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種子選手,正在扎堆搶職校?!

作者:Trista
來源:閱讀第一(ID:readfirst)

今年高考,高分選手逆大流成新潮。
先有清北不去選華五,緊接著又有浙江高考604分的女生原本打算衝985/211,卻轉身去了職校。
這種逆向選擇在高考填志願時頻頻出現,現在還下沉到中考階段。
此風向率先從上海開啟。多位手握650+、690+分(上海中考滿分750)的學霸選了中本貫通。
過去,這一賽道被當作是中考分流娃的絕佳退路,是考不上本科的備選項。
然而隨著職教偏見被打破,這條「退路」慢慢升溫,如今已演變為高分考生的理性選擇,甚至大有「普娃高攀不上」的跡象。
01
從冷眼旁觀到高分選手湧入,
中本貫通開卷了!
中本貫通,顧名思義,免高考直達本科,它是國內職業教育的一次大膽嘗試。
一般而言,中本貫通採取7年制,俗稱3+4,也有種5+2模式。
3+4模式是,學生中考考入中職校,完成3年基礎技能訓練後,無需參加高考,直接升入合作本科院校就讀4年,接受理論知識學習,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畢業後,獲得全日制本科學歷。
上海、江蘇和浙江是第一批試點,隨後廣東、福建、山東逐步加入。目前,天津、重慶、四川、湖北等省也在小範圍內效仿或是在低調探索中。
上海、江蘇和浙江作為中本貫通的先行者,體系最成熟完善,專業多,本科院校層次較高,分數線蹭蹭上漲,尤其是上海。
圖源pexels
上海中本貫通的本科院校多是合併前的二本校,一本也有好幾所,包括上海師範大學、電力大學、上海工程技術、體育大學等。
今年共有76個專業招生,比去年新增了5個,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護理學、烹飪與餐飲管理、AI工程技術等。
所有專業中,工科類佔比過半,比如機械、機器人、物聯網、自動化等;
經管和藝術類是第二多學科,尤其是商科獨具特色,既會將其與酒店、旅遊結合,也會與外語和數媒高度連結;
醫學或食品類佔比最少,如健康護理、醫藥製藥、食品科學等。
76個專業合計招生2345人,相比上一年的2202人又漲了143人。擴招後,接近40個專業分數線也增加,最高漲幅達50分。
今年,上海中考中本貫通最低分數線為513分,69個專業最低分線在600分以上,650分以上有10個。不少分數線甚至追平了區重點高中
最牛職校上海商業會計學校的商會信安專業最低錄取線高達677分最低的外事服務學校的表演專業也有584,超普高線71分!足以見有多卷。
2022年,媒體公開報道了黃浦區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大境初級中學張同學,她中考701.5分,卻放棄了市重點高中,選了對口上海電力大學的資訊安全專業中本貫通
圖源|上海商業會計學校)
其他省市地區也不甘落後。
浙江省2018年正式在8所本科院校和15所中職校中試點,首批共面向全省招了590名學生,隨後穩定而慎重增加。2024年已有26所本科和77所中職校參與,招生人數也達到了3185人,翻了5倍。
廣東今年第一次嚐鮮,年初提出要開始“3+4”試點。
目前不少於7所中職校釋出了計劃,對接本科院校包含: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廣州航海學院、廣州軟體學院、深圳技術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大學、韓山師範學院、嶺南師範學院等。
開設專業直接面向市場需求,聚焦在製造業,滿足發展的人才需求。具體包括機電技術應用、新能源運用與維修、計算機應用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機電技術應用專業
其中,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和廣州航海學院首年均招生20人。因為今年首次招生,學校建議成績在第三梯度以上(去年廣州第三梯度分數線是 622分)的學生大膽報考。
深圳中本貫通的專業是數字影像技術和計算機應用,對接的深圳技術大學和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兩校去年廣東高考物理類錄取分數線是564和559分,超過了一本線。
核算成中考成績,得有考上深圳前二十優質高中的實力。
總之,中本貫通人數相比普高算是小巫見大巫,但其要求的中考分數確實已經高於普高錄取分數線,在某些省市甚至超過了重點高中。
不過要注意的是,中本貫通雖不參加高考,但讀中職的第三年要參加轉段考試。
比如廣州的轉段考核包括公共課程、基本素質、專業能力考核三個部分,實行“分項考核、綜合評價”,各項成績合格才能升入對口本科;上海則是統一文化課考試和學校組織的技能水平測試。
各省市轉段考試形式和內容不同,但難度低於統一高考,透過率基本上能在90%以上。入口較難、出口易,未透過轉段考試的學生也能留級復讀或按中職學歷畢業。
(圖源|2025年上海師範大學中本貫通轉段招生考試安排)
02
價效比和確定性成剛需
為什麼這兩年中本貫通火起來?
