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實習到全職三年心路歷程

【寫在開頭】最近微信推薦機制調整了,可能有些朋友會收不到我們的推送,請大家關注留學字典加上星標,以免錯過更多精彩內容!
 正文 
打工的第一層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最先在Meta實習時,它還叫Facebook。雖然該司早已以工作卷而聞名於科技圈,但文化還是挺好的。外加DAU和股價雙起飛,大小魷魚都覺得未來有奔頭。
實習是最快樂的時光。實習前就聽說return容易,只要不是純玩三個月,大家都能有return。
確實如此。運氣很好遇見了非常nice的intern manager。當時我手腳慢,寫第一個pipeline的時候磕磕巴巴,IM一點也不催,還安慰說剛開始都這樣,慢慢來就好。就這樣笨鳥先飛,第八週就把main project做完了。那時我就知道return穩了。
沒有功利心,反而能真正欣賞科技行業。看什麼都是真實的。好技術是真、好產品是真、好同事也是真。
當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深信努力就有回報,天道酬勤,一切都井然有序。
入職後開始領略第二層: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full time回來後還是欣欣向榮了一陣。美聯儲依舊大放水、各大公司繼續擴招、不到3%的利率導致房價暴漲。
夢碎的很快。前一週還拍胸脯說不會裁員的資本家,下一週就紅著眼對大家說抱歉。現在後知後覺,可以用很多理由來解釋為何一夜之間風向就變了:宏觀上加息了,企業沒錢;AI這次是真的來了,大家過幾年都會失業;資本家的胃口愈發的大。但在123456次裁員下,人很難再維持初心。
很多人這周見過,下週就消失了。美國這麼大,如果沒有工作這層聯絡,很難再見一面。氛圍也變了。留下嘴上不說,心裡都在算:自己還能撐多久?
人不再是人,而是公司刀俎下的魚肉,是默然忍耐的牛馬,是一輪輪優勝劣汰中被篩下的魷魚,是淪為資本家爪牙的倀鬼。
入職第一年我長期處於崩潰下,原因無非是常甩鍋搶功。現在的我看當時的遭遇覺得小事一樁,但對當時的我而言確實幻滅。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扯皮上,寫程式碼反而時間次要的事情。
一件事情做完,要急哄哄地發post,防止他人來搶credit。
風平浪靜地幹一天活,老闆也在晚上發訊息說別的組出了SEV你修一下吧,因為我是整個大組裡最年輕的IC3,沒有任何拒絕的權利。
如果說痛苦是因為心存期待,那麼麻木就是平靜的同義詞。
呆滿一年後我果斷換了組,新組氛圍好很多,找回生活的樂趣。人的神經也在一次又一次的裁員中變得遲鈍。終於我來到第三層: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我像接受人註定會死去這個事實一樣,接受了自己一定會被Meta裁掉的命運。一旦想清楚這一點,就沒有什麼可難受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人不會因為註定死亡的結局,就每天怨天尤人哭哭啼啼,反而會更認真地活在當下。我也不會因為早晚被裁員,就提心吊膽睡不著覺,操心未知的命運。
寫到這裡我忽然想起去年摘櫻桃,頂著大太陽很是好玩。
有些櫻桃尚未成熟就被風吹落,有些櫻桃被鳥啄了滿是傷痕,空留在樹枝上。而精挑細選後帶回家的櫻桃自然進了我們的肚子。但你很難評價哪種櫻桃生更有意義。
人生也一樣,進了大廠沒進大廠,早升職晚離場,最後都一樣。
最重要的是,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留學字典》原創文章精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