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的進步程度遠超大家的想象,未來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
1
前段時間宇樹公佈了一則影片。
影片當中一個灰色的人形機器人正在那歡快地跳舞,而且整個動作非常絲滑,大到邁步,小到手指的扭轉都跟真人大同小異。
以至於很多人剛開始都認為這是AI做出來的,真實的機器人不可能做出如此絲滑的動作。
但隨後宇樹機器人官方再次釋出了相關影片。
在影片當中用足球踢,用拖把桶,用棍子打,但絲毫沒有影響這個機器人跳舞的心情,而且一如既往的絲滑和穩定。

看到這大家終於相信人形機器人確實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
而且進步的速度遠超大家的想象。
在去年宇樹也曾經公佈過一個人形機器人跳科目三影片,當時很多人以為已經很厲害了,但仍然脫不開機器人的屬性,每個動作都相當機械。
然而時隔一年之後,新一版的人形機器人完全脫胎換骨。
至少從動作的流暢性來看,已經基本脫離機器人給大家傳統的刻板印象,那就是機械化。
但這絕對不是人形機器人的上限。
根據宇樹機器人創始人王興興透露,年底還會有更先進的版本出來,到時他們會給大家帶來什麼樣的驚喜,你永遠想不到。
當然除了硬體上的進步之外,實際上人形機器人“大腦”也在不斷的進步。
人形機器人的大腦是什麼?就是晶片加演算法。
如今全球的晶片技術已經很發達,2奈米的晶片已經量產。
而在演算法上,全球大模型的持續突破讓機器人充滿了想象的空間。
現在的大模型在知識解答,邏輯推理等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甚至已經超過絕大部分人類。
最關鍵是大模型還在不斷的進步當中,而且成本一直在不斷的下降。
未來將大模型裝載在人形機器人上面將是一個大的方向。
如此一來,人形機器人不僅有骨骼,還擁有發達的“大腦”,這不僅可以讓人形機器人行動更加靈活、協調、穩定。
最關鍵是它可以像人類一樣去解決很多問題。
現在人形機器人跟人類最大的差距就只剩皮膚這一塊了。
2
雖然目前很多企業都會給機器人造一張外皮。
但這種外皮其實是工業合成品,大多是以矽膠作為材料進行包裝。
這種材料不論是在觸感、顏色、溫度、強度、韌性等各方面跟人體皮膚都有很大的差距。
其實說白了,這種材料只是一層塑膠而已,並不是真正的皮膚。
就算一些企業把它設計得很漂亮,很完美,仍然脫離不了機械的屬性,跟大家的預期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從市場需求角度來看,大家的最終目標是希望人形機器人能擁有跟人類一模一樣的皮膚。
這個目標看起來似乎有點難度,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實際上最近幾年人類在研究人體仿製皮膚上面的技術一直在不斷的進步。
特別是日本在活體皮膚培養上面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
在2022年,日本東京大學一個團隊就利用膠原蛋白和真皮成纖維細胞,製作出跟人類真皮差不多的皮膚。
這種人造皮膚不僅具有良好的彈性,而且可以隨著動作起皺和拉伸。

最關鍵的是這種人造皮膚具有一定的可修復性,一旦它出現裂口之後,只需要使用膠原蛋白包紮放置一週就可以恢復原樣。
單純從性質上來看,這種人造皮膚跟人類的皮膚已經比較接近。
只不過它只能單獨的存在,不能附著在人形機器人上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東京大學這個團隊又做了進一步研究,在2024年,他們又攻克了一項技術。
他們透過模仿人類皮膚韌帶結構,在固體材料中使用特製的V型穿孔。
隨後他們透過倒入凝膠真皮溶液進行孵育,7天之後就形成了可以固定在錨上的真皮等效物。