其實,它契合了父母對教育確定性和價效比的心理需求。
首先,走中本貫通確定性高
多數瞅準中本貫通的家庭,就是想避開高考,提前結束升學焦慮,穩定拿到一個本科入場券。孩子至少不會在大學陷入無學可上的處境。
每年高考放榜季,雖然能看到清北復交、985及211院校上岸的學生故事,但撥開這層資訊繭房,普通家庭孩子能考上二本已算是抽到上上籤。
今年高考報名人數1335萬,本科總錄取人數大概450多萬人,本科錄取率僅為37%。
相比之下,選擇中本貫通的孩子的三年時光走在一條確定性的路上,還節省了大量補習等費用。
此外,一批走高考路徑的孩子,首次發揮失常後,會想要復讀重來。但現實是,包括湖南、四川、山東在內的多個省,已不允許公辦高中招收復讀生或是開設復讀班,想要復讀只能去私立高中或培訓機構。
復讀一次就中夢校,這背後的付出卻也難有保證。
中本貫通免去了高考篩選,一步到位拿到本科學位後既能繼續考研或國外升學,也能直接就業。
從出口端來看,今年6月浙江中本貫通迎來首批本科畢業生,多位同學升入了浙江工業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浙江師範大學等大學研究生,出國深造的人也獲得了國外名校錄取。
還有浙科大自動化專業畢業生,今年成功入職宇樹科技公司,負責為機器人介面的開發提供技術支援。
(圖|杭州市2024年中本貫通專業的錄取分數線)
在中本貫通實踐年限較久的上海,目前畢業生出路——入職名企、考研和留學三個通道也較為成熟。
舉例來看,比如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是該校首箇中本貫通試點專業,在就業形勢嚴峻的2022年,除了4位同學申研,其餘就業的學生簽約薪酬也超過了同專業統招畢業生
而在廣深地區,今年廣東試點的深圳職業大學是深圳版985,深圳普高娃擠破頭想去,奈何600分卡死了一大批人。
它是職業教育賽道的黑馬,專業瞄準急需和新興產業。畢業生也多就業到華為、騰訊、大疆等企業。
除了未來就業確定性之外,讀中本貫通最大的優勢還在於價效比。
與傳統高考賽道相比,中本貫通省去了補習或是復讀培訓費用。
比如一位上海靜安區的家長透露,他家孩子在快樂教育區的市重點上學,高三前的2個月衝刺補課就花了足足4萬多元,而這筆錢足夠支付中本貫通整個中職階段的學費。
中職階段學費一般不超過1萬元,很多公辦院校還有學費減免政策。
以2024年上海的中本貫通為例,71個專業中有29個專業完全免費,即三年不花一分錢,剩下的學費大都在4000元一年,小部分是2000元左右,最高的是8000元一年。
進入本科階段,按照普本專業收費標準,公辦本科一年幾千元,民辦會高些,大多數在2萬到3萬元左右。
(圖源|2024年上海市中本教育貫通培養模式招生計劃部分學校)
03
走中本貫通的孩子,
後悔了嗎?
中本貫通優勢顯著,但它也並非十全十美。
多數報考的家庭奔著直通本科學位去的,但7年之久,是否能在同一賽道學得下去也是一重挑戰。
如果對某一專業並非真正感興趣,後期想換專業的可能性雖有,但機率極低。
而且對口本科院校層級較為單一,優質中本貫通集中在一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合作院校層次較低,這部分孩子極有可能陷入低分-低質的惡性迴圈。
致命一點是,多個省市對於如何培養中本貫通的學生缺乏經驗參考,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最明顯的問題是,不少中職生入讀本科後基礎知識薄弱,甚至跟不上課程進度。
圖源pexels
此外,外界對於就讀中本貫通的評價兩極分化,批評聲確實也此起彼伏。
一個很大的輿論聲音在於,中本貫通經歷一段時間的冷落期後迎來高光時刻,錄取分數也被推高了尤其是優質3+4,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卷。但錯過紅利期,這條路還會繼續順利嗎?
