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升級的緬甸電詐團隊,遠不是你想象中的草臺班子

作者:興烘掀
來源:興烘掀
全文2001字,預計閱讀需4分鐘。
近日,演員王星在泰國被騙去泰緬邊境事件,讓已經淡出公眾視野許久的緬甸電詐園區重新浮出水面。
很多朋友可能有疑惑:緬北電詐園區不是被剿滅了嗎,為什麼仍有電詐團隊活躍?
這個答案很簡單,電詐園區在東南亞、中東多國廣泛分佈,緬北只是之前最出名的據點。打掉了緬北,還有緬東緬南、迪拜沙特、其他東南亞國家。只要有錢賺,電詐團隊只會轉戰他鄉,另起爐灶。
王星被騙的電詐園區在妙瓦底(上圖譯為苗瓦底),位於緬甸東南部(不是緬北),泰緬邊境處,據泰國首都曼谷只有5,6百公里。算上關卡檢查時間,從曼谷開車要7個小時左右。妙瓦底集中了上百個電詐園區,算得上一個“產業叢集”。
妙瓦底隔壁的泰國小城湄索(上圖譯為美索),也經常被詐騙分子稱為“公司所在地”,誘騙受害者過去工作,然後過境送到妙瓦底。王星被解救後也是從湄索機場送回國。
泰國政府為了保旅遊業名聲,動作迅速,2,3天內就解救出了王星,不過他的頭髮被電詐公司剃光了。 
由於我一直生活在電詐受害前線(北京某小區),從直觀感受角度講,我認為電詐不但從來沒消停過,而且發揚光大了。
我住的小區所屬的派出所,下轄人口十幾萬。我們業主群裡有片警,隔三差五發布本所電詐接警案件,已經堅持了4,5年。電詐單案金額從幾年前的最高百萬一路飆升到千萬,令人髮指。
上圖為本人住處所屬派出所上月某日剛發的警方通告,第一條被騙金額1200萬,已經重新整理了該所電詐接警單案金額最高紀錄(釋出在業主群裡的)。之前的最高紀錄是800多萬,這紀錄沒一兩年又被打破了。騙子們銳意進取、百折不撓、劈波斬浪、勇攀高峰。
我把電詐案件近幾年的演進路徑總結為:團隊專業化、手法翻新化、包裝正規化、金額天價化。目前來看,這“四化”基本都已實現。
1.   團隊專業化。王星案就是現成的例子。
劇本、導演大家都懂,那什麼是“人物小傳”呢?就是劇中角色的簡單概括,一般幾百字,包括人物的基本設定,性格脾氣,背景經歷。讓演員過目一下,迅速瞭解自己要演的角色,看看能不能接。這東西外行沒聽說過,我還得現查。其他方面的專業話術就更多了,電詐團隊裡有資深影視人員。
電詐團隊不光在演藝領域表現專業,在其他領域也同樣表現出色。比如,前幾年風行一時的“菲律賓高薪招聘程式設計師”詐騙團伙,透過越洋電話面試,面試官都是資深程式設計師,從專業角度完全聽不出異常。程式設計師到菲後,會被限制人身自由,被以暴力方式強迫從事網賭等非法業務。
這些專業人員,大都是前期被騙去的受害者,也不排除一些為了高額回報自願去騙人的業內人士。以前有個說法,叫做“各領域專業人才最齊全的地方是監獄”。現在電詐園區一定表示不服,我們才是各種專家應有盡有。
2.   手法翻新化。電詐園區具有產業集聚、思維創新、流程成熟、人才密集等各種優勢,開發的騙術層出不窮,且迭代速度極快,普通人完全不是對手,即便高學歷、高財富人群也很難招架。
朝陽區反詐中心經常釋出電詐案例,供市民學習研究。即便如此,騙子的腦洞我仍然經常跟不上。比如前幾天江蘇省的“騙子先給你轉錢”一案,思路實在超前。
騙子先給受害者打來50萬塊錢。那麼問題來了:1)如果收到錢就拉黑他怎麼辦,他不怕嗎?2)如果我收了騙子轉來的錢拉黑他,我是否構成詐騙罪?
普通人不是法律專家,這些東西搞不懂,所以李女士收到騙子的錢也不敢留下,只好報警。
3.   包裝正規化。騙子公司可以看起來跟正規公司一模一樣。
現在網路發達,人都不傻,而且還有不少詐騙物件為受過高等教育人員,多數人找工作時都會網上查一下應聘公司的背景資料。這個難不倒電詐團隊,他們有全套包裝,可以做到什麼異常都看不出來。
2023年8月,中科院博士張某因個人債務問題,需要高薪工作,被人以“去新加坡當翻譯”為名,輾轉騙到妙瓦底。他去之前也曾在網上查過對方公司的背景,顯示完全正規,還有一些託冒充員工對該公司發表正常評論,讓它看起來像個正常運營的公司。
這個圖只列出了東南亞的電詐園區分佈,未列出中東的迪拜、沙特。迪拜也是重災區。
從圖上也能看出,由於泰國、新加坡電詐很少,電詐團隊會詐稱泰國新加坡的公司招聘,再找各種藉口輾轉多次把人騙到緬甸去。用來打廣告的招聘公司也不是真實招聘公司。輾轉多次,屬於電詐界常用的“遞進”手法,讓受害人的心理一步一步適應陷阱,放鬆警惕。
4.   金額天價化。我們派出所最近的幾個大單就能說明問題。一個案額為1200萬的大單,需要一個電詐團隊籌劃幾個月,包括摸排目標物件底細、分飾不同角色接近目標物件、安排專家扮演業內人士騙取信任,沒準也少不了美男計,等等。
從專業角度,普通人極難戰勝電詐團隊。我只能列出以下幾點簡單粗暴的防範辦法:
1.   誰也別信。
2.   打死不掏錢。
3. 除非國內公司派駐,否則儘量別去東南亞工作,尤其網上陌生單位招聘。
為了防止讀者朋友們走丟,
請大家關注我們的矩陣號“經濟生活雜談”
經濟學人小助手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閱讀連線。
▼ 經濟學人小助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