而且這種皮膚會跟機器人的機械部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不會撕裂或者脫落。
接著他們又在培育出來的真皮上接種人造表皮角質形成細胞,最後經過17天的培育形成了具有真皮和表皮層的機器人皮膚。
最後他們還透過控制皮膚厚度、錨點密度、錨栓長度等因素造出了一個會微笑的人臉。
雖然這個人臉看起來仍然有點讓人無法適應,但是它在觸感、跟骨骼的貼合,韌性和自愈上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
未來隨著這種技術的不斷進步,有一天直接在人體機器人上面大範圍的應用並非不可能。
尤其是隨著生物3D列印技術的不斷進步,更為這種技術的實現提供了更大的支撐。
這方面我國在相關技術上面就已經取得突破。
去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付小兵團隊就利用生物3D列印技術在體外構建一個含有汗腺、毛囊、皮脂腺等接近於正常人類皮膚的器官。
如果未來這種技術能夠應用在人體機器人上面,那就可以造出以假亂真的機器人皮膚。
皮膚有了,剩下的就是如何讓這些皮膚保持跟人類一樣的溫度,而不是冰冷的機器人。
雖然目前這種人造皮膚的溫度暫時無法實現,但並不代表未來無法實現。
這幾天網上一直在流傳一個訊息。
近段波蘭一家名為 Clone Robotics的公司推出來新型機器人。
與傳統的機器人依靠機械臂,減速器,制動系統來驅動不同。
波蘭公司所研發的這款機器人100%復刻人類肌肉和骨骼。
其核心技術是基於一種名為McKibben的人造肌肉,透過聚合物材料和腱肌的結合。
此外他們還安裝了一個液壓驅動用來控制肌肉的膨脹和收縮,還安裝了一個電動泵心臟,可以模擬人類的血液將一些液壓油送到全身。
透過這種仿生設計,這款機器人擁有完整的骨骼系統、肌肉系統和血管系統,說不定還有溫度系統。

雖然這款機器人目前還處於實驗室階段,有沒有可行性一切都是未知數。
但至少向外界釋放了一個訊號,基於現有的技術,機器人的骨骼系統,皮膚系統,甚至神經系統都會逐漸接近人類。
3
一旦人形機器人有了骨骼,有了皮膚,有了大腦,那跟人類就會越來越接近。
雖然這個聽起來有點恐怖,甚至很多人都擔心機器人的會給人類帶來災難。
至於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我們永遠無法去預測。
但有一點倒是挺積極的,隨著人形機器人技術的不斷進步,對於光棍一族來說將是一種福音。
現在全球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光棍,包括男光棍、女光棍都有。
尤其對於我來說,男光棍更多。
根據第7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男性人口為72334萬人,而女性人口為68843.88萬人,相當於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490萬人。

這裡面20歲到50歲的男光棍保守估計至少達到2,000萬以上。
這些男光棍找不到物件原因多種多樣,有的人是自願成為單身一族,但更多的都是被動成為單身。
這裡面有很多人一輩子都可能找不到物件,甚至面臨老無所依。
為此很多男光棍可能都對未來一片茫然。
但隨著人形機器人技術的不斷進步,大家或許能夠看到一絲曙光。
前面我們也提到了,目前人形機器人在骨骼、“大腦”方面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未來3~5年會大量普及,走入尋常百姓家。
這些人機器人可以幫助大家做很多事情。
它可以掃地,可以洗衣服,可以整理床單,可以做飯,甚至還可以幫你去買菜買衣服。
這些事情跟普通的人類其實已經沒有多大的區別。
最關鍵的是現在的人形機器人配合大模型變得越來越聰明,它甚至還可以自己賺錢補貼家用。
比如設計一些軟體拿去賣,發表一些文章,製作一些歌曲,製作一些小影片發到網上賺錢等等,說不定還可以自己開網店。
這些畫面想想是多麼的美好。
除此之外,人形機器人最大的優點是,它不像人類一樣有情緒,不會跟你吵架,不會跟你冷戰,什麼事情都對你言聽計從,心情一片爽朗。
唯一的缺點是它看起來有點冰冷,仍然擺脫不了機器的屬性。
但如果未來人造皮膚技術能夠得到進步,能夠應用在機器人上面,它擁有人類皮膚的觸感和溫度,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到時它們跟人類會無限的接近,人類能做的大部分事情他們都能做。
到時廣大男光棍就真有救了。
到時大家只需要花幾十萬塊錢購買一個機器人就相當於擁有一個伴侶,如果覺得一個不夠還可以多買幾個,這都不影響。
想想,這是多麼的美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