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買垃圾,美國人應該減少消費”!川普改變對經濟的看法,共和黨人擔憂“關稅永久化”言論

《紐約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國會山報5月6日綜合報道 總統川普正在改變他對經濟的說法。他暗示,隨著他大範圍的關稅政策開始生效,美國人應該減少消費,並可能面臨更高的物價和不確定的經濟形勢帶來的衝擊。

國會山報報道截圖
幾周以來,川普及其經濟團隊一直表示,關稅只會帶來短期陣痛,股市的動盪最終將會平穩下來。
但白宮方面的表態已經發生轉變,從川普在競選期間承諾要降低物價、讓美國“再次富有”,變成如今他建議美國人在消費上需要一場文化轉變,並接受他的關稅計劃將推高物價的現實。
在上週日接受NBC記者克里斯滕·韋爾克(Kristen Welker)採訪時,川普被問及是否承認其關稅計劃將導致價格上漲。
起初,川普仍表示關稅將“讓我們變得富有”——這與他宣傳自己經濟政策時表達的觀點一致。但接著,他表示,美國的孩子們不需要那麼多玩具,美國人也不需要花那麼多錢買“我們不需要的垃圾”。
這與候選人時期的川普形成鮮明對比。他在2024年競選過程中猛烈抨擊前總統拜登政府時期的通脹,並承諾當選後將降低生活成本。上週在接受ABC新聞採訪時,川普表示他的經濟政策正是選民所支援的。
“關稅政策”爭議持續
最近幾周,川普已承認他的關稅計劃實施後,經濟出現了“一些小的波動”。在競選期間,川普曾頻繁談及對中國、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關稅,但最終他的政策幾乎對全球所有國家都實施了關稅,導致美國及外國的股市和債券市場陷入混亂。
中右翼智庫“美國行動論壇”(American Action Forum)主席道格拉斯·霍爾茨-伊金(Douglas Holtz-Eakin)稱川普的言論“轉向”了一項不受歡迎的政策。
“這聽起來太脫離實際了。這就像是在說:‘你們太物質了,你們其實不需要那麼多錢。’而他傳達這個資訊的方式很奇怪,我認為這不會有市場。”霍爾茨-伊金說。
曾在川普第一任期內擔任前副總統邁克·彭斯高階助手馬克·肖特(Marc Short)警告說,如果川普繼續拿玩具做比喻,有可能會疏遠選民。他稱這是一個“有害的資訊”,並“帶有某種精英主義的視角”。
拜登政府時期的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丹尼爾·霍農(Daniel Hornung)則表示,對中國和其他關鍵貿易伙伴徵收高額關稅,將對依賴廉價商品的美國人造成最大影響,而不是那些能買30個玩具的人。
霍農指出,“讓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人群去少買東西,或者買更貴的東西,這種說法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美國有大片地區的人收入不足以負擔昂貴的商品,而對他們來說,價格上漲5%、10%、20%還是100%是至關重要的。”
在華爾街和共和黨內部壓力不斷上升之際,川普宣佈暫停實施“對等”關稅90天——這些關稅高於對所有國家統一徵收的10%基準稅率。不過,對所有國家徵收的10%關稅仍然保留,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徵收的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也未被取消。
儘管白宮堅稱部分貿易協議已接近達成,但市場仍在經歷動盪,因為關稅政策和未來貿易關係仍不明朗。
勞工經濟學家兼政策顧問凱瑟琳·安妮·愛德華茲(Kathryn Anne Edwards)指出,在將關稅作為談判工具的同時,川普又要求美國人習慣於減少消費,這兩種說法彼此矛盾。
“這兩者是完全衝突的,因為如果關稅只是一個談判策略,你根本不會試圖把國內生產拉回美國。你只是想為本國消費者爭取一個更好的價格。”她說,“但如果這真的是為了推動國內生產,那就不是談判的問題了,因為無論你給我什麼條件,我都不在乎,這關乎國內的就業。”
經濟焦慮情緒的加劇也部分源於華爾街一些預測——認為美國經濟可能即將陷入衰退。
當韋爾克問川普是否接受短期內出現衰退的可能性時,他回答說:“聽著,沒問題,一切都好。我們現在的情況是……我說過這是一段過渡期。”
與此同時,川普在國會的盟友也在支援總統的立場。威斯康星州共和黨參議員羅恩·約翰遜(Ron Johnson)在上週日表示,他不認為經濟會衰退,並補充說,在關稅議題上“必須採取大膽行動”。
愛德華茲指出,美國有可能走向衰退的預期,實際上可能會阻止企業在美國建設工廠,這與川普推動本土製造的初衷背道而馳。
“現在有什麼能阻止企業說,‘如果有關稅,那我就開始在本土製造產品’?原因在於,他們做不到。因為如果經濟衰退,正是最難啟動大規模製造業務的時候,尤其是在訂單減少、商店倒閉、消費下滑的背景下。”愛德華茲說。
這些政策也正在失去部分公眾的支援。根據CNN上週公佈的一項民調,近六成美國成年人認為川普的政策正在讓經濟變得更糟。而蓋洛普最近的一項調查則發現,89%的美國成年受訪者認為關稅將推高物價。
