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三年的神作,就這麼高開低走了?

在之前的十月新番前瞻裡,我說過只要結局平穩落地,《雙城之戰2》妥妥是今年的最佳動畫劇集,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即便有著口碑炸裂、拿獎拿到手軟的第一季,即便有著動畫史上最高的製作成本,《雙城之戰2》仍然和許多知名劇集一樣,走出了一個讓人意難平的結局。
雖然不至於到爛尾或翻車的程度,但至少也是高開低走、不及預期。
從豆瓣、B站到微博、知乎,各個討論平臺都是一片爭議和吐槽。
第二季有著一個非常美妙的開局,前三話延續了第一季的精良水準,甚至在製作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每集都讓人忍不住感嘆:簡直在重新整理動畫藝術的表現力上限。
比如第一集在凱特琳母親的葬禮上,製作組直接懟了一個長達10秒的全屏表情特寫,去展現凱特琳內心的種種糾葛。
我從沒在動畫裡看到如此細膩生動、層次豐富的微表情演出,很難想象這媲美真人表演的10秒鐘後面,爆了多少動畫師的肝。
第二季另一個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對音樂的運用。第一季裡的音樂存在感已經非常強,但大多是用來渲染氣氛,而第二季裡則更多地承擔了敘事功能。
第二季幾乎每集都會有一段MV式的音樂演出,用來交待背景和人物情感變化。
更可怕的是每段MV都會貼合劇情選取獨特的視覺風格,有一種要把各種繪畫藝術風格都在動畫裡表現一遍的野心,製作組真是有錢又有品味。
比如第一集用黑白炭筆風格展現金克絲導彈造成的傷亡和哀痛,順帶還致敬了《辛德勒的名單》:
第三集融合美漫和立體主義風格,講述了執法官對下城的突擊行動:
第四集裡用街頭塗鴉搭配饒舌嘻哈,展示了下城對上城的反抗,以及金克絲是如何成為下城的精神圖騰:
這種風格化的藝術橋段不僅體現在MV片段中,還貫穿了整部劇集,塑造了一系列讓人印象深刻、單拿出來都能迴圈一整天都看不厭的名場面。
比如第三集和吃了雲南見手青一樣迷幻的狂野符文暴走:
而第七集平行宇宙裡艾克和金克絲的雙人舞,簡直甜到讓人糖尿病發作。製作組還特意用了抽幀,讓整個場景披上了一層青春的青澀和夢幻:
除了各種充滿動感的場景,製作組也特別擅長刻畫靜態場景,許多構思精巧的鏡頭都能讓人忍不住按下暫停下反覆欣賞。
可以這麼說,《雙城之戰2》在製作層面是無可爭議的史上最強動畫劇集。
背靠《英雄聯盟》這個巨大的遊戲IP和第一季的成功,第二季能獲得的資源是其它動畫想都不敢想的。根據媒體報道,第二季的單整合本幾乎看齊《權力的遊戲》這種頂級美劇。
即便是其他遊戲公司,也很難想象他們會花這麼長的時間、人力和經費去製作一部動畫劇集。未來能超越《雙城之戰》的也許只有《英雄聯盟》的新動畫。
可惜如此精良的製作,卻被支離破碎、生硬倉促的劇情拖了後腿。
《雙城之戰》第一季是一個重點非常聚焦的劇集,雖然角色和故事線很多,但它們都統一在“雙城之戰”這一個主題之下。
第一季設定了希爾科和範德爾、蔚和金克絲、傑斯和維克托等多組對立衝突,從不同維度去描寫上下城不可調和的矛盾。
在第一季最後,金克絲用射向議會大樓的導彈宣告了上下城和解的可能性徹底破裂,吊足了觀眾對第二季的胃口,想知道上下城的衝突在第二季會如何升級和收場。
第二季前四集也是往這個方向走的,但從第五集開始,所有角色的故事線都偏離了“雙城之戰”的主題:
蔚和金克絲的故事線講的是姐妹如何和解,如何幫變成狼人的範德爾恢復心智;
凱特琳故事線講的是她如何和野心家安倍薩周旋,組織力量對抗諾克薩斯入侵;
梅爾故事線講的是她如何查明自己的出身,順便引出神秘的黑色玫瑰組織;
艾克、黑默丁格和傑斯故事線講的是三人穿越平行宇宙,探究奧術力量真相;
到了最後兩集,上下城的衝突已經徹底邊緣化,第二季的核心衝突變成了主角團大戰維克托和安倍薩的聯合軍。
接下來的展開就是俗套的“眾人合力抵禦外敵”,上下城因為外敵入侵重新團結起來,議會也引入了下城成員,達成了暫時的和平相處。
鋪墊了這麼久、毫無緩和餘地的“雙城之戰”,最後就給強行包了頓餃子,這壓根不是第一季觀眾想看的啊!
