職場壓根兒行不通。
印度裔在北美得勢!華男更難了
最近有來自FAANG的華人碼農稱:春節時組裡一片冷清,無人在意,dewali時印度leader卻帶著全組狂歡,好不熱鬧。
雖然地理位置上同為亞洲人,但印度男性和華男在北美職場上的待遇大不同,一方面是印度男非常適應北美職場文化,另一方面是在美國人心中印度人不算亞裔,東亞和東南亞的人才算亞裔,故白人更喜歡和印度人親近。
這些年印度人憑藉著抱團取暖,文化入侵等一系列操作瘋狂佔領北美職場,隨之而來的是華男在內的亞洲男性在北美職場的處境更加艱難。
印度人給自己人降bar,國人給自己人升bar,還學歷歧視自己人,怎麼可能鬥得過人家。
搞關係這一套華男玩不過印度男,華男又不抱團,所以人家肯定要踩著你往上走,沒辦法。
作為華人,Devin在公司裡深刻的感受到了華人和印度人被差別對待,他稱:“待滿一年才能promo”的潛規則貌似只適用於華人,隔壁組的印度TPM剛進公司八個月就promo了;眼睜睜看著比自己資歷淺的印度人一入職就比自己高一級,心態已崩……
《保offer北美直通車》計劃
課程亮點:
  • FAANG面試官陪你拿到offer為止
  • 可上九章所有課程+ 大廠老司機1V1求職路徑規劃
掃碼回覆關鍵詞【直通車】即可預約時間!

戳原文,立即報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