霍爾茨-伊金表示,川普在經濟問題上的表態是否有說服力,其中一個觀察指標將是共和黨議員在2026年連任競選中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我不認為他會失去他的基本盤,但根本性的問題在於,他什麼時候會失去那些需要競選連任的國會共和黨人?”霍爾茨-伊金說,“如果總統的支援率低到某個程度……你就會開始試圖與他保持距離。而一旦你看到這種跡象,你就會知道,川普已經失去了控制力。”
共和黨人擔憂“關稅永久化”言論
川普上週末還表示,部分關稅可能是永久性的,即使美國經歷短期衰退也“沒問題”。參議院共和黨人對此言論感到越來越緊張。
過去幾周,因為關稅政策搖擺不定引發市場動盪,外界對白宮處理經濟事務的能力產生質疑,共和黨人一直處於不安之中。
現在,川普拒絕排除部分關稅長期存在的可能性,同時還談及衰退可能性,共和黨議員承認,這一連串表態對消費者形成了“連環打擊”。
西弗吉尼亞州共和黨參議員、黨內領導層成員謝莉·穆爾·卡皮託(Shelley Moore Capito)說,“我認為大家現在都很不安,他們一直說快跟某個國家達成協議了,所以我覺得要是能展現出確實有進展會有幫助。我認為人們現在有點兒不知道這一切最終會走向哪裡。”
卡皮託提到了上週公佈的就業資料向好,但也指出,此前資料顯示美國第一季度經濟按年率計算萎縮了0.3%。她承認,即便美國從長遠來看能夠實現經濟目標,短期內的經濟下滑仍可能造成長期損害。
“現在外面確實有很多焦慮……他是靠經濟議題當選的。他在經濟領域是個交易高手,所以他對自己有很高期待。”她說,“他在第一任期確實兌現了承諾,他認為他在第二任期也做到,到目前為止,我相信他會做到。”
“但美國……我們並不是一個對痛苦特別有耐受力的國家,”卡皮託補充道。
在其政府上任最初的100天裡,川普對美國的盟友和對手一視同仁地施加了高額關稅,隨後又為了達成協議而在很多關稅上作出暫時性讓步。
這種做法給美國經濟和華爾街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使企業和消費者難以正常運作和制定計劃。
當被主持人韋爾克問及是否會將某些關稅永久化時,川普回應說:“如果有人以為這些關稅會被取消,那他們為什麼還要在美國建廠?”
川普還表示,如果最終能夠實現他的經濟目標,那麼短期內的經濟衰退是值得的。
“沒問題,一切都很好。”川普在談及這一可能性時表示,“這是一段過渡期。我認為我們會做得非常出色。”
川普補充稱,他並不擔心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但也承認這是一種可能。
“不會,”川普回答道,隨後又做出讓步,“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但我認為我們將擁有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經濟。”
過去幾周,參議院共和黨人一直試圖淡化經濟衰退即將發生的可能性。但關稅問題始終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對那些代表農業州的大批議員而言更是如此。
雖然他們讚賞川普試圖達成貿易協議的努力,但他們不太願意讓某些徵稅措施的持續超過規定時間,更不用說永久保留了。
“除非我們無法與其他國家就公平自由貿易達成協議,否則我不喜歡永久關稅的概念。”南達科他州共和黨參議員邁克·朗茲(Mike Rounds)表示。
“我認為關稅是有其目的的,但其目的應該是實現自由貿易和公平貿易,”他說,“如果在美國找不到可替代的產品,我並不希望消費者單純為那些海外商品支付額外的成本。”
高階貿易和經濟顧問上週表示,他們正在與多個國家積極談判,尋求達成協議,以阻止川普上個月宣佈的鉅額關稅。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參議員約翰·肯尼迪(John Kennedy)週一稱,正在談判的國家大約有40個。
由於消費者信心不穩,上週參議院共和黨人曾敦促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在協議達成後立刻逐一公佈,而不是等到今年夏天一次性發布。多位議員表示,他們預計這些協議將在未來幾周內陸續公佈。
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週一出席米爾肯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會議,試圖說服美國最富有的一群人,現在是投資經濟的時機,並提到共和黨希望在今夏透過的減稅計劃,以及配合關稅進行的監管削減。
“這些措施是推動美國經濟長期投資的引擎中緊密相扣的部分,”貝森特對投資人說,“總統經濟計劃的結果將是‘更多’——更多就業、更多住房、更多增長、更多工廠、更多關鍵製造設施、更多半導體、更多能源、更多機會、更多國防、更多經濟安全、更多創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