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冬梅
2 月 28 日,由達摩院舉辦的 2025 玄鐵 RISC-V 生態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國網南瑞、普華基礎軟體、經緯恆潤、新思科技(Synopsys)、Cadence、西門子 EDA 等全球數百家企業及機構齊聚一堂。伴隨 RISC-V 發展走向新高度,達摩院玄鐵加快佈局“高效能 +AI”RISC-V 全鏈路,首款伺服器級 CPU C930 將在 3 月開啟交付。來自清華大學、中移整合、阿里雲、君聯資本的代表熱議 RISC-V 的高效能突圍和 AI 革新。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會上指出,開源模式有助於 RISC-V 構建一個包容、協同創新的全球化生態,成為晶片產業變革的新引擎。
作為“生而開源”的晶片指令集架構,RISC-V 在過去 15 年裡發展勢頭強勁,從嵌入式系統加速挺進高效能等複雜場景,併為 AI 算力提供新選擇。在 RISC-V 國際基金會 2024 年批准的 25 項標準中,超過一半與高效能或 AI 相關。基金會理事會主席 Lu Dai 在大會現場表示,RISC-V 指令集最激動人心的進展之一是 Matrix 擴充套件,將推動 RISC-V 成為 AI 領域令人敬畏的力量。
在這輪 RISC-V 浪潮中,達摩院玄鐵是公認對國際開源社群貢獻最大的中國機構之一,目前在基金會技術委員會及 10 餘個技術小組擔任主席或副主席職位,積極推動 AI 相關技術方向的標準化建設。玄鐵推出高效能 C910 處理器後積極開源,也是全球廣泛探索高效能 RISC-V 應用的起點。目前,玄鐵團隊推動了超過 30% 的 RISC-V 高效能處理器落地應用,加速 RISC-V 在各個高階領域的滲透。倪光南院士對此表示,這種務實的投入和創新,正是 RISC-V 生態健康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錨定高效能和 AI 兩大方向,玄鐵處理器家族持續創新。本次大會上,達摩院宣佈玄鐵最高效能處理器 C930 即將在 3 月開啟交付。C930 通用算力效能達到 SPECint2006 基準測試 15/GHz,面向伺服器級高效能應用場景。此外,C930 搭載 512 bits RVV1.0 和 8 TOPS Matrix 雙引擎,將通用高效能算力與 AI 算力原生結合,並開放 DSA 擴充套件介面以支援更多特性要求。
同時,達摩院披露了 C908X、R908A、XL200 等玄鐵處理器家族新成員的研發計劃,向 AI 加速、車載、高速互聯等方向持續演進。具體而言,C908X 定位為玄鐵首款 AI 專用處理器,支援 4096 bits 超長資料位寬 RVV1.0 向量擴充套件;R908A 面向車規級晶片的高可靠需求;XL200 則將提供更大規模、更高效能的多簇一致性互聯。
配合玄鐵處理器的能力拓展,達摩院基於三套主流作業系統(Linux、Android、RTOS)推出三套玄鐵 SDK,將多年來積澱的玄鐵軟體能力全面整合,以更完整、便捷、穩定的方式向行業輸出。其中,玄鐵 Linux SDK 提供包括 Hypervisor 虛擬化、CoVE 安全框架、玄鐵 AI 框架、高效能運算元庫在內的豐富子系統,助力 RISC-V 在高效能和 AI 場景的開發啟航。
在發展自身軟硬體技術的同時,玄鐵也牽引產業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力量,共建 RISC-V“高效能 +AI”全鏈路生態。
圍繞玄鐵高效能 RISC-V 處理器,勞特巴赫提升問題診斷和效能最佳化效率,兆松科技支援編譯最佳化,Arteris 的 NoC 互聯 IP 提供高效能互聯,紐創信安提供 eHSM 模組和完整的安全啟動流程,全方位服務複雜 RISC-V 晶片的設計開發。此外,愛芯元智提供愛芯通元 NPU 整合 IP 模組,openKylin 打造適配 RISC-V 的 AI PC 作業系統,進一步賦能 RISC-V 的 AI 生態。
