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都期末考試了嗎?OK是下週二三。
每個學期臨近期末考試,學校的作業就是一張又一張的卷子,而且會持續大半個月的時間
動作再快的娃,在家的時間都被榨得乾乾的。最要命的是,就連晚飯後的休息時間也擠壓了。
結果前兩天OK爸轉給看我了一篇去年底釋出在Cell Metabolism雜誌上的論文,其中有一項結論是:餐後一小時應儘量避免近距離用眼,否則可能會加重近視!(作者為國內眼視光領域TOP級院校溫州醫科大學周翔天、翟佳教授團隊)
唉,心裡一陣添堵。
餐後休息一個小時,意味著完成作業的時間和洗澡睡覺的時間都要往後再推推。
只能說,家裡有個近視的小孩,真的難!
這件事上,咱們當爸媽的一直都在做似乎無止境的查漏補缺,要嚴格控制電子螢幕,要儘可能多去戶外,還要時刻關注娃的近距離用眼時間和姿勢,現在又加了個控制餐後用眼……
而即使這些防控手段都做了,也還是可能會存在漏洞。
2
我閨蜜前陣子來和我說,她孩子這小半年眼軸又瘋漲,近視加深了75度,直接被醫生拷問這小半年到底做了啥?
嚴防死守卻得到這個結果,真的讓人很難接受。
閨蜜回家後各種找原因,差點都要懷疑娃晚上關燈後偷偷玩IPAD了。後來她和醫生一一核對了各項環節後,覺得最有可能的是家裡的燈光照明問題。
1、兒童房主燈不夠。
她家孩子平時在自己的兒童房裡寫作業,因為有護眼檯燈,所以一直覺得沒啥問題。但醫生說,環境燈光也是重要的,最好能測一下。
因為檯燈雖然可以改善桌面光照質量,但如果與周圍環境的光線差異過大,會導致眼睛在明暗不均的環境下瞳孔不斷收縮和擴張,容易產生眼疲勞。
閨蜜買了測光儀一測,果真差得有點大,兒童房主燈下的光照值只有243lux。(一般最低要求是300lux以上,但是最好要達到1000以上。自然光線的流明值直接就是上萬的。)

2、客餐廳的燈光亮度和質量都不夠。
她家孩子平時很喜歡停留的餐廳和客廳,而她家的餐廳和客廳得把全部主燈和射燈都開啟才能獲得還行的亮度,但一般情況都不會全開啟,重點是光源也不太均勻。
和閨蜜一樣,我也是因為和醫生交流過,才知過去我們大多數家庭的室內照明,都是不理想的。真是千防萬防的,就是沒想到,原來家裡的室內燈光不夠亮

。
那麼,到底要
多亮才是夠亮。
3
九成以上家庭,
室內照明都有問題
我一直覺得現在各家家裡的燈光都還可以的。LED燈出現後,室內照明質量相比白熾燈時代是量級的飛昇,一般來說只要家庭條件過得去,家裡的燈都用得還不錯。
但去年,一家公益組織對溫州、嘉興、寧波等地約200戶家庭做了上門光環境檢測後,卻發現居然有98%的家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照明問題。
這些照明問題包括:
亮度不足、顯色性差、光線刺眼、色溫過高、護眼檯燈不達標、光線不均等等。

cr.光環境改造公益號
問題最多最嚴重的還是亮度。
幾乎每家都存在光線偏暗的問題,桌面照度普遍在200lux以下。
要知道孩子在做讀書、寫字這些近距離用眼活動時,照度最低也需要達到300lux,如果從對孩子視力友好角度出發,這個數值要求更高!(當然因為人造光源畢竟是透過裝置產生,過亮光照同時也會有其它不安全因素產生,所以照明裝置無法追求照度最大化。)
另外我還看到份中南大學釋出的《2021中國兒童青少年在校與在家用眼行為及視覺環境報告》,根據報告資料,孩子在家用眼的平均光照強度比在學校要低一半以上(125lux VS 300lux)!
這進一步說明,孩子們在家時候的用眼環境光照度可能根本沒有達標。
4
室內照明不達標,
近視防控手段很難起效
光照度不達標,帶來的後果並不僅僅是環境亮度不足、視物費勁。
大家都知道,充足的戶外時間是防控近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大戶外能防控近視,一方面是因為戶外活動有助於孩子眼部肌肉放鬆,但更重要的原因和多巴胺有關。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已經被證實能夠抑制近視的快速增長,隨著光照的增強,視網膜內多巴胺的釋放量增多,近視防控效果隨之增強。
研究證實,每天只有30分鐘戶外光照的孩子的近視發病率,要比每天有2小時以上戶外光照的孩子的近視發病機率高近3倍!

