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玩手機這個更嚴重!娃可能天天都在“傷眼睛”!

今天文章沒錄音
搭配圖文閱讀更好
科普挺長,但相信讀完一定有收穫
雲閨蜜們啊,一年中最毀眼睛的暑假來了😱
天氣太熱,不能常帶孩子大戶外;但只要窩在家裡,孩子就想著看手機看電視。光是想想,就覺得離“近視”不遠了!
現在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幾乎成為了常態。不光我這麼覺得,調研報告表示:10個孩子裡,至少有6個處於近視狀態!
 小學階段 

 初中階段 

*資料來源《2025年最新流行病學調查》
這種焦慮在我的留言區和私信區也很常見,“擔心孩子近視”這事,也是大部分家長們避不開的話題。

我對小D的視力保護一向在意,除了規範坐姿要“眼離一尺、胸離一拳”,規定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外,我還有一點小心得(血淚教訓😭),雲閨蜜們可以自取哦~
尤其第一條,平時覺得大戶外沒時間的,暑假真的是特別好的機會。
其實孩子看不清、睡不著、老打瞌睡、情緒不好、抑鬱等情況,都可能和家裡的燈源環境有關係。
特別是近視的形成,就是因為在光線不足、不均勻、過亮的情況下用眼,引發了視覺疲勞;這時候繼續用眼,睫狀肌將持續處於緊張狀態,會導致眼軸增長,近視就這麼形成了。
換句話說就是:光照不足看書很傷眼、在傷眼的情況下再“傷眼”,就會形成近視。只有掐滅傷眼的源頭——“光照不足不均勻”,才是把近視扼殺在搖籃裡。

我梳理了一份能避開“傷眼燈”的《實用選燈科普》,內容涉及技術和專業名詞,我儘量都講“大白話”,希望大家都能看明白。
但科普必須嚴謹,所以這篇文章挺長的,還是希望大家看完。每次做科普都是巨大工程,如果覺得有啟發,一定多多點贊轉發。
文章最後也給大家準備了可以一步到位的“懶人解決大招”,千萬別錯過。

要想選“好燈”,就要了解什麼是“理想光源”。為此我還找了安波老師給我上課。
這位安波老師,是妥妥的照明行業“大咖”。他曾參與32個行業標準(含國家標準)的制定,找他上課的含金量就等於“高考學生找出題老師補課”,一課頂萬課。

安波老師參與制定標準
🔼上下滑動可檢視更多🔽
整節課聽下來,我感覺重點主要分為“不同狀態對應不同光線”“人類需要自然光”兩部分,也讓我看清不少之前在“選燈”上的誤區:

和大部分人一樣,我一開始覺得燈只要亮度夠+不晃眼就行了,但這只是“好燈”條件的一部分。
人類早期沒有電光,生活節奏規律全隨自然光變化而轉變,老祖宗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就是這個道理。
時間一久,人體就養出了晝夜節律。也就是說,不同狀態需要對應不同光線,就像學習時光要亮、睡眠時光要暗一樣

在1980年,就有科學家證明“明亮光線對人類褪黑素分泌的抑制作用”。褪黑素相信大家都懂吧,失眠睡不著時來一粒,就能幫助快速入睡。
這也說明了,光線對睡眠的影響非常大。這我深有感觸,好幾次因為睡前玩手機,越玩越清醒。同理,如果工作時的光線偏暖和光線不足,會促進褪黑素分泌,人就開始打瞌睡,根本無心工作(反正我是這樣的,工作時必須把燈開足足的😌)

話再說回來,每個人每天在房間裡會需要切換很多模式。小D週末就會窩在房間裡做作業、看電影、玩遊戲、睡懶覺,有時還會約小姐妹面對面聊聊人生…
這些不同的事情都要對應不同光線,才能讓身體處於舒服、自然的狀態。
光線不匹配,就導致褪黑素分泌不對,從而影響效率、視力、情緒和身體節律。當然,如果運用的好,還能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

理論說完了,就要說說怎麼找到合理光線啦。想要判斷光線好不好,主要“照度”(可理解為明亮程度)和“色溫”(可理解為光線顏色)
比起介紹專業概念,我感覺給大家說點實用且好懂的更關鍵。這是一份適用於房間的《照度&色溫對照表》,大家記得收藏,買燈時就可以對照,或者拿著問銷售也行。

相信有人會說:“是不是燈的檔位夠多,幹不同的事就換不同檔位就行了?”我之前也是這樣想的,直到安波老師再次給我糾正了:
人類誕生於太陽光之下,再加上千百萬年的迴圈中,人類身體習慣並依賴於太陽光。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太陽光(自然光)就是最理想的光源!