RISC-V 在高效能和 AI 場景的落地應用也不斷湧現。去年大會上,RISC-V 開源筆記型電腦“如意 BOOK 甲辰版”驚喜亮相,實現大型商用軟體的穩定、流暢執行。此次,中科院軟體所進一步介紹“如意 BOOK 乙巳版”、智慧機器人、AI PC 等 RISC-V 高效能應用。其中,基於玄鐵 C920 處理器的 AI PC 概念機已經跑通 Llama、Qwen、DeepSeek 等開源模型,打通從開源硬體架構到開源作業系統、再到開源 AI 模型的“開源 AI 全鏈路”,單位計算能耗降低 30%。中科院軟體所 RISC-V 行業生態負責人郭松柳表示:“AI 軟體棧仍在高速演進,RISC-V 作為三大主流指令集架構中最靈活、最開放的一個,無疑最為適合 AI 時代的技術創新節奏。”
值得一提的是,會上不少標杆性成果來自達摩院去年發起的“無劍聯盟”成員,其頭部牽引、開放普惠的效果初顯。在平臺工具層面,新思科技為 C910 處理器的設計、實現與功能驗證提供了 VC Formal、VC PS、Fusion Compiler 等工具,達到了最佳的 PPA 指標,並與玄鐵聯合推出深度融合的“無劍 300”晶片設計平臺,助力晶片廠商縮短開發週期;在晶片落地方面,中國電信研究院基於玄鐵 C910 處理器,打造出業界首個 RISC-V 影片轉碼卡 TeleVPU,具備 20T AI 算力和 40 路 1080p 高畫質影片編解碼能力,單卡視訊記憶體高達 40G,已在現網部署。
為進一步擴大合作範圍、拓展技術能力,“無劍聯盟”在會上官宣了一批新成員。Cadence 和西門子 EDA 的加入,使得“EDA 三巨頭”齊聚。西門子 EDA 全球副總裁兼亞太區技術總經理 Lincoln Lee 對此表示,西門子 EDA 將攜手無劍聯盟夥伴,發揮在半導體設計、嵌入式系統開發及軟體工具鏈方面的深厚積累,加速 RISC-V 晶片全面驗證,助力應對 RISC-V 深入複雜場景的挑戰。此外,經緯恆潤將基於 RISC-V 提供晶片定義、AUTOSAR 基礎軟體和自研工具鏈開發,構建從晶片到軟體的完整車規級解決方案;普華基礎軟體釋出的首個規模化、量產級開源安全車控作業系統小滿(EasyXMen)已完成與 RISC-V 架構適配,並將持續跟蹤支援最新 RISC-V 架構相關規範,共建軟硬協同的技術生態,推動 RISC-V“上車”;網易有道和南瑞瑞騰則將各自在教育硬體和電網領域積極擁抱 RISC-V 架構,助力行業數智化升級。
玄鐵率先走出的 RISC-V 產業合作新正規化,將助力更多終端廠商快速推出 RISC-V 晶片,賦能千行百業。大會現場,江原科技、物奇微電子、憶芯科技、速顯微等多家晶片企業進行了 RISC-V 晶片新品釋出儀式,涉及 AI 推理、高效能網路、SSD 主控、GPU SoC 等關鍵方向。中科重德、泰芯、矽昌、匠芯創、聰鏈等企業則展示了 RISC-V 晶片在機器人、工控、智慧終端等行業的落地應用。
在全球 RISC-V 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下,玄鐵的技術和生態勢能向更遠方釋放。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 Luca Benini 透過影片連線的方式與大會分享了在“RISC-V+AI”方面的洞見和實踐。歐洲近年來持續加大對 RISC-V 的投入,Benini 正帶領團隊基於玄鐵 C910 等處理器,打造開源 AI 軟硬體平臺、提升 AI 計算效率。Benini 說道:“RISC-V 正是 AI 時代所需要的開源架構,引領我們走上一條開放的 AI 革命之路!”
今日好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