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骨關節炎等關節疾病困擾著不少人,不僅影響正常活動,還降低生活質量。關節中的軟骨一旦受損,自我修復能力較差,常規治療手段效果有限。而軟骨組織工程作為前沿研究領域,為軟骨修復帶來了新希望。
近期,發表於Int J Biol Macromol的一項研究Effect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modified citrus pectin in 3D printing-based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聚焦改性柑橘果膠(MCP)在基於3D列印的軟骨組織工程中的作用及潛在機制,為軟骨修復提供了新思路。

改性柑橘果膠是一種低分子量、低酯化度且富含β-半乳糖的天然多糖,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GRAS認證,安全性高。此前研究發現,MCP能與半乳糖凝集素-3(Gal-3)緊密結合,展現出抗炎、抗腫瘤、抗纖維化及免疫調節等多種生物活性,在生物醫學領域備受關注。尤其在關節軟骨損傷和骨關節炎治療方面,MCP展現出獨特潛力,可促進軟骨細胞增殖、維持細胞表型,但具體機制尚未完全明確。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利用兔膝關節部分厚度關節軟骨缺損模型,證實了MCP的軟骨保護作用。儘管MCP無法使缺損完全恢復,但與對照組相比,它能顯著保留更多軟骨細胞,增加糖胺聚糖(GAG)的染色強度,且這種保護作用呈劑量依賴性。
進一步研究發現,MCP可穿透軟骨組織,進入軟骨細胞,並在溶酶體中積累。實驗顯示,熒游標記的MCP隨時間逐漸滲透到軟骨外植體,24小時時幾乎穿透整個外植體,且主要分佈在軟骨細胞內,與Gal-3共定位。同時,MCP對軟骨細胞的增殖活性無顯著影響,但能減少損傷誘導的軟骨細胞死亡。

在體外連續傳代培養實驗中,MCP的優勢更為突出。它能顯著促進軟骨細胞增殖,在第6代和第7代時,MCP處理組的相對增殖率分別達到對照組的近4倍和5倍。而且,MCP可維持軟骨細胞的多邊形或不規則形態,防止其在傳代過程中發生去分化,同時上調II型膠原蛋白(COL2A1)、SOX9等基因表達,下調Gal-3、IL-1β等基因,有效維持軟骨細胞合成II型膠原蛋白的能力。

研究人員還將MCP引入到基於甲基丙烯酸化明膠(GelMA)和透明質酸(HAMA)的水凝膠中,製備出可用於3D列印的生物墨水(GelMA/HAMA/MCP)。這種生物墨水具有良好的3D列印效能,其黏度隨剪下速率增加而降低,溫度在27°C以下時黏度較高,36°C左右時轉變為溶液狀態,且儲能模量(G′)高於損耗模量(G″),能保證列印結構的穩定性。
3D列印的GelMA/HAMA/MCP支架具備適宜的微觀結構和理化性質。掃描電鏡顯示其具有約500μm的多孔網路結構,利於軟骨細胞黏附、遷移和增殖;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證實MCP成功摻入支架;壓縮模量測試表明,雖MCP含量增加會降低支架機械強度,但所有支架的壓縮彈性模量仍在軟骨形成的適宜範圍內;支架的吸水膨脹率隨MCP含量增加而升高,且在體外5天內降解率達85%左右,MCP含量越高降解越快;MCP從支架中釋放呈現先快速後緩慢的特點,5天內基本完全釋放。

細胞實驗結果令人欣喜。所有GelMA/HAMA/MCP支架均無細胞毒性,且能顯著促進軟骨細胞增殖。轉錄組測序分析發現,GelMA/HAMA/MCP支架可調節軟骨細胞的基因表達,上調與軟骨形成、自噬等相關的基因通路,同時下調與炎症反應和軟骨退變相關的基因,如Gal-3、MMP13等。組織學和免疫熒光染色顯示,與GelMA/HAMA支架相比,GelMA/HAMA/MCP支架上的軟骨細胞增殖更多,II型膠原蛋白沉積也更豐富。

綜上所述,該項研究表明MCP在基於3D列印的軟骨組織工程中潛力巨大。它不僅能促進軟骨細胞增殖、維持細胞表型,還可透過調節相關基因通路,為軟骨修復創造有利環境。這一研究成果為軟骨損傷和骨關節炎的治療提供了新方向,有望推動相關治療手段的進一步發展,為廣大關節疾病患者帶來福音。不過,從實驗室研究到臨床應用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後續還需更多深入研究和驗證。
參考文獻:
Su D, He J, Yuan W, et al. Effect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modified citrus pectin in 3D printing-based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 Int J Biol Macromol. Published online May 7, 2025. doi:10.1016/j.ijbiomac.2025.144022
本文僅用於學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絡微信:bioonSir 刪除或修改!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前往生物谷官網查詢更多生物相關資訊~