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我們的普遍認知裡,科學這個領域似乎和“輕鬆有趣”搭不上邊。
外界眼中,它像一座莊嚴肅穆的象牙塔,而“塔裡”的科學家們,也應該是不苟言笑,一頭紮在科學的海洋裡。
然而在十幾年前,美劇《生活大爆炸》徹底顛覆了人們對科學家的認知。
四個科學家的“同居生活”,居然能讓全世界的觀眾樂翻天。

那些索然無味的科學定律,配上科學家們的奇葩腦洞,立刻變得生動了起來。
不少觀眾看完劇後還覺得不過癮,拿起課本重溫那些學生時代最頭疼的公式:
小時候怎麼沒發現物理化學這麼好玩兒!
而讀叔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這本書,也是這樣的硬核且歡樂。
兩位頂尖科學家丟掉了枯燥的公式定理,吐槽著他們也搞不定的難題,卻為讀者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如果能早點讀到這本書,說不定我現在已經是科學家了!

你以為你知道
其實連科學家都不知道!
從書名開始,這本書就給人一種當頭棒喝的感覺。
原來人類對整個宇宙的瞭解,還不足5%。
這種感覺,就像是以為自己征服了一頭大象,其實才摸到了象尾巴,更殘酷的是,連這條小小的“象尾巴”,我們也是未知全貌。

就拿每個人都熟知的理念“質量”來說,關於它的謎團就困擾了許多科學家。
而在這本書中,兩位科學家舉了一個十分有趣的例子:
如果一頭羊駝被切成了n塊,當n>10^23時,這頭羊駝的質量並不等於n塊羊駝塊的質量和。
道理聽上去十分的奇怪:
羊駝的總質量不僅僅包括它各個部分的質量,還包括將這些部分維持在一起的能量。
質量和能量,什麼時候可以相加了?

原來,構成羊駝的“羊駝粒子”之間,儲存著一種“結合能”,這種神奇的能量,不僅能將“羊駝粒子”結合在一起,還能讓它們的質量和產生1+1>2的效果。
不可思議的是,當這些“羊駝粒子”足夠小的時候,這意味著整頭羊駝的質量已經與“羊駝粒子”沒什麼關係了,而是幾乎完全取決於“結合能”。
而這種結合能,看不見也摸不著,關鍵是,連科學家也說不清這種能量為什麼對物體的質量影響這麼大。
更燒腦的是,對於整個宇宙而言,構成物質的粒子不過是一個不能分割的點,在空間裡,它的體積是0,這就意味著粒子根本沒有大小。

也就是說,所謂“羊駝粒子”構成的羊駝,就是一堆體積為0的點透過“結合能”拼起來的。
因此,當一位科學家突然告訴你,你是空的,可不是在講什麼“色即是空”的大道理,這是科學界最嚴格的金科玉律——粒子構成的你,就是一片“空靈”的結合能。

剩下的95%
才是宇宙終極大boss!
“其實,我們熟知的普通物質,反倒是宇宙中的稀缺品,而那不為人知的95%,才是宇宙真正的主人。”
如果把宇宙具象成一張餅圖,我們未知的95%,被科學家們劃分成兩大類,一類是暗物質,另一類是暗能量。

暗物質的概念,有點恐怖片的味道。
它像幽靈一樣,看不見摸不著,卻又不能忽視它的存在感——和別的物質一樣,它也有實實在在的質量。
然而,就是這麼一團幽靈般的物質,卻並非躲在遠處。
你在看書的時候,暗物質可能正在你身旁穿梭。

關於這種神秘的物質,你可能會好奇:
科學家們是怎麼探測到暗物質的?
它們到底由什麼樣的粒子構成的?
暗物質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對此,兩位科學家的答案也是十分簡潔:
不知道。
目前,人類所有的探索與進步都沒有辦法解釋宇宙的本質,而科學家們肯定暗物質的存在,是因為它們有引力,但除此之外,我們對它們一無所知。
因此,讓這團“幽靈”現出原形,著實有些困難。
然而跟“大魔王”暗能量相比,暗物質充其量就是小嘍囉。
關於實力強大的暗能量,它的簡介也十分的霸氣:
有了它,我們的宇宙就能迅速膨脹,從一個皺巴巴的“嬰兒”,成長為彪形大漢,直到爆炸。
“黑惡勢力”一般的暗能量,並非所向披靡。
當宇宙中的所有物質都在向外爆發的時候,引力逆流而上,又會拼命讓宇宙聚集在一起。

引力與暗能量的抗衡,對於宇宙的終極命運來說意味著什麼?
是無限膨脹,還是會縮成一個葡萄乾?

這段旅程因“未知”而精彩
我們在讀科普讀物的時候,經常會被這兩種情況“勸退”:
一是書裡的知識點太過枯燥,讓人看得雲裡霧裡;
二是“戲說”成分太大,內容有趣但是專業性沒有保障。
然而,《一想到還有95%的問題留給人類,我就放心了》完美的規避掉了這兩個問題,因為對於兩位作者豪爾赫·陳和丹尼爾·懷特森而言,搞科研他們是專業的,搞笑也是專業的。

陳博士是加州理工大學的研究員,除此之外,他還是Phd Comics(科學漫畫)的創始人。
23年前,他便開始以調侃漫畫的方式來記錄科研人員的生活。
他的畫風詼諧,輕鬆幽默。

8年前,陳博士和懷特森教授因粒子研究結緣,懷特森教授是業內頂尖的粒子科學家,也是Phd Comics的忠實讀者。
他當時就向陳博士提議,可以就當前研究的粒子創作一部漫畫科普讀物。
兩位“神仙隊友”一拍即合,懷特森教授主攻理論科普,而當有些科學現象沒辦法用三言兩語解釋清楚的時候,陳博士的小漫畫便“輕裝上陣”,用歡樂調侃的口吻,幫助讀者理解複雜的概念。
“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給你灌輸多麼繁雜的科學理論,也不是為了讓你心灰意冷。我們想讓你知道,宇宙還有這麼多未知的領域等著我們去探索,這多讓人興奮啊!”
對於站在科學前沿的他們而言,從未知到已知再回到未知,就像是一段離奇的探險一般。
從遠古時期的天圓地方,盤古開天地,到現在的航空登月,探索地球之外的世界,人類不斷地打破認知,一步一步向宇宙的真相邁進。
而每一個宇宙謎題的背後,都藏著無限的可能。

在前進中,我們慢慢發現,原來我們引以為傲的科學也是有邊界的,有那麼多沒能解決的問題,遠在科學的疆域之外。
然而,科學本身也從未停止過成長。
每當科學家們開發出新的技術和測量工具時,我們眼中的宇宙就會比之前更廣闊。
前方還有那麼多不可思議的真相,是否有一天,我們能夠解答最深奧的宇宙謎題呢?
我們無暇思考,但這無疑是一段激動人心的旅程!

一分鐘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