孩子科學教材上的“光譜”,相信雲閨蜜們也都不陌生:當太陽光穿過三稜鏡分解的七彩光帶,就是太陽光的“光譜”。

在上面這張太陽光的光譜中,大家會看到太陽光光譜上包含了幾個重點:(悄悄說,原理有點複雜,大家記住紅字重點就好)
1⃣️ 包含所有可見光顏色,所以也叫“全光譜”(紅橙黃綠藍靛紫)
2⃣️ 比例均衡,紅光充足(對人體有益,但也不是越高越好,過量會把人曬黑曬傷)光峰值低(藍光適量可提神、過量即有害)
3⃣️ 光譜整體連續不斷,代表著顯色指數高,不偏色(有時候網上買衣服,拿到實物會發現與照片有色差,這就是偏色哦)

顯色指數100

顯色指數80
講完原理之後,我還想和雲閨蜜們多囉嗦一句,家用燈的光譜對孩子成長髮育很重要,特別是下面這幾個方面:
👈🏻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
 視力發育 
不良光譜(如藍光過強、紅光不足)會增加視疲勞風險,影響視覺發育。

 情緒與專注力 
均衡的光譜有助於穩定情緒;反之易讓孩子煩躁和分散注意力。

 睡眠質量 (重災區)
晚上暴露在“藍光過剩”的光線下,易導致入睡困難、睡眠質量差等。

所以,如果室內光線的光譜越接近太陽光光譜,就越接近滿分
說的更明確一點,就是顯色指數中的紅色還原指數(R9)要高,藍光峰值要低(相對於紅光)顯色指數要接近自然光(Ra趨近100)
這裡給雲閨蜜們整理出一個《黃金引數表(適用於房間)》,照著這些引數找,準沒錯。
1⃣️ 遊戲區域 
  • 顯色指數(Ra)>95
  • 紅色還原指數(R9)>90
2⃣️ 學習區域 
  • 顯色指數(Ra)>95
  • 紅色還原指數(R9)>90
3⃣️  床頭閱讀區域 
  • 顯色指數(Ra)>90
  • 紅色還原指數(R9)>90
‼️ 特別TIPS 
想避免藍光危害,可認準產品包裝或檢測報告的IEC/TR62471」「GB/T 20145 藍光豁免級」(中國國標)

聽完安波老師的課程後,我就緊急抽取了9位雲閨蜜,薅著安波老師的團隊給大家“上門測燈”,主要也想了解大家家裡的光環境究竟怎麼樣。
看到測完後的資料,我再一次感嘆:原來,這麼多人家裡的燈,都是“偏科嚴重”的“傷眼燈”。
擔心篇幅太長,我挑出3位雲閨蜜家中兒童房的燈光測試資料,3家的問題都不相同,大家可以看看能不能“對號入座”(以下測評圖均在統一光線下拍攝、成圖無濾鏡)

‼️燈況主要問題:
藍光峰值高、照度不夠、顯色低。
⚠️ 使用隱患:
❌  長時間使用容易失眠;
❌  用於學習,易視覺疲勞和眼睛受損;
❌  視覺上容易產生偏色;
👈🏻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

藍光峰值過強,光譜不連續

燈下照度單一且偏低,僅滿足基本需求

顯色指數較低,紅色還原度差
易引起視覺偏色

‼️燈況主要問題:
色溫單一且偏低、照度極低。
⚠️ 使用隱患:
❌  無法集中精力,容易打瞌睡
❌  用於學習,容易導致近視;
👈🏻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

