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中新經緯
文:林琬斯 王玉玲 編輯:林琬斯
“半夜被蚊子咬醒,怒扇自己一巴掌,醒來激情下單電蚊拍,真的要發瘋。”自從搬進老居民樓,在北京生活的小蔥(化名)每日必與蚊蟲鬥智鬥勇。
這兩年,她幾乎將市面上常見的防蚊用品都買了個遍。“我覺得最好用的是花露水和電蚊香液,現在每晚睡前,我都會開啟電蚊香液,再用花露水把自己‘浸透’,才有信心睡一個好覺。”小蔥說。
“人蚊大戰”帶動了各類驅蚊產品,如蚊香,驅蚊手環、防蚊貼、驅蚊噴霧等的熱銷。
不過,對於這些驅蚊防蚊產品的效果,卻眾說紛紜。有網友表示“400元買了兩個驅蚊手環,結果出門10分鐘腿上兩個包”,還有網友表示,還不如將棉籤插入風油精,自制一個驅蚊香薰來得既便宜又有用。
01
“精油手環”一個近200元,
今年入夏以來,小蔥買入了花露水、防蚊貼、蚊香、電蚊香液、電蚊拍等。她給中新經緯算了筆賬,平均算下來,一個夏季用在驅蚊防蚊上的費用要上百元。
小蔥提到,從體感來看,防蚊貼和電蚊拍能起到的作用比較小,前者是因為她所購買的防蚊貼有效成分是香茅精油,用一會香味就揮發了,而且香味太濃了,擔心有毒;後者號稱有藍光模式,能吸引蚊子飛向電蚊拍,實際很難抓住。
和小蔥一樣頭疼蚊子的人並不少。在社交平臺上,“防蚊”“驅蚊”的話題關注度頗高,在小紅書上有相關筆記249萬篇。隨著市面上售賣的“驅蚊神器”推陳出新,測評各種驅蚊產品的筆記也有2萬多篇。
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5月釋出的《驅蚊產品消費觀察》顯示,驅蚊產品迎來消費旺季,蚊香液、圍欄蚊帳、電蚊拍、花露水等產品成交額佔比較高,嬰童花露水/金水、驅蚊貼、嬰兒驅蚊手環、驅蚊手環等產品成交額環比增長均超100%。
中新經緯在電商平臺搜尋“驅蚊”,產品價格在1元至2萬元不等。

▲電商平臺截圖
從電商平臺顯示的銷售情況看,銷量最高的是銳舞旗艦店內一款價格198元的“精油手環”,擁有“可更換精油倉”“植物精油”“負離子淨化汗味”“真空精油霧化技術”等黑科技,該產品稱“孕嬰可用”,能夠“抵制夜晚蚊蟲騷擾”,目前已賣出超過2萬件。

▲電商平臺截圖
不過,產品的評論區裡,有不少購買者反映佩戴手環後驅蚊效果不佳,“沒效果,放床頭,蚊子在我耳邊嗡嗡響”“又貴又難用”“起不了多大作用,蚊子還是叮”,也有購買者表示,“比驅蚊水好用”“出門帶著好看,也沒有蚊子咬”。
此外,銷量較高的還有潤本旗艦店內的“無煙無灰無香”“溫和驅蚊”電熱蚊香液。平臺顯示,該產品在電蚊香液熱銷榜排名第一名,已賣出超100萬件,一週內超4萬人下單,該產品顯示可以“24小時全天驅蚊”“適合有孩家庭”,其主要成分為0.6%的氯氟醚菊酯、法國道達爾溶劑,價格在21.9元起。
店內另一款植物精油貼銷量同樣走俏。平臺顯示,該產品已經賣出超80萬件,一週內超3萬人下單,價格29.9元起。產品宣傳稱“使用天然植物精油配方”“吸入無毒”“每片持香8小時”“全家適用”,產品成分包括香茅精油、桉葉精油、薰衣草精油、薄荷精油、艾葉精油、茶樹精油。
對於精油貼是否有驅蚊效果,中新經緯以消費者的身份諮詢潤本旗艦店客服,對方並未直接回答,而是稱精油貼所採用的是植物成分調製的精油,靠的是精油散發出來的味道在人的周圍形成一個保護圈,讓感覺不到人的氣味,達到減少和趕走嗡嗡的煩擾聲的效果。

▲截圖來源:電商平臺
今年夏天給孩子囤了三百多張潤本精油貼的小姜(化名)一直以為自己買的是驅蚊貼。“2021年下單該產品時,商品名字裡顯示的是‘驅蚊貼’,最近才知道改成‘精油貼’了,商品詳情介紹裡也完全沒有驅蚊的字樣了。”她向中新經緯表示,她之前每次出門都會給孩子分別在胳膊、腿上貼上四個以上精油貼,但還是會被蚊子叮上好幾個大包,現在她已經放棄用精油貼了。

