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中國南部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又劍拔弩張了。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嚴重恐怖襲擊,造成至少26人喪生,隨後印度宣佈截斷河流上游,阻止巴基斯坦大片地區獲得關鍵水資源,把懲罰推向極限,當地局勢以及印巴之間面臨戰爭邊緣的攤牌。

印度方面聲稱,已確認三名涉嫌參與襲擊的人員,其中兩人為巴基斯坦公民。莫迪總理咬牙切齒地宣佈將追捕兇手“直到地球的盡頭”,並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強硬措施,包括驅逐幾乎所有在印度的巴基斯坦人,關閉兩國唯一的陸地過境通道。最令巴基斯坦沒想到的是印度宣佈暫停執行已有65年曆史的《印度河水域條約》,這讓貧困且脆弱的巴基斯坦經濟雪上加霜,而且威脅到巴方的基本生計。當下正是播種和灌溉大量用水的時節,印方切斷河流可能造成巴基斯坦境內的人道主義危機。
發生這樣的恐怖襲擊事件令人憤慨,並且悲傷。中國方面對這起恐襲發出了強烈譴責。但是事態迅速發酵到印度作為河流上游國家給下游的巴基斯坦斷水,這超出了國際社會的想象。
新德里如此強硬、決絕地做出這一決定,折射了印度體制下應激的反應邏輯:政府的首要目標不是如何實事求是地處理事件,減少未來隱患,穩定搖搖欲墜的印巴關係,而是首先關心如何在事情的反應中樹立執政者形象,取悅民間的激烈情緒。準確定位並打擊恐怖勢力是很難的一件事,但是打不到恐怖分子就拿巴基斯坦政府和整個國家的老百姓是問,實施無差別懲罰,這很容易在印度國內贏得掌聲,政府可以透過幫輿論解氣緩衝公眾對反恐不力的指責。

莫迪政府將發展克什米爾旅遊業視為“去衝突化”的標誌性成果,也視其為該地區“穩定和發展”的重要指標。印度2019年取消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自治地位,激化了當地的不滿和衝突,2023年印度還不顧多國反對在此地舉辦了G20旅遊會議。但是頻繁爆發的武裝襲擊事件給了印度美化克什米爾形勢、掩蓋該地區真實問題的努力不斷造成打擊。莫迪政府在面臨反對黨的強烈質疑時,對突發事件的態度越強硬,越能轉移公眾注意力,將輿論的洩憤目標轉向巴基斯坦,模糊人們針對事情複雜性和如何採取綜合治理的思考和視線。
其實巴基斯坦政府肯定不希望有巴方激進分子去印控克什米爾或者印度中心地區實施恐怖襲擊,激化巴印之間的矛盾。巴基斯坦政府有自己的當務之急,他們惹這樣的麻煩做什麼?沒有任何好處嘛。但是要讓部落和各種組織有很大影響的巴基斯坦透過政府的強力措施抑制住恐怖主義,這缺少現實條件。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巴基斯坦恐怕早就好了,經濟也能像印度那樣實現更快速度的發展。
印巴間的好多次緊張都是由極端勢力引起的。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多起恐怖襲擊事件,其中性質最嚴重的一起是1990年至1991年的克什米爾動亂,約200名印度教徒在離開克什米爾山谷時遭到武裝分子殺害。2001年一群恐怖分子襲擊印度新德里議會大廈,印方指控巴情報部門是恐怖分子的支持者,那起事件讓印巴雙方軍隊在邊境發生武裝衝突,斷斷續續長達1年時間。2006年的孟買連環爆炸和2008年的孟買酒店襲擊事件讓印度死傷慘重,印方認為巴基斯坦境內的“虔誠軍”策劃了這一系列襲擊事件,宣佈對這次襲擊負責的“抵抗陣線”也與“虔誠軍”有聯絡。最近的一次是2019年,克什米爾恐襲導致40餘名印度軍事警察喪生,成為2019年印巴武裝衝突的導火索,印巴雙方當時還爆發了空戰。

對於這次印度的強硬舉措,巴基斯坦選擇了針尖對麥芒。除了外交措施,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還稱,巴方將“以牙還牙”。他說,“巴基斯坦武裝部隊已做好應對準備,警告任何人不要誤判形勢……如果印度切斷河流水源,我們將此視為戰爭行為,並將作出回應。”
巴基斯坦也是選舉社會,老百姓情緒一點就著,印度採取截流斷水的報復措施,可想而知會在巴基斯坦掀起多麼強大的反印情緒。水的問題具有根本性,一旦激化到極點必然導致軍事攤牌。當下印度面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戰略壓力,他們真的想在這個時候迎接一場印巴戰爭嗎?老胡覺得,印度還是應該先想好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