另外很多人擔心職校學習氛圍,孩子自制力高,極有可能身邊人帶偏,直接擺爛躺平。
高中雖難,但它會鍛鍊孩子堅韌不拔的品格。中本貫通看似輕輕鬆鬆拿到本科學歷,代價是耐壓能力差,未來是否能適應激烈就業挑戰也成問題。
再有反對聲音認為,選擇中本貫通就基本錨定了終身職業方向。但初三畢業的年紀,又有多少孩子真正明白未來要走的路。
父母幫忙做的決定,一旦孩子後悔了,父母便成了冤大頭。
經歷過中本貫通的家庭和孩子,也有另一種聲音和參考
一位網友的女兒去年選了中本貫通,她很慶幸當初和孩子共同商量走了這條路。現在家庭和諧,孩子健康,核心穩定,自驅力強,家長也安心。
中職校課程都是高中的,考試難度低,不雞血刷題,平時作業少,假期還能出去旅行漲見識。學校有很多社團,天天忙著參加競賽和活動,連遊戲都快戒了。而且孩子三年浸潤在社團裡,鍛鍊了溝通和解決問題能力,也挖掘了潛能。
上海25屆有一位中考超常發揮674分的孩子,最終選擇中本貫通。此前,該孩子在楊浦區前幾的初中就讀,學習強度高。如今沒有了同輩壓力,他有大把時間去做想做的、學想學的東西。
另有網友一針見血指出,中本貫通的意義不在於低成本博一個本科,是讓孩子上了中職校後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鑽研自己感興趣的方向,而不是泡在應試教育的泥潭裡不停掙扎。
總之,追捧的家庭是把它當作逃避內卷、探索自我和職業發展的最佳路徑。畢竟教育盡頭終歸要就業。
04
沒有最正確,只有最適合
任何選擇都可能伴隨後悔,這是人類決策的普遍困境。在孩子教育抉擇上,父母也免不了飽受困擾。
中本貫通的路徑也存在圍城效應,走普高的人後悔沒早點定專業學技能,被極低的本科錄取率累得身心俱疲;選3+4的人也可能羨慕同齡人常規路徑的體驗。
但我們不能美化沒走過的任何一條路。賽道不同,為之付出的努力方向也不同。
中本貫通本質是教育多元化的嘗試,其價值在於提供了一條高考之外的攀登路。它的初衷並不是讓孩子找退路,有躺平的溫床,而是培養複合型、實踐型技術人才
只不過當下教育內卷加劇,越來越多家庭發現了這條小眾賽道,於是紛紛躍躍欲試。
圖源pexels
當然,當高分學霸開始捲入這一賽道時,我們也不得不思考冷靜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什麼樣的孩子才真正適合這條路徑?
是那些人在傳統賽道中競爭略顯吃力,但在某個技術領域表現突出或有強烈好奇心的孩子?還是那些可以在學術道路上走得更遠,卻因焦慮轉道的優等生?
這個問題或許沒有標準答案。
教育無法做到既要又要還要,選擇也沒有對錯,關鍵是找到一條最適合的路,保持孩子的內驅力,讓他們始終懷有一顆積極向上進取的心。
編輯:蘿拉  排版:湯包
“閱讀第一”,50萬中國精英家庭成長聚集地。由崇尚“終身學習”,愛閱讀愛分享的媽媽Bonnie創辦,專注於英文學習、閱讀以及思維素養。一家不端、不裝、有趣、有料、有觀點的教育新媒體。
今日推薦
《勢不可擋的人類》
《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
寫給孩子的書, 培養“大歷史觀”
更多精品圖書、雜誌  進本店
進群更優惠,加微信:SillyCat222

往期回顧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請加微信:milan-212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