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融資頻現,背後有怎樣的玄機?

近日,一站式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喆塔科技完成 A++輪融資,該輪募資額數億元人民幣,由中鑫致道領投,長江國弘、廣投資本跟投。仔細觀察可發現,A++輪這種有別於以往A-D輪的融資輪次,去年以來開始頻繁出現。
A+、A++、B+等這類融資方式,意味著同一輪融資週期拉長,而此時企業距離預設的重大進展仍有一段時間。為何這兩年頻繁出現這種“拆分式”融資現象?
01
創業企業“++輪”融資頻現
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年來,Pre-A+、A+、A++、B+的融資案例頻繁出現,這一點,澳銀資本董事長熊鋼也深有同感,“我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這種現象其實一直存在,但這兩年確實有明顯增多的跡象。”
除了喆塔科技以外,這兩年來,公開報道里完成A+、A++輪融資的創業企業不在少數。從今年來看,就在日前,艾里奧斯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宣佈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此外,今年上半年,嘉晨西海(Immorna)、心鑑智控(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國產濾波器公司“新聲半導體”等,都宣佈完成A+和A++輪融資。
通常來說,按照以往企業正常的融資節奏,企業會在每一次取得階段性技術進展時,進行一次融資,融資輪次分為天使輪、A-D輪,且每一輪融資的估值都會比前一輪高。若個別企業在兩輪融資之間出現特殊情況,企業也會在中間再發起一次融資,也就出現了Pre-A、A+輪。
但如今的情況是,“++輪”融資比以往更常見,原本一個完整的融資週期需要拆分為兩次甚至多次融資,一筆融資或許難以支撐取得下一個技術突破。也就是說,企業同一輪融資週期被拉長。
記者觀察發現,近兩年來進行分拆式融資的企業多處於醫藥健康、半導體等科技領域,這些領域的共性都是,產品研發週期長、投入資金量大。以醫療健康行業為例,據動脈橙資料統計顯示,2022年至今,該領域共有38起融資是在某一輪次基礎上“附加”兩次或以上的方式完成。其中,Pre-A+輪最多,其次是A++輪,而這些企業大多成立於2017年-2019年之間。此外,這些企業的單筆融資金額不高,但兩次融資間隔時間較短,幾乎都在幾個月到1年左右。
“即便在我們這裡屬於A類的企業,也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更何況廣大的B類、C類企業了。”熊鋼告訴記者,如今確實大部分企業都需要“小步快跑”,根據專案研發進展來拆分融資,在這過程中,估值也會不增反降,在他看來,這種現象沒有明顯的行業屬性,關鍵取決於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
02
估值過高、資金趨緊或為成因
原本拿一筆錢就能支撐企業走完一個階段的技術週期,為何如今一個技術週期內卻需要多次融資?以醫藥行業為例,一般而言,會分別在取得一期臨床和二期臨床的節點上進行一次融資,而一次融資的資金理應支撐其走到下一個技術進展。但如今,一期臨床和二期臨床之間,或許會多增加一次或兩次融資。
在受訪人士看來,這存在兩種可能:一是,企業在仍未達到下一個里程碑前就把錢花完了;二是,企業的上一輪融資金額不夠。而在熊鋼看來,出現這兩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於,企業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事情的難度。當然,資金出手謹慎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跟以往的經濟週期不同,這輪週期裡遇到了很大的系統性的不確定性,導致整個資金面相對繃緊,不少企業的單筆融資金額都減少了。”
此外,融資估值與後期發展預期不匹配,也導致企業需要在同一輪融資中以同樣的估值進行多次融資。華南一券商資深投行人士向記者分析,以一個B輪估值20億-30億元的企業為例,如果企業的營收還沒超過一個億,那意味著企業很可能處於商業化的早期或者還未啟動商業化,在當下以國資LP為主的一級市場投資中,顯然風險太大,因此只好以上一輪的估值進行“++”輪融資。“估值太高會抬高後面投資人的進入門檻,當市場資金趨緊的情況下,這種“++”輪融資就會越發普遍。”該人士認為,以市場化LP為主的投資機構,估計不會喜歡這類專案。
事實上,這種分拆式融資以往也一直存在,為何在本輪經濟週期中卻集中凸顯?熊鋼認為,本質上,在任何一個經濟週期中,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是表現平庸的,真正優質的企業鳳毛麟角,而變數在於市場環境。“市場或行業處於上升週期時,企業的很多問題可以被掩蓋,但平庸終歸是平庸,退潮時就會顯現出來。”熊鋼分析,如今處於經濟下行週期,因此,大量平庸的企業迴歸常態,而這些企業的融資本來就不容易。他表示,真正優質的企業,即便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中,也照樣能獲得資本的認可。
03
“會花錢”成創業者的“必修課”
不管這是企業在特殊經濟環境下的權宜之計,還是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的常態策略,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分拆式的頻繁融資方式,必定會給創業者帶來較大的挑戰。
一般來說,企業會在1年半左右進行一輪融資,而每次融資耗時3-6個月,這意味著創始人這幾個月的大部分精力要投入到融資中,倘若一年內還要“+”輪、“++”輪融資,這勢必會影響創始人正常業務經營和技術研發。這恰恰是創始人和投資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如何破局?或許需要創業者和投資人共同合力。對創業者來說,除了練就過硬的核心技術能力之外,“會花錢”也成為當下的一門“必修課”。“現在很多創業者都沒有經歷過兩輪以上經濟週期的洗禮,很難體會到現金流的重要性,而聰明的企業家,一定是能以一分錢花出兩分錢的效果的。”熊鋼表示,澳銀資本的投資尤其看中創始人的商業組織能力,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強大的資金規劃能力。
此外,上述資深投行人士也認為,雖然早期企業比較依賴融資,但也可以考慮進行某一階段性技術的變現,以實現一定的自我造血能力,先保證能活下來。最後,也是這兩年眾多投資人的好言相勸,無需過於在乎估值,如果能快速融一筆大錢支撐企業走向下一個階段,建議適當放低估值,同時錘鍊核心能力、保護好企業的商譽,熬下去等待“春天”的到來。
每一個創匠都有自己獨特的夢想
歡迎轉發朋友圈,轉載請務必聯絡,感謝閱讀。