▲2021年商品名為“驅蚊貼”。受訪者供圖
02
成本低至2元
小小一隻蚊子,催生出的市場空間稱得上龐大。根據上海證券今年7月引用的灼識諮詢資料,預計2024年中國驅蚊殺蟲市場零售額達120.06億元,2020-2024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7.28%。
幾代國人的夏日“續命神器”,被大家戲稱為“six god”的國民品牌“六神花露水”母公司上海家化,2023年包括六神在內的個護家清業務收入25.41億元,毛利率達到58.44%。
中新經緯注意到,最近有不少網友發帖稱,六神花露水疑似“漲價”。
電商平臺顯示,六神花露水195ml價格在15元到17.9元不等,對於是否存在漲價,中新經緯以消費者的身份諮詢六神官方旗艦店客服,對方表示,商品的價格隨市場價格的波動與促銷活動影響可能會有變化,如在購買7天內降價,店鋪可以退差價。
對於六神花露水的定價問題,10日,中新經緯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上海家化董秘辦,截至發稿暫未接通。
此外,殺蟲驅蚊品牌“超威”的母公司朝雲集團2021年3月在港交所上市。2023年,朝雲集團包括殺蟲驅蚊產品在內的家居護理產品類別收入14.72億元,同比增長13.5%。
驅蚊系列產品是潤本股份的核心品類。2023年年報顯示,潤本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0.3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6億元。2023年,潤本股份驅蚊產品賣了6626.23萬瓶/盒/支,銷量同比增長20.76%。驅蚊系列產品實現營業收入3.25億元,同比增長19.20%,毛利率達到50.32%。
根據潤本股份招股書,2022年,佔當期驅蚊系列產品銷售比重最大的產品為電熱蚊香液,45ml規格銷售單價4.54元,銷售成本1.81元,毛利率達到60.21%。
此外,佔當期精油系列產品銷售比重最大的產品為潤本叮叮植物精油貼36片,其銷售成本2.42元,毛利率達71.35%。中新經緯在潤本天貓旗艦店看到,潤本叮叮植物精油貼36片的價格為19.9元。
03
多數新型驅蚊產品無銷售資質
中國毒理學會毒理學家、上海驥路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旭晟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農業農村部2021年釋出的《關於防蚊驅蚊類產品認定的意見》予以明確,即“如果產品的標籤、說明書標明該產品具有防蚊驅蚊功能,無論其有效成分是化學成分還是植物源性成分,該產品都屬於農藥範疇,依法應當按農藥進行管理”。
根據《農藥管理條例》,農藥產品包裝必須貼有標籤或者附具說明書。標籤或者說明書上應當註明農藥名稱、企業名稱、產品批號和農藥登記證號或者農藥臨時登記證號、農藥生產許可證號或者農藥生產批准檔案號等。
“產品沒有經過農藥製劑登記或者有效成分沒有原藥登記而宣傳驅蚊,涉嫌虛假宣傳。”張旭晟表示。
中新經緯發現,部分市面上宣稱具有防蚊驅蚊功能的產品,甚至包括網紅產品,缺少農藥登記證號、農藥生產批准證書號。
電商平臺上,一款名為喜團圓防叮植物精油扣的驅蚊產品顯示有兩萬人付款,商家宣稱該產品是精油驅蚊,主要成分包括檸檬草靖法、艾葉精濁等,當中新經緯以消費者身份詢問喜團圓旗艦店客服該產品是否進行農藥認證及登記時,客服未直接回應,而是表示天貓上架都需要資質齊全,產品正品有保障。當中新經緯進一步要求對方提供農藥登記號時,對方自稱是售前客服,沒有報告。
銳舞旗艦店客服向中新經緯表示,“上述手環萃取天然植物精油,有香茅、印度檸檬草、薄荷、中國艾葉,香葉天竺葵等多種有驅蚊作用的精油搭配,安全且有效驅蚊,對母嬰非常安全,不需要農藥登記”。
也有的產品已獲得認證。中新經緯以消費者的身份向潤本旗艦店客服諮詢,對方表示,“戶外精油貼是植物成分,不是農藥產品。蚊香液是農藥產品,農藥登記證號為WP20200024”。
中新經緯在由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開發建立的全國農藥資訊查詢系統中國農藥資訊網查詢發現,該農藥登記證號對應的產品為潤本全資子公司廣州潤康家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電熱蚊香液,防治物件為蚊子,毒性及其標識為微毒。注意事項中提及“孕婦及哺乳期婦女、過敏者停用”。
江蘇省農藥總站在期刊《農藥科學與管理》2024年第2期上發表的《新型防蚊驅蚊產品的現狀分析及管理建議》中提到,當前新型防蚊驅蚊產品中持證產品微乎其微。
江蘇省農藥管理部門調研發現,市面上近八成新型防蚊驅蚊產品無農藥登記證或農藥生產許可證,一些進口產品沒有中文標籤,產品資訊是廠家自行編寫的,質量無法保證。嚴格來說,未持證或標籤不合格的新型防蚊驅蚊產品均屬假農藥,不應在市場銷售。
此外,上述文章提到,因衛生用農藥登記資料涉及產品化學、毒理學、藥效和環境影響等試驗,試驗物件並未評價對嬰幼兒和孕婦的影響,母嬰領域尚無測試指標和產品分級。某些產品特意標註“不含避蚊胺”作為銷售噱頭,造成宣傳誤導,實際是在收割“智商稅”。

👇【 熱門影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