色溫極低,很難集中精神,容易打瞌睡

燈下照度極低,無法滿足基本需求

顯色指數高,接近自然光

‼️燈況主要問題:
雖有三檔光線,但色溫單一;桌面最高照度仍偏低,顯色指數低。
⚠️ 使用隱患:
❌  長時間使用容易失眠;
❌  用於學習,易視覺疲勞&眼睛受損;
❌  視覺上容易產生偏色;
👈🏻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

藍光整體偏稍高,色溫單一且照度低

三檔光線中的最高桌面照度低,僅滿足基本需求

顯色較低,會引起視覺偏色
看到這裡,相信雲閨蜜們都很能產生共鳴:想要找到能滿足“既要又要”的燈,真是太難了
是啊。好幾年前,我曾帶給大家開過“大路燈”的團,主要就是看中它“足夠亮且不晃眼,適合給孩子學習用”的特點。
但現在看來,它也有一定的侷限性
1⃣️ 光照區域有限
2⃣️  色溫單一,無法調節,只能在需要集中精力時使用;

如果家裡其它區域光線足夠,僅學習區域光線不足的雲閨蜜們,我仍然推薦大家入手一個大路燈。
前段時間,我收到好幾位雲閨蜜“求好用吸頂燈”的留言,我才意識到:也許找一款能滿足各種需求的吸頂燈,是不是更能一步到位,對全家人都好呢?

說實話,我找了很久都沒找到合適的。所以,我決定自己做一款。
 這些,我“全要” 
✅ 能模擬太陽光譜
✅ 能擁有更高照度
✅ 能隨意調節引數
✅ 能滿足大路燈能做到的漫反射
✅ 能滿足大路燈不能滿足的色溫調節

我一向信奉,專業的事要找專業的人。
之前找安波老師學習,是“找出題老師補習”的心態;現在我要找他們公司(InSona)做燈,就是抱著“讓出題老師做題”的心態,講的就是一個嚴絲合縫,對症下藥
當然,除了“偷懶找關係”心態外,我也很看重品牌實力。InSona旗下產品都獲得了“Works with WELL"首批照明產品認證,這是全國僅五家公司獲得的認證,足夠證明品牌強了!

品牌還專門給三星、華為、聯想等提供光源解決方案,也和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蘇州康養集團等有科研合作,單拎出來都是業內強者。能上“強者”牌桌,InSona實力必然不一般。
更牛的是,InSona是行業首家推出晝夜節律並開始商用”“首家推出全光譜(太陽光譜)控制方案”的品牌,這也是我找他們家做這款吸頂燈的原因。
畢竟“好燈要接近自然光”這件事,TA真的能解決。

然後,就要解決“不同的事要用不同的光”這件事了。
這是他們給我做的“智慧節律雙色燈”的手機端操作面板,亮度色溫都能自由調節,讓雲閨蜜們可以根據不同需求來調整光線。

這是吸頂燈在工廠辦公室測試的資料,可以看出可調節色溫範圍很大,且光譜的紅光充足,藍光峰值低

居家環境的色溫變化⬆️
當亮度開到100%時,在燈下2.1米中心點的位置,照度能達到962.21Lx,就算是孩子看書、做作業也是足足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燈採用了和大路燈一樣的“漫反射”發光原理(即光線直接照在天花板上,經過反射後再照亮房間),燈光分佈很均勻,一是能避免強光直射造成刺眼感,二是能在滿超高照度的情況下也能不傷眼

顯色指數就更別說了,我讓品牌團隊一定得儘可能拉滿。高顯色的目的不僅是護眼,也是給孩子一個色彩鮮活、認知準確的成長世界

暖光(低色溫)顯色指數:98

中性光(中色溫)顯色指數:97.9

白光(高色溫)顯色指數:99.4
知道雲閨蜜們有時候想偷懶,我特地要求品牌給我設立10個常用模式,涵蓋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
當然,自己在什麼光下最舒服,那還是自己最清楚。所以除了10個模式外,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調節+儲存,想切換的時候可以隨時換。