因此當場景轉換到室內,如果整體照明亮度不夠,那麼孩子的視網膜就得不到有效的光照刺激,多巴胺分泌水平低,從而也就沒法起到防控近視的作用了。
動物實驗也發現,在光照不充足的室內,實驗動物的眼軸會增長加快,近視發展的速度也會增加。
之前看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王凱教授的科普,也提到了這點——室內照明不達標,近視防控手段很難起效。

也因此,近年來很多地方開展了教室燈光改造工程,效果非常顯著。
像上海,2020年就開始對部分小學進行教室燈光全光譜、高照度改造,其中有一所小學,在燈光改造後,近視率從原先平均3.1%,直接下降到1.1%!
改造前

改造後

可見高質量的室內照明,對孩子近視防控來說意義重大。
那麼,家庭環境的照明要達到怎樣的水平,對近視防控來說才有效呢?
5
越接近自然光,
室內光質量越好
好的室內照明,評判標準其實很簡單,即在多大程度上還原了自然光。
所以改造家庭照明,我們要努力的也是同樣的方向。
這點上,前面提到的上海小學教室燈光改造其實已經幫我們做好了方案——高亮度、高均勻、全光譜、無頻閃。

cr 慧眼趙小刀

高亮度
對於亮度,我國中小學生教室照度要求是不低於300lux,國際上是不低於500lux,美國照明工程學會則建議,一般辦公室作業面平均照度,以750lx為及格標準。
但從近視防控角度來看的話,目前比較統一的共識認為,環境光照度在1000lux以上,近視防控才有較為顯著的意義。
有研究發現,平均環境光照度每上升1000lux,眼軸年增長速度會減慢0.05mm(近視度數增長速度減慢15度左右)。

當然這並不代表光照強度越強越好,眼睛如果暴露在過強的光線下,晶狀體和視網膜是會被損傷的。
所以兩者間取平衡的話,一般認為桌面照度適宜的數值位500-2500lux。
但是,要注意,這是建立在燈光質量好的基礎上。如果家裡的燈有均勻度、眩光、反光等問題,那麼建議上限一般不超過2000lux。
均勻度
均勻度簡單來說就是開燈後環境中的明暗差異。
舉個例子,如果房間裡只開一盞檯燈,那麼燈下的亮度和房間其他地方的亮度差異一定是非常大的,這時候房間光照的均勻度就很差。

而孩子近視很大一個原因,是眼睛為了適應不同強度的光線,眼部肌肉不斷地自我調節,從而導致用眼疲勞。
所以除了燈本身要夠亮,我們還必須考慮空間的整體亮度。
最最起碼,在書桌範圍內,做到均勻度儘量接近1:1,並且檯燈一定要配主燈,或者選擇光通量更大的大路燈。
全光譜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用LED燈,普通LED燈發光的波段較窄,主要集中在藍色和綠色區域,這種光譜分佈使得普通LED燈具發出的光線較為單調,色彩還原度不高,同時還伴隨一定的藍光輻射。

全光譜燈,則是透過特殊的光學設計和發光材料,能夠產生接近自然光的光譜分佈。
合格的全光譜燈不僅色彩還原度非常高(通常顯色指數能達到95以上),藍光輻射也可以被控制得比較好。

所以哪種燈對孩子眼睛更友好,已經很明顯了。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孩子經常活動的空間最好換成全光譜燈。
無頻閃
LED燈的頻閃問題早年還是挺多的,但近幾年透過整個行業的努力,工藝上去後,基本上正規品牌都能達到無頻閃的國家/行業標準。
不過要注意的是,光源沒有絕對意義上的無頻閃,國標定義LED燈具無頻閃是只要超過波形頻率3125Hz,那麼它就是頻閃0危害的。
6
家庭照明,
怎樣佈置更合理
我估計大家看了上面這些引數和標準,已經有點頭暈了。其實佈置適合孩子的家庭照明環境,
主要遵循的就是兩點:
1、最大可能利用好自然光。
想要在家給孩子打造最舒適的學習光照環境,首要的好辦法是把孩子的書桌放置在自然光源照射面積最大的位置,比如窗邊、陽臺、院子裡等,充分利用自然光照。
2、選擇優質的燈具,並且一定要有主燈。
如果因為客觀原因,沒法把學習桌安排在自然光充足的地方,那麼儘可能給孩子選擇好的燈具,挑選高照度、高均勻度、無頻閃、色溫在4000K左右的全光譜燈。
以及,一定要配置主燈!
現在很多家庭為了裝修好看,會選擇無主燈設計,但這對有孩子的家庭來說真的不太合適,無主燈的房間,亮度很難達到用眼舒適的標準。
因此在孩子經常活動的臥室、客廳、餐廳、書房,都應該配置主燈。
實在不想對已有裝修做改動,那麼還有個方案,就是補充大路燈。
大路燈完美符合高照度、高均勻度、無頻閃、全光譜這四個硬性要求,而且是上下漫反射,可以把整個房間都照亮,對環境光亮度的提升非常明顯。

不過現在市場上大路燈魚龍混雜,價格差又很離譜,普通消費者乍一看很容易迷失方向。
關於靠譜的大路燈怎麼選,怎麼買,我之前寫過相關文章給大家推薦過。
開了大路燈,桌面上的光照度能達到2250lux,非常亮堂。

而且大路燈的光可以鋪滿整個房間,房間裡沒有死角,也就是均勻度非常好。

所以,如果買到的大路燈亮度夠優秀的話,是完全可以做到書房裡只開大路燈,不用其他燈輔助。
輔導作業時家長位也完全是明亮的↓

眼下放寒假了孩子長時間待在室內,而且冬天時常天陰陰的,即便是白天室內的光照也不足,孩子從早到晚地用眼,真的需要把室內的亮度提上來。
如果大家對家裡的燈光佈置有疑問的,可以拍下照片來發到群裡,我請了康樸樂的專業人士來為大家免費“診斷”。大家有任何相關的問題都可以來交流哦~

想自助下單的戳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