當然,我知道動畫的英文標題其實是《奧術》,《雙城之戰》是國內的譯名,動畫最後以奧術作為大決戰的關鍵也算是點題。
但兩季動畫一共18集,前面13集都在講“雙城之戰”,最後5集來個大拐彎,把鋪墊這麼久的核心衝突輕輕帶過,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這麼改還帶來了一大堆其它問題,比如角色塑造的偏離。
首當其衝就是第一季的女主金克絲。既然第二季裡上下城衝突已經不再是重點,那編劇就要給金克絲安排其它戲份,不能讓她一直激化矛盾。
金克絲的形象轉變很像引起巨大爭議的《小丑2》。觀眾以為《小丑2》會拍徹底黑化的小丑如何繼續大鬧哥譚,結果電影拍的是小丑如何自我反思、否認小丑身份。
類似的,觀眾以為《雙城之戰2》會拍徹底黑化的金克絲如何激化上下城衝突,結果動畫裡金克絲只是和蔚又打了一架,救了監獄裡的下城居民,剩下的戲份就是和家人和解,從被恨意吞噬的瘋子變成了好妹妹、好女兒。
金克絲的轉變在邏輯上是說得通的(比如孤兒伊莎對她的影響、範德爾的重新出現等等),但代價是失去了一個富有魅力的核心角色,也失去了許多戲劇衝突。
和金克絲形成對照的是梅爾。金克絲是主角邊緣化,梅爾則是配角搶戲份。
第二季花了很多篇幅去揭秘梅爾的身世,以及介紹神秘組織黑色玫瑰。但這部分劇情別說和上下城衝突,甚至和這一季最終決戰的關係都不大,擺明就是要擴大世界觀,為後續作品做鋪墊。
然而第二季本身篇幅就非常緊了,還要花在這種和主線關係不大的支線上,就導致後期劇情趕到飛起,各種轉折缺乏交待生硬突兀,觀眾被一連串的劇情展開拖著走,情緒和邏輯上完全沒跟上。
凱特琳為什麼和蔚見面後立刻就願意背叛安倍薩,甚至原諒金克絲的殺母之仇?就靠兩人的真愛嗎?
金克絲逃出監獄後心如死灰準備自殺,艾克到底是怎麼說服她重新振作的?就靠一句“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重新開始永遠來得及”的心靈雞湯嗎?
第二季最後兩集的觀感就好像你去餐廳點了個番茄炒蛋,服務員端上來後一看,番茄的皮也沒剝,雞蛋裡還混著雞蛋殼,各種調味料更是一概沒加,突出一個敷衍潦草。廚師彷彿趕著下班回家,只要做出來就行了。
再加上各種過於老套、強行製造衝突的便當(黑默丁格的自我犧牲、金克絲的同歸於盡),讓人覺得所有角色都成了編劇的傀儡,編劇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任何反轉都可能發生,但也都無法讓觀眾共情角色情感、關心角色命運。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也許是因為製作組選擇了一個過於複雜的階級矛盾衝突,最後實在沒法給出一個解法。
也許是因為製作成本太高,沒有足夠篇幅寫好每條故事線(第二季多加3集可以讓觀感好很多)。
也許是為了更長遠的英雄聯盟宇宙規劃,不得不犧牲篇幅描繪和主線無關的劇情。
但無論如何,和各方面近乎完美的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劇情表現確實讓人失望。
隨著第二季完結,製作組也宣佈,《雙城之戰》沒有第三季的計劃,後續會繼續製作《英雄聯盟》劇集,描寫其他地區的故事。
希望製作組能從第二季中吸取經驗,在未來帶來更出色的作品,讓觀眾再次體驗當初第一季的震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