推薦閱讀
500VC+社群機構成員單位:IDG、軟銀中國、紅杉資本、賽富基金、高瓴資本、淡馬錫、祥峰資本、騰訊投資、招商局創投、大鉦資本、高榕資本、君聯資本、晨興資本、經緯中國、啟明創投、愉悅資本、今日資本、聯創永宣、真格基金、中金資本、華映資本、創世夥伴資本、達晨創投、紀源資本、戈壁投資、北極光創投、鐘鼎資本、原始碼資本、浙商創投、東方匯富、聯想之星、平安創投、中興合創、復星、中信資本、紫輝創投、景林投資、普華基金、毅達資本、五嶽資本、貝塔斯曼、盛世投資、藍馳創投、光速中國、中國文化產業基金、梅花創投、海爾資本、雲峰基金、華創資本、金沙江創投、 盛景母基金、華蓋資本、光控眾盈等2千家知名投資機構8400餘名專業投資人建立合作。(排名不分先後)
(知識星球500VC正式開通,業務交流撮合,投資乾貨資料分享,社群擴充套件人脈三位一體,定期拆書分享,歡迎大家快速掃碼)
500VC+社群產業成員單位:阿里巴巴集團戰投部、騰訊集團投資部、湯臣倍健集團投資部、北汽產業基金、字節跳動投資部、海瀾集團投資部、貝殼集團投資部、溫氏集團投資部、老窖集團投資部、騰訊雲投資部、美菜投資部、人民網創投、天津泰達集團投資部、紅星美凱龍集團戰投部、京能集團戰投部、泰格醫藥集團投資部、中國電子投資部、國家航空產業基金、58產業基金、傳音控股集團戰略投資部、順豐投資、百度資本、九牧王集團投資部、金山辦公投資併購部、易鑫集團投資部、用友集團戰投部、光大控股股權投資部、同方投資、德邦物流集團戰投部、華潤創業基金、科大訊飛集團投資部、保利資本、螞蟻金服集團戰投部、碧桂園集團戰投部、顧家集團戰略投資部、安妮股份戰投部、平安財智投資、新奧基金、一汽投資、博彥科技集團投資部、VIVO集團投資部、平安創新投、好未來教育集團戰投部等等超過500家集團戰投部門同仁加入(排名不分先後)
500VC+創始人社群:
創始人及聯合創人均可加入,我們全方位為您加速
歡迎更多有需求同仁加入500VC社群
  • 微信聯絡:yurenlvji

    (加好友請務必註明:單位、姓名、專案名稱 符合科創板要求優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