光是看品牌給的資料,我覺得不太夠,視角實在過於單一。於是,我把樣品送給了之前測光的9位雲閨蜜試用。(安裝很方便的,師傅上門全搞定,擔心要重新裝修的小夥伴們放寬心)
話不多說,先上超絕效果

再來看看真實使用者實用反饋,每一句話都透露著滿滿滿滿滿的喜歡。

4號雲閨蜜反饋:光果然很亮、光線很舒服、
一開燈立馬不一樣、造型好看

5號雲閨蜜反饋:藍光峰值低,亮度明顯提高

6~9號雲閨蜜反饋:光線很舒服、房間特別亮
可調節模式多、切換也很方便
和之前一樣,考慮到篇幅,我先拿3份報告出來說(就是前面露出的3位雲閨蜜)。先說一句哦,吸頂燈和檯燈有很大區別:
因為吸頂燈照亮的是整個房間,所以數值受房間面積、傢俱顏色反光、層高等多個原因影響,所以各家資料都會有不同

‼️之前問題:
藍光峰值高、照度不夠、顯色低。
⚠️  換燈後光況:
✅ 藍光峰值低,有益紅光高,實測色溫2873k-5017k,可根據需求調節
✅ 顯色指數顯著提高,趨近自然光,低色溫時96.9、中色溫96.8、高色溫98.3(之前85.3)
✅ 照度提升,桌面照度670.6Lx(之前94.4Lx) ,遠高於室內照明標準桌面照500(Lx)的標準
👈🏻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

‼️之前問題:
色溫單一且偏低、照度極低,顯色指數差。
⚠️  換燈後光況:
✅ 藍光低,有益紅光高,實測色溫2873k-5017k,可根據需求調節
✅ 照度提升,桌面照達度1596.6Lx(之前35.9) ,遠高於室內照明標準桌面照500(Lx)的標準,可實現在床頭看書、學習
👈🏻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

‼️之前問題:
雖然有三檔光線,但色溫單一;最高照度仍偏低,顯色指數低。
⚠️  換燈後光況:
✅ 藍光低,有益紅光高,實測色溫2967k-5185k,可根據需求調節
✅ 顯色指數提高,趨近自然光,低色溫97、 中色溫97.4、高色溫98.2(之前88)
✅ 桌面照度512Lx(之前77.6),桌面看書寫字完全夠用,長時間使用眼鏡不容易疲勞
👈🏻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

還有另外兩位雲閨蜜的家裡,換新燈後照度飆到了1000+Lx,抵得上大路燈在輻射區域內的照度(就是書桌那塊區域),說是“一開燈就感覺天亮了”也不誇張。

我一直覺得只有大部分人用著好,才是好。所以我們也在積極收集來自不同家庭的反饋和建議。

收集到了很多誇讚和改進建議🎉
當然,購買機制也想再磨磨。真的希望能給大家搞出個價效比翻天的大動作。
如果大家急著買燈,可以參考我之前給的幾個對照表,去儘可能選擇照度足、顯色指數高、紅光指數強、可智慧調節的。
我把前面所有的選燈知識點都總結在一個表裡了,先收藏準沒錯。
選燈知識點清單
學習
區域
  • 照度範圍(Lx)500-1000
  • 顯色指數(Ra)95
  • 紅色還原指數(R9)90
  • 理想色溫(k) 4500-6000
遊戲
區域
  • 照度範圍(Lx)75-150
  • 顯色指數(Ra)95
  • 紅色還原指數(R9)90
  • 理想色溫(k) 3500-4000
閱讀
區域
  • 照度範圍(Lx)150-300
  • 顯色指數(Ra)95
  • 紅色還原指數(R9)90
  • 理想色溫(k) 3500-4000
注意
認準產品包裝或檢測報告的IEC/TR62471GB/T 20145 藍光豁免級(中國國標),可避免藍光危害
如果家裡孩子已經開始讀書了,可以再配一個大路燈,這樣才能滿足不同模式的需求。
如果沒那麼急著買燈,大家可以等等我這個“能一步到位”、滿足“既要又要”條件、“找出題人直接答題”的定製吸頂燈哦。

科普不易,如果雲閨蜜們覺得有啟發,可以幫忙多多點贊轉發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