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的百億豪門老公自曝:17年婚姻不冷場,全靠跪著寵妻?

如今已經很少會有人認為女明星“嫁入豪門”就一定是好歸宿了。
遇到霸總式的老公,或許得放棄事業,小心翼翼賠著笑臉、扮演賢妻,要是老公的人品再爛一些,還得飽受戴綠帽的委屈……
不過多年前嫁入馬來西亞豪門的胡靜,卻似乎打破了這一魔咒
最近兩人參加《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婚齡17年的老夫老妻意外讓人嗑到了,身為馬拉西亞華人鉅富的老公朱兆祥,直言胡靜是家裡的“大王”,自己才是那個家庭地位略顯“卑微”的人。

朱兆祥爆料自己給胡靜“跪了18年”,從結婚那天雙膝爬行迎娶新娘,到有事相求先跪再說,旅遊中也在跪地俯身為老婆拍美照。

身為集團總裁的他在身份顯赫的朋友面前,也不避諱談自己跪老婆的事情,彷彿談論的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

對此,導演問:“你知道中國有句話說:男兒膝下有黃金嗎?會覺得沒面子嗎?”
朱兆祥一臉傲嬌地說:“沒有呀,我更多聽到的是‘怕老婆,會發達’。男人

要面子,要麼是自卑,要麼是不自信。”

一語道破許多男人愛面子背後的真相,又接著說到了所有女人的心坎裡。
“其實不是怕了,背後是對妻子的尊重、欣賞、愛護和珍惜。”

人過中年婚姻還能保持活力,沒有丟掉新婚時“我願意為你”的決心,這對夫妻真的不簡單。
01.
豪門總裁成卑微“打工仔”
身為馬來西亞孝恩集團總裁的朱兆祥,形容自己的家庭地位是“家裡最渺小”的那一個。
節目開始,胡靜在樓上忙碌地化妝,朱兆祥在樓下有點著急但安安靜靜地等著。

老婆睡懶覺他不敢打擾,大清早起床準備好一杯咖啡。
要不就去外面買胡靜最喜歡吃的豬肚湯和牛肉粉,連岳父岳母喜歡吃的也打包好。

胡靜是個很需要睡好的人,常被朱兆祥的呼嚕聲打擾,為了不分房子睡,朱兆祥曾經做手術割去了扁桃體。
這份犧牲的決心和對老婆的體諒就已經超越了90%的男人。
從胡靜懷孕,朱兆祥就從母親那裡搬出來,另置了一套房,和岳父岳母住在一起。
所以他戲稱自己是“入贅”女婿,嫁給了胡靜,逢人便幽默地自我介紹說“我姓胡,名靜老公”。

岳母對於這樣的“上門女婿”自然非常滿意,處處誇讚,不準閨女吐槽,教導她要知足。
因為朱兆祥辦事細心又靠譜,次次都把車上好的位置讓出來,事事安排的妥妥當當。
47歲的胡靜一臉霸道地說媽媽偏心,轉頭傲嬌一笑,又沉浸在被丈夫寵成“女王”的歡喜中。

婆婆則向著胡靜,不準朱兆祥告狀,不僅把她當成了閨女,還是她的頭號粉絲 ,甚至把手機屏保都設成了兒媳婦的照片。
胡靜知道搬出來住,婆婆肯定失落但從沒表現過,一直非常感激婆婆。
富豪家庭關係竟然如何親密和諧,跟夫妻倆感情好是分不開的。

胡靜形容丈夫是頭,自己作為妻子是脖子,妻子哪裡轉,頭就要往哪裡看。
兩人作為大哥大姐擔當第一站的導遊,“婦唱夫隨”的模式就體現出來了。
胡靜為了落地後午餐安排發愁,大家提了很多解決方案,比如外賣或者路過便利店買點吃的。
但她還是覺得不夠穩妥,一直催著朱兆祥給一家西班牙餐廳打電話溝通預定。
朱兆祥其實同意大家的想法,他理性地幫胡靜分析午餐安排不用那麼擔心。
但看到胡靜仍然焦慮,最後他還是放棄自己的想法,聽從胡靜的決定,遵命照做。

生活中,夫妻因為一些小事有分歧太正常了,朱兆祥就是那個情緒穩定的另一半,會耐心聽,拗不過就加入,用行動安撫妻子的情緒。
在巴塞羅那,四隊夫妻瀏覽完古蹟,坐在街邊吃喝歇腳,胡靜動動嘴問交通安排,朱兆祥就得跑跑腿聯絡司機。
他戲稱,胡靜是三對夫妻的導遊,自己是導遊僱的”打工仔“,還要隨時做好妻子“出氣筒”的角色。
但還是心甘情願,在一天收工時,讓妻子休整自己,自己繼續翻看導遊手冊,儘量安排到位,少讓妻子操心。

這麼“卑微”的朱兆祥,看似是在婚姻裡“受欺負”、“受委屈”的那一個,但實際他也挺甘之如飴,因為知道自己大胡靜13歲,肯定是那個先走的人。
朱兆祥特意安排了一次“練習告別”,提前給自己辦葬禮,並給胡靜寫了一封信。
他用中文寫道:“感謝你讓我的生命多了很多溫暖和歡喜的記憶……每當看到你和我的媽媽相處的像親母女,我都由衷的感激和感動……如果有來世,我希望還能遇見你。”

胡靜淚流滿面地讀著信,躺在棺材裡的朱兆祥眼角流下一行淚,看到這裡我的眼眶也有點溼潤。
突然想起了張愛玲的一句話:“愛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
朱兆祥的“卑微”給足了跨洋遠嫁的胡靜安全感,讓她這朵花年近半百依舊燦爛盛開。
02.
“卑微”總裁的“大來頭”
婚姻裡“卑微”的小老頭,其實是馬來西亞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他所掌管的孝恩集團是馬來西亞排名前三的國際性大企業,市值超百億人民幣,他自己的身價也超50億人民幣。
因為對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貢獻巨大,被授予拿督(曾是馬來西亞省或州的最高行政長官的稱呼,現在也作為一種終身榮譽身份受封給貢獻卓越的人)的稱號。

朱兆祥其實有正宗的中國血統,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第28代孫。
他的父親朱正華跟妻子朱林秀琴攜手創辦了孝恩集團,開拓了馬來西亞花園式墓地的模式。他還曾是馬來西亞的財政部長,受封過拿督,可以說是馬來政界和商界的傳奇人物。

朱兆祥是家中長子,從小被給予厚望,十四歲便留學英國,學習企業管理,二十歲左右開始接手家族企業。
雖然現在是一個60歲的禿頭老頭,但他年輕時也有賽過樑朝偉的顏值
在他和家族的努力下,孝恩集團發展成以殯葬業為主,房地產、文化教育、餐飲等為輔的多業態發展模式。

提到殯葬業,中國傳統觀念都會覺得比較晦氣,當朋友知道胡靜老公的職業之後滿臉不屑。
胡靜最開始也有些吃驚,但是詳細瞭解朱兆祥對生死事業的敬畏時,反而對這個行業充滿敬意。
其實能給一個邊緣刻板的行業帶來變革與活力,將孝順和感恩的人文關懷發展到極致,正是朱氏家族的魄力和智慧所在。

他們一改墓園死氣沉沉的特點,引入多元建築風格,如四合院風、蘇州園林風、寺廟風、徽派建築風,推動墓園向人文紀念公園轉型。
墓園不僅有殯葬設施,還利用講堂、生命關懷中心、放映廳、生命故事館等推動生死教育。
朱兆祥還開拓性地引入現代科技,提供數字化殯葬服務,親人可以上傳逝者生前影音資料,能夠雲端掃祭或參加葬禮,還能夠利用AI與逝者對話。
在他看來“做殯葬不是販賣悲傷,而是經營記憶”,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業。

03.
大人物背後的偶像妻子
就是這樣一個大有來頭的人能對胡靜百依百順,胡靜必然有她的過人之處。
她出生在雲南楚雄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工人。
聽著楊麗萍故事長大的她夢想成為一名舞者,於是考入中央民族大學附中舞蹈班。
11歲她便隻身一人穿越整個中國到北京上學,艱苦地學習了6年的舞蹈。
這份過早的獨立和肯吃苦的勁頭,成了她生命的底色。

後來機緣巧合,她進入中央戲劇學院96級明星表演班,和國際章、秦海璐、袁泉、劉燁、梅婷、曾黎等成了朝夕相處的同學。

上學時,她是拿到班裡第一個三好學生的人,獎學金一拿就是四年。在明星班裡還能成為佼佼者,胡靜的聰明與韌勁可見一斑。
畢業之後,她憑藉自己出眾的外貌和演技,順利闖入了古裝美人的賽道。
從《大明宮詞》的小韋氏,到《孝莊秘史》的蘇茉兒,很多角色都成為觀眾心裡的白月光。

事業巔峰時期,她又選擇嫁到馬來西亞。
為了平衡家庭,胡靜不得不放慢拍戲的腳步,但另一隻手依舊掌控著自己人生的主動權。
結婚前,她和朱兆祥提出條件,無論如何她要繼續拍戲。
她的個人工作室依舊獨立執行,遇到喜歡的劇本就會去接。

這意味著她工作時要長途跋涉回國拍戲,也要暫時跟家人分離。
她形容自己一隻腳在圈外、一隻腳在圈內,在馬來西亞是家庭主婦,在中國就是演員。
其實人到中年,她能拍主角的作品和戲份越來越少,但她還是堅持。
因為她知道:“我有自己的個人人生價值,我的人生價值不是豪門闊太,我是一個專業的演員。”

2017年她在《人民的名義》演繹兩個性格迥異的姐妹,藉此翻紅並提名白玉蘭最佳女配。
參加浪姐,她的跳舞功底依舊線上,讓人眼前一亮,忍著腰傷和吊威亞的恐懼,眼含熱淚地說“40+的姐姐不能輸”,最終完成了高難度舞臺,讓人心生敬意。

兒子本來很想讓她趕緊被PK掉回家陪他,但胡靜堅持到了成團夜。
兒子不但沒有生氣,還開始對媽媽有了一點小小的崇拜。
不只兒子,老公也視她為偶像,因為她從始至終一直在堅持做自己熱愛的事情。
她熱愛表演就一直去演,熱愛寫作,就在馬來西亞的《星洲日報》開設專欄。

無論她是媽媽,是女兒,是老婆,是各種角色,她依然還是胡靜。
這也是家人有目共睹、心生欣賞與尊敬的原因吧。
節目中有一段朱兆祥和胡靜促膝長談的片段,讓我最為感動。
胡靜本想表達感激,說:“這麼多年,你證明了你是一個很好的女婿……因為不是誰都願意跟岳父岳母住在一起的。”
朱兆祥話鋒一轉,反而開始感謝胡靜:“不要這麼說,能嫁到馬來西亞,你放棄了很多,損失了很多,而且是在你最輝煌的時候,這些我知道。”
聽到這句話的胡靜,聲音略帶哽咽,她內心一定是感動的,她接著說:“我認為沒有什麼是不需要付出代價就可以得到的,我想得到你,所以我選擇放棄。”
無論豪門還是平常百姓家,關係好的婚姻都是一樣的,夫妻間能彼此看見與肯定。
這讓彼此的“犧牲與付出”少了很多苦澀與埋怨,變成了對另外一半的尊重、欣賞